第38章 发霉谷粒“证据链”,齐了!

关灯
李砚让人把粮草营的大门关上,又派了两个亲信守在门口,严禁任何人进出——尤其是王校尉的人。

    然后,他搬了张桌子放在院子中央,开始一样样整理“证据”。

     “老赵,把发霉的谷粒、小米、麦麸各装一小袋,贴上标签,写清楚是从哪个粮囤里搜出来的。

    ” “小张,去把最近一个月的粮草消耗账本拿来,尤其是王校尉签字的那几页。

    ” “侯爷的亲兵大哥,麻烦你们帮着清点一下私藏的精米和腊肉,记清楚数量和重量。

    ” 李砚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像个经验丰富的办案人员。

    他心里想着:“这跟地球查食品安全问题一个流程,先固定证据,再查来源,最后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证据在手,不怕他不认。

    ” 老赵手脚麻利,很快就把各种发霉的粮食分装完毕。

    他把一袋发霉的小米放在桌上,指着里面的绿毛说:“李哥你看,这霉长得跟草似的,闻着就呛人,真不敢相信有人敢把这玩意儿给弟兄们吃。

    ” 李砚拿起那袋小米,对着阳光看了看,米粒发黑发黏,上面的霉斑密密麻麻。

    他用筷子夹起一粒,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白纸上:“这是黄曲霉,有毒的,吃多了能要命。

    回头让弟兄们都看看,告诉他们为啥不能吃发霉的粮食。

    ” 正说着,小张抱着几本厚厚的账本跑了回来,气喘吁吁地说:“李哥,账本拿来了!你看这几本,都是王校尉签过字的,上面写着‘粮草充足,无霉变’。

    ” 李砚接过账本,翻开一看,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确实是王校尉的手笔。

    最近一个月的记录里,每次盘点都写着“一切正常”,甚至有一次还写着“新到精米十石,分发各营”。

     “分发各营?”李砚冷笑一声,指了指旁边那堆私藏的精米,“我看是分发到他自己的肚子里了吧?” 他让小张把账本上记录的精米数量和实际盘点的数量对比一下,很快就算出了差额——光是这一个月,账面上的精米就比实际多了十五石,正好和私藏的数量对上。

     “这就叫‘账实不符’,铁证如山。

    ”李砚把账本和盘点记录放在一起,“有他签字的账本,有实际的粮囤,还有私藏的精米,看他怎么说。

    ” 两个侯爷的亲兵也把私藏的精米和腊肉清点完了,其中一个拿着记录单过来说:“李参军,清点好了,精米八石,腊肉三扇,还有两坛好酒,都是军中的特供品,按规矩只能给将领们分着喝,王校尉却全藏起来了。

    ” 李砚让他把记录单也放在桌上,又让人去叫那天拉肚子的士兵——那个老兵的侄子,还有几个最近吃过发霉粮食的士兵,让他们过来做“人证”。

     很快,五个士兵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