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用命放水吗?

关灯
大家心里有些暗爽,又酸涩,怎么回事? 这算是报复了老朱吗? 晚年朱元璋看也不看跪地请罪的朱允炆,对着身边的太监说:“去,把李景隆那小子给咱提进宫来,咱也看看大明战神的英姿。

    ” 他看着李景隆长大的,难不成他这次又看走了眼? 他现在就要好好看看,李景隆到底是个草包,还是个演技派。

     是聪明人,还是个愚人? 怎么在他手下,李景隆就没展露出战神的才华,是不想给他卖命? 在守城门的李景隆,已经在朱允炆要抓他的时候,就逃向了朱棣的方向。

     谢罪? 不存在的。

     他要奔向世袭爵位。

     虽然他爹挣的也是世袭爵位,但……建文这么搞,世袭不世袭的,朱棣给他就要。

     老爹的那些兄弟的子孙,经过朱棣这一遭靖难,还想如往日那么风光,怕是不能了。

     朱棣靖难就相当于重新打天下,那天下打下来了,从龙之臣必然要大大犒赏,前朝的勋贵就没那么值钱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孤城,却让燕军接连受挫,朝廷的主帅虽然都已经仓皇逃跑,但却跳出来几个文人,誓死守卫济南城。

     燕兵围攻济南三个月,僵持不下,朱棣决定退回北平。

    } {公元1400年的年底,朱棣重整旗鼓准备再战,力图通过一次胜仗来打消将士们的低落情绪。

     在北平休整了一个多月以后,朱棣又踏上了出征之路,继续南下,向山东境内进发,朝廷方面也在山东境内集结了重兵。

     双方集结了几十万军队,在东昌爆发大战,此战打得非常激烈,朱棣身先士卒率军冲入敌阵 却被包围,在众将拼死救援之下才杀出一条血路,得以脱身,但一直跟在朱棣身边率领八百壮士勇夺北平九门的张玉却死在了敌阵。

    } 【朱棣打过最惨的一场败仗。

     天命在朱棣,多次死里逃生,反败为胜。

     张玉救主确实感人。

     张玉长子张辅被封为英国公,子孙世代传袭,共历八世九代,至明亡而绝。

     明朝最高世袭国公,世受国恩,真正与国同休,直到明朝灭亡。

    】 永乐朱棣一想到张玉为救自己而死,就心痛,大明再也没有第二个张玉了。

     崇祯激动的双手握住了英国公张世泽的手,眼中含泪道:“爱卿对大明的忠心,无可置疑,咱们君臣便尽全力挽大明之将倾。

    ” 谁懂啊,他一个皇帝,被这群臣子搞得神经质了。

     谁也不敢信,不知谁是好是坏,他自己都要疯了。

     以前袁崇焕给他画饼三年平辽,现在吴三桂也给他画饼,辽东战事一直是他的心头大患,一个解决不好,大明就真的亡了。

     这些人,真的不把大明当回事。

     现在朝堂是安静了些,可对大清的进攻和防守策略吵来吵去的,说个没停,没一个能挑得起大梁。

     崇祯真的很希望,天幕告诉他该怎么做,他一定老老实实的听话用人。

     张世泽跪地行礼,“陛下,臣家世受国恩二百余载,必将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他们张家世受国恩,代代忠于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