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痕检科突破:手术台编号与瀚海重工的关联

关灯
市局痕检科的无影灯将操作台照得纤毫毕现,林砚和江澈站在一旁,目光紧紧锁定着技术人员手中的金属残片。

    这是从疗养院地下一层通风管道内找到的带血纱布旁,同步提取的一块不规则金属碎屑,边缘还残留着暗红色的锈迹和微量血迹。

     “之前只关注了带血纱布的DNA比对,没料到这块金属残片藏着关键线索。

    ”痕检科负责人用镊子夹起残片,放在高倍显微镜下,“你们看,残片表面有被强酸腐蚀的痕迹,但仍能辨认出一串冲压形成的编号——‘HH-Z-731-04’。

    ” 江澈凑近屏幕,瞳孔微缩:“HH是瀚海重工(HanhaiHeavyIndustry)的缩写,Z很可能代表‘手术台’(OperatingTable),731就是项目代号,04应该是编号。

    这说明,这块残片来自瀚海重工生产的手术台?” “可能性极大,但需要实证。

    ”技术人员立刻调出瀚海重工的设备采购数据库,“我们之前查过公开的设备采购记录,没有找到任何与手术台相关的采购信息,瀚海重工作为军工企业,公开渠道本就不会涉及医疗设备采购。

    但我们尝试用编号反向检索内部生产台账,发现了一个隐藏的生产批次记录。

    ” 屏幕上弹出一串加密数据,经过技术解密后,显示出一条五年前的生产记录:“产品类型:特种手术台(适配生物实验);生产批次:Z-731;编号:01-10;采购方:启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备注:需具备防腐蚀、电磁屏蔽功能。

    ” “启明生物!”林砚的指尖猛地攥紧,“这是苏振海创立的公司,后来被瀚海重工收购,正是‘731项目’的前身载体。

    采购记录显示有10台特种手术台,编号01-10,我们找到的残片是04号,说明疗养院地下一层至少有一台瀚海重工生产的实验手术台。

    ” 江澈补充道:“之前在高磊案发现场找到的手术台编号金属残留物,当时只检测出瀚海重工的特种钢材成分,没能匹配到具体设备。

    现在看来,那处残留物很可能来自同一批次的手术台。

    ” 技术人员立刻将高磊案的金属残留物与此次发现的残片进行成分比对,屏幕上很快跳出“匹配度99.6%”的结果。

    “两种残留物的钢材型号、冲压工艺、表面涂层完全一致,都是瀚海重工独家研发的防腐蚀特种钢,专门用于高风险生物实验场景。

    ” 更关键的突破来自残片上的血迹。

    经过DNA比对,血迹与第三起受害者——参与过五年前医疗事故的护士DNA完全吻合。

    “这就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林砚语气凝重,“护士当年参与了‘731项目’的实验操作,在04号手术台上协助进行过实验,后来因为知晓太多秘密被灭口,血迹溅到了手术台金属部件上,部件破损后残片掉落在通风管道内。

    ” 为了进一步验证,痕检科决定对疗养院地下一层进行二次勘查,重点寻找04号手术台的踪迹。

    江澈带着队员们再次进入地下一层,这里的电磁屏蔽信号依旧强烈,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和化学试剂混合的气味。

     “根据手术台的尺寸和重量,不可能轻易移动。

    ”林砚站在地下一层的中央区域,目光扫过四周的墙壁,“之前勘查时,这里只有一些废弃的实验器材,没有发现手术台,说明它被隐藏起来了,或者在后期被转移了。

    ” 他注意到墙角一处墙面的瓷砖颜色与其他区域略有差异,敲击时发出的声音也更为空洞。

    “这里有问题。

    ”林砚示意队员用超声波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