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追兵
关灯
小
中
大
接下来的两日,队伍在夏明朗的引领下,沿着戈壁与荒漠相互交错的边缘地带,朝着东北方向缓缓前行。
夏明朗判断,那里或许存在着更为稳定的水源——“流沙河故道”,而这条迂回的路线,便是他们此刻的希望所在。
白日里行军,夏明朗不再如第一日那般,要求众人“听风辨势”。
士兵们却自发地开始模仿起他的姿态。
他们时而侧耳倾听,仿佛想从那呼啸而过的风声中捕捉到什么隐秘的信息; 时而又抓一把沙土,感受着沙粒在指缝间流淌的触感,试图从这单调的风景和枯燥的地貌中,解读出些许与众不同的蛛丝马迹。
尽管大多时候,他们依旧一脸茫然,但这种主动去“感知”天地的意识,已然如一颗种子,在他们的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夜晚宿营时,篝火旁的“夜课”成了雷打不动的固定项目。
夏明朗的讲解不再局限于九宫格,而是开始深入浅出地阐述更基础的阴阳五行生克之理。
他依旧结合着眼前的实例娓娓道来——为何背风处会让人感觉更加温暖(那是阳气的汇聚),为何洼地在夜间会愈发寒冷(阴气的凝滞); 为何戈壁之上多金石(金气旺盛,金克木,故而草木难生),又为何在某些特定的岩石下能找到稀疏的苔藓(土生金,金生水,他点到即止,却足以引发士兵们的深深思考)。
他讲得生动有趣,士兵们虽依旧听得半懂不懂,但无一人缺席。
他们眼中闪烁的光彩日益增长,开始意识到,这位先生所传授的,是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宛如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领域的大门。
赵铁山学得最为刻苦。
他年纪已然不小,记忆力和理解力远不如那些年轻气盛的小伙子。
但他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狠劲,不懂就问,丝毫不顾及面子;记不住就反复背诵默写,用树枝在沙地上一遍又一遍地画着那些复杂的符号和方位。
常常在别人休息后,他还独自对着星空,比划着那几个方位,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与天地对话。
他心里清楚,自己或许成不了先生那样的阵师,但多懂一分,或许就能在关键时刻,多救下一个兄弟的性命,这份责任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然而,平静的学习与行军,在第三日的午后,被骤然打破,仿佛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
日头渐渐偏西,队伍正沿着
夏明朗判断,那里或许存在着更为稳定的水源——“流沙河故道”,而这条迂回的路线,便是他们此刻的希望所在。
白日里行军,夏明朗不再如第一日那般,要求众人“听风辨势”。
士兵们却自发地开始模仿起他的姿态。
他们时而侧耳倾听,仿佛想从那呼啸而过的风声中捕捉到什么隐秘的信息; 时而又抓一把沙土,感受着沙粒在指缝间流淌的触感,试图从这单调的风景和枯燥的地貌中,解读出些许与众不同的蛛丝马迹。
尽管大多时候,他们依旧一脸茫然,但这种主动去“感知”天地的意识,已然如一颗种子,在他们的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夜晚宿营时,篝火旁的“夜课”成了雷打不动的固定项目。
夏明朗的讲解不再局限于九宫格,而是开始深入浅出地阐述更基础的阴阳五行生克之理。
他依旧结合着眼前的实例娓娓道来——为何背风处会让人感觉更加温暖(那是阳气的汇聚),为何洼地在夜间会愈发寒冷(阴气的凝滞); 为何戈壁之上多金石(金气旺盛,金克木,故而草木难生),又为何在某些特定的岩石下能找到稀疏的苔藓(土生金,金生水,他点到即止,却足以引发士兵们的深深思考)。
他讲得生动有趣,士兵们虽依旧听得半懂不懂,但无一人缺席。
他们眼中闪烁的光彩日益增长,开始意识到,这位先生所传授的,是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宛如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领域的大门。
赵铁山学得最为刻苦。
他年纪已然不小,记忆力和理解力远不如那些年轻气盛的小伙子。
但他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狠劲,不懂就问,丝毫不顾及面子;记不住就反复背诵默写,用树枝在沙地上一遍又一遍地画着那些复杂的符号和方位。
常常在别人休息后,他还独自对着星空,比划着那几个方位,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与天地对话。
他心里清楚,自己或许成不了先生那样的阵师,但多懂一分,或许就能在关键时刻,多救下一个兄弟的性命,这份责任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然而,平静的学习与行军,在第三日的午后,被骤然打破,仿佛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
日头渐渐偏西,队伍正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