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折:《空明禅》

关灯

第一章玄奘

武后废了中宗李显之后,改立幼子李旦为帝,为唐睿宗。

    唐睿宗登基之后,被武后囚禁于深宫,不得参与朝政。

     武后名为太后,实则居于帝位。

    朝廷大事皆由武后掌控,文武百官皆以武后马首是瞻,莫敢不从。

     这一年,有沙门(1)十人敬献《大云经》(2)给武后。

    《大云经》里说,净光天女曾在燃灯佛处听闻《大般涅槃经》,后来她在释迦牟尼佛时代以凡胎降临于世,再次听闻佛法奥义,并成为了国王,得到了转轮王的疆土,教化子民,广做善事。

     武后早有称帝的心思,但苦于没有一个代表&ldquo天意&rdquo的言论,她非常满意《大云经》里&ldquo女既承正,威伏天下,所有国土,悉来承奉&rdquo,&ldquo即以女身,当王国土&rdquo之类的说法,不仅重赏了十沙门,在全国各地广建大云寺,大肆弘扬佛法,还自称&ldquo佛弟子&rdquo、&ldquo女菩萨&rdquo。

     武后重佛,上行下效,一时之间,西京长安,东都洛阳,都掀起了一股谈禅论佛的风潮。

     初夏风和,草木繁盛。

     晋昌坊,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长安城中最宏伟壮观的佛寺,占晋昌坊半坊之地,有十三个庭院,一千九百间屋宇。

    它是唐高宗为了追念母亲长孙皇后所建,乃是皇家寺院。

     与青龙寺、荐佛寺等普通寺院不同,大慈恩寺除了举行皇家祭典、无遮大会,或者各种佛教节日,一般不对外开放。

     白姬、元曜站在大慈恩寺外,等待僧人进去通传。

     白姬穿着一身银白色的胡服男装,一脸虔诚地等待着。

     元曜忍不住道:&ldquo白姬,你要听高僧讲释佛理,可以去青龙寺找怀秀禅师,大老远地跑来大慈恩寺,也不嫌累。

    &rdquo 白姬笑道:&ldquo能够听高僧论禅,纵使千里,吾亦愿往。

    &rdquo 元曜道:&ldquo怀秀禅师可是长安城里数一数二的得道高僧,在无遮大会上,他把这大慈恩寺的住持方丈虚空禅师都驳得哑口无言呢。

    &rdquo 白姬笑道:&ldquo我来这大慈恩寺,不是求见虚空禅师。

    &rdquo &ldquo那你来求见谁?&rdquo &ldquo玄奘。

    &rdquo 元曜不是很了解佛教相关,但也听闻过玄奘之名。

     贞观元年,玄奘为了寻求佛法,独自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不畏生死,抵达天竺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得真经。

    他一去十七年,走过了一百一十个国家,学遍了西域乃至天竺的各种佛教学说,并带回了六百多卷佛经。

     玄奘归国之后,受到唐太宗的隆重接见,一时间全国皆知此圣僧。

    之后,玄奘建立了译经院,翻译带回来的佛经,以及著写《大唐西域记》。

    高宗时期,玄奘在大慈恩寺译经讲法,并修筑了大雁塔。

    后来,高宗将玉华山离宫改为玉华寺,赐给玄奘居住,玄奘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玉华寺里译经著说。

     &ldquo玄奘禅师在大慈恩寺?!&rdquo &ldquo武后为了传播《大云经》,要举行百僧宴,特意邀请了玄奘禅师。

    听上官大人说,玄奘在大慈恩寺呢。

    &rdquo 白姬、元曜正说话,刚才进去传话的僧人出来了。

     僧人双手合十,礼貌地道:&ldquo阿弥陀佛。

    玄奘禅师有请,两位施主请随我来。

    &rdquo 元曜赶紧作了一揖,道:&ldquo有劳大师。

    &rdquo 白姬、元曜跟随引路僧人进入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中虹梁藻井,绿树葱茏,山门宏伟庄严,大雄宝殿的琉璃瓦佛光普照。

    一路行去,法堂重楼复殿,钟鼓楼肃穆庄敬,藏经阁外的菩提树苍绿参天,西边是一千九百间僧舍寮房,分为十三个院落,院落的屋脊是青灰色的,像是一片一片飘在浮光上的剪影。

     僧人带白姬、元曜来到了大雁塔下。

     大雁塔高约三十丈,塔底呈方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