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一次验证
关灯
小
中
大
陆明在内鬼的疑虑中度过了一夜。
他并未声张,只是将那股异常波动的特征牢牢刻印在帝魂深处。
在没有确凿证据前,打草惊蛇是最愚蠢的行为。
第二天清晨,赵建国亲自来到了他的房间,脸色比昨日更加凝重,却也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
“最高层高度重视。
”赵建国开门见山,“一个由国内顶尖专家组成的验证小组已经抵达基地。
他们来自物理、生物、材料、甚至哲学领域。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着陆明,“陆明同志,接下来的‘面试’,将直接决定‘龙腾计划’的最终命运。
他们可不像我这么好说话,都是各自领域的权威,只认数据和逻辑。
” “我明白。
”陆明平静地点点头。
科学的归科学,这本就是他期望的。
只有用科学的目光审视并接纳修仙体系,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与飞跃。
在赵建国的引领下,他们穿过数道戒备森严的走廊,来到一间更大的会议室。
这里更像一个指挥中心,环形布置的桌椅上已经坐了七八个人,有男有女,年纪多在四十到六十岁之间,个个气度不凡,眼神中充满了睿智与审视。
房间一侧是巨大的显示屏,另一侧则是那块单向玻璃。
陆明能感觉到,玻璃后面,定然有更高级别的人物在密切关注。
“这位就是陆明同志。
”赵建国简单介绍了一句,便坐到一旁,将主场交给了专家们。
短暂的沉默后,一位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老者率先开口,他是理论物理界的泰斗,陈院士。
“陆明同学,”陈院士语气平和,但问题却直指核心,“你声称掌握了一种名为‘灵力’的未知能量操控方法。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你昨天展示的悬浮,能量从何而来?你如何证明这不是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物理现象,或者……高级的心理暗示?” “陈院士您好。
”陆明微微欠身,从容不迫,“灵力并非无中生有。
它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是一种更基础、更本源的场态能量。
修炼者如同一个‘接收器’和‘转化器’,通过特定法门,将环境中弥散的、低熵的灵力吸纳、提纯,转化为可供自身驱使的高熵能量。
” 他打了个比方:“这类似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分散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
只不过我们转化的效率更高,形式更直接。
” 一位生物能量学的女专家立刻追问:“‘接收器’和‘转化器’?你的意思是在人体内存在我们尚未发现的能量转换器官或系统?” “可以这么理解,但并非单纯的生物器官。
”陆明指向自己的小腹,“我们称之为‘丹田’,它是能量汇聚和转化的核心枢纽。
而遍布全身的‘经脉’,则是能量传输的通道。
这套系统存在于生命场的更深层次,常规解剖无法发现,但可以通过特定的冥想和内视法门感知并构建。
” “荒谬!”一位研究人体结构的老教授忍不住皱眉,“这缺乏解剖学依据!” “在显微镜发明之前,细菌也被认为是荒谬的。
”陆明淡然回应,“有些存在,需要换一把钥匙才能打开观察的门。
” 这时,一位相对年轻、戴着黑框眼镜、目光锐利的女性学者推了推眼镜,她是量子物理与信息科学领域的后起之秀,苏云清博士。
她一直沉默地快速在平板电脑上记录着什么。
“陆明先生,”苏云清
他并未声张,只是将那股异常波动的特征牢牢刻印在帝魂深处。
在没有确凿证据前,打草惊蛇是最愚蠢的行为。
第二天清晨,赵建国亲自来到了他的房间,脸色比昨日更加凝重,却也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
“最高层高度重视。
”赵建国开门见山,“一个由国内顶尖专家组成的验证小组已经抵达基地。
他们来自物理、生物、材料、甚至哲学领域。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着陆明,“陆明同志,接下来的‘面试’,将直接决定‘龙腾计划’的最终命运。
他们可不像我这么好说话,都是各自领域的权威,只认数据和逻辑。
” “我明白。
”陆明平静地点点头。
科学的归科学,这本就是他期望的。
只有用科学的目光审视并接纳修仙体系,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与飞跃。
在赵建国的引领下,他们穿过数道戒备森严的走廊,来到一间更大的会议室。
这里更像一个指挥中心,环形布置的桌椅上已经坐了七八个人,有男有女,年纪多在四十到六十岁之间,个个气度不凡,眼神中充满了睿智与审视。
房间一侧是巨大的显示屏,另一侧则是那块单向玻璃。
陆明能感觉到,玻璃后面,定然有更高级别的人物在密切关注。
“这位就是陆明同志。
”赵建国简单介绍了一句,便坐到一旁,将主场交给了专家们。
短暂的沉默后,一位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老者率先开口,他是理论物理界的泰斗,陈院士。
“陆明同学,”陈院士语气平和,但问题却直指核心,“你声称掌握了一种名为‘灵力’的未知能量操控方法。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你昨天展示的悬浮,能量从何而来?你如何证明这不是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物理现象,或者……高级的心理暗示?” “陈院士您好。
”陆明微微欠身,从容不迫,“灵力并非无中生有。
它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是一种更基础、更本源的场态能量。
修炼者如同一个‘接收器’和‘转化器’,通过特定法门,将环境中弥散的、低熵的灵力吸纳、提纯,转化为可供自身驱使的高熵能量。
” 他打了个比方:“这类似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分散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
只不过我们转化的效率更高,形式更直接。
” 一位生物能量学的女专家立刻追问:“‘接收器’和‘转化器’?你的意思是在人体内存在我们尚未发现的能量转换器官或系统?” “可以这么理解,但并非单纯的生物器官。
”陆明指向自己的小腹,“我们称之为‘丹田’,它是能量汇聚和转化的核心枢纽。
而遍布全身的‘经脉’,则是能量传输的通道。
这套系统存在于生命场的更深层次,常规解剖无法发现,但可以通过特定的冥想和内视法门感知并构建。
” “荒谬!”一位研究人体结构的老教授忍不住皱眉,“这缺乏解剖学依据!” “在显微镜发明之前,细菌也被认为是荒谬的。
”陆明淡然回应,“有些存在,需要换一把钥匙才能打开观察的门。
” 这时,一位相对年轻、戴着黑框眼镜、目光锐利的女性学者推了推眼镜,她是量子物理与信息科学领域的后起之秀,苏云清博士。
她一直沉默地快速在平板电脑上记录着什么。
“陆明先生,”苏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