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洛阳血夜与初现的微光

关灯
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风皱眉接过,入手很轻。

    他挥退荀彧,谨慎地解开布包。

    里面是一个没有任何特征的锦囊。

    他抽出里面的东西——一方折叠的素白丝绢。

     展开丝绢,借着烛光,那熟悉的方块字(简体字在他眼中自动转化)和词句映入眼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林风的瞳孔骤然收缩!一股电流瞬间窜遍全身!他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音!他难以置信地死死盯着纸上的词句,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他的心上! 苏轼!《水调歌头》!这怎么可能?!在这个时代,怎么可能有人写出这首词?!除非…除非是和他一样的“异乡人”! 震惊如海啸般席卷而来,几乎将他吞没。

    他强迫自己冷静,开始以刑警队长的本能进行理性分析: 来源:洛阳方向?可能性最大。

     目的:试探?寻求联络?警告? 身份:能接触到如此高级信使,且能写出此等传世词句…难道是…蔡邕之女,那位名满天下的才女蔡琰?! 风险:巨大的诱惑!也可能是致命的陷阱!袁绍?董卓?或是其他未知势力布的局? 林风的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丝绢,指节发白。

    这首跨越千年的词,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心中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波澜。

    平静被彻底打破。

    他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唯一的“变数”,黑暗中,有同类在闪烁! 他坐回椅子上,将丝绢缓缓靠近跳动的烛火。

    橘黄的火苗贪婪地舔舐着素绢的边缘,迅速蔓延开来,将苏轼的词句和那轮思乡的明月,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陈留的夜空。

    信物必须毁掉。

     然而,词中的每一个字,那传递信息的姿态,已如烙印般刻入他的脑海。

    他拿起笔,在空白的竹简上,重重地写下一个名字: “蔡琰?” 烛火摇曳,在他深邃的眼眸中投下明灭不定的光影。

    他需要更多的信息,需要验证,需要判断这“明月”之光,是引路的星辰,还是诱人坠落的磷火。

    他沉声对外唤道:“文若,加派得力人手,严密关注司徒府…尤其是蔡邕、蔡琰父女一切动向!我要最详细的报告!” 洛阳的血腥风暴才刚刚开始,一缕来自未知同类的微光,已在曹操心中悄然点燃。

    而此刻,另一场风暴,正裹挟着铁蹄的轰鸣,从西方向着这座燃烧的帝都,滚滚而来。

     喜欢后汉异星录请大家收藏:()后汉异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