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献宝士府,智取身份

关灯
黄的占城稻种。

     “士公明鉴,”刘封解释道,“此乃晚生游历南洋时,偶然所得的一种稻谷,名为‘占城稻’。

    其特性耐旱、早熟,自播种至收获,仅需百余日,且不择地力,产量远胜本地稻种。

    晚生愿以此物,献于士公,若能在交州推广,必能活人无数,充盈府库,此乃万世之功业!” “百日即可成熟?”“产量更高?”堂上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士燮的几位幕僚更是露出惊疑不定的神色。

    交州气候湿热,稻作可一年两熟甚至三熟,若此稻真如所说,意义非同小可! 士燮眼中也闪过一丝精光,但他城府极深,并未立刻表态,只是示意身旁负责农事的属官上前查验。

     这时,庞宏适时上前,拱手道:“士公,封兄所言非虚。

    宏曾查阅古籍,南洋确有此类稻种记载。

    且封兄不仅带来稻种,更对农事、水利、乃至百工技艺,皆有独到见解。

    譬如,可用新法晒制海盐,出盐快,品质纯;可建高炉,炼出更佳铁器;可造水车,引水灌溉高地……” 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将刘封带来的一些超越时代,但又贴合实际、易于推广的技术理念,用符合这个时代认知的语言包装阐述出来。

    既展示了己方的价值,又不显得过于惊世骇俗。

     士燮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座椅扶手,不动声色。

    他统治交州多年,并非固步自封之辈,深知技术和物资的重要性。

    刘封等人展现出的“价值”,确实打动了他。

    尤其是那占城稻,若真能成功,他在交州的统治将更加稳固,甚至能借此向中原朝廷邀功。

     但是,信任并非轻易可以给予。

     一位士燮麾下的老臣忽然发难,盯着刘封:“封先生所言种种,固然动听。

    然交州地处边陲,汉越杂处,情况复杂。

    阁下突然携奇技而来,又自称士氏族裔,空口无凭,叫我等如何尽信?莫非是中原哪路诸侯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