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公寓筛选里的安全考量与读心术的初判
关灯
小
中
大
毯。
苏婉清的白色轿车就停在医院对面一棵大梧桐树的荫蔽下。
她熟练地替林辰拉开副驾驶的车门,看着他坐稳,系好安全带,才绕到驾驶座。
车子平稳地启动,汇入午间不算拥挤的车流,向着春风里小区的方向驶去。
“路上我再跟你多说点赵阿姨的情况,”苏婉清一边注意着路况,一边说道,“中介小王说,赵阿姨脾气有点倔,挺有原则的,甚至可以说有点固执。
之前有个租客,合同签了一年,住了半年就想把房子转租给别人,没提前跟赵阿姨商量,自己找了人来看房。
赵阿姨知道后,非常生气,认为这是对她的不尊重,也违反了合同约定,态度很强硬地让那个租客在规定期限内搬走了。
她说‘规矩就是规矩,不能破’。
” 林辰安静地听着,目光落在窗外不断向后掠过的街景上。
听到“规矩不能破”这几个字,他非但没有觉得这位房东难以相处,反而在心里增添了几分好感。
在这种情境下,一个正直、有原则、甚至有些固执的房东,往往比一个圆滑、毫无底线的人更值得信赖。
明确的规则和底线,意味着行为的可预测性,这对于需要隐藏行踪的他来说,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保护。
二十分钟后,白色的轿车缓缓停在了春风里小区的大门口。
这是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居民小区,但管理似乎相当规范。
门口设有保安亭,穿着制服的保安正一丝不苟地登记着一辆想要进入的外部车辆。
小区门口的公告栏上,红底白字的“小区24小时监控全覆盖,请注意言行”的通知格外醒目,旁边还贴着几张社区警务室的安全提示。
这一切细节,都让林辰原本有些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心里多了几分踏实感。
中介小王——一个穿着西装、看起来精明干练的年轻小伙——已经等在小区里面了。
看到苏婉清和林辰下车,他立刻笑着迎了上来:“苏小姐,林先生,你们好!这边请,赵阿姨人很守时,已经先在502门口等着我们了。
” 跟着小王走进3栋的单元门,林辰下意识地抬头观察了一下楼道环境。
这是一栋典型的、有些年代的多层居民楼,没有安装电梯,楼道有些狭窄,但打扫得干干净净,墙壁虽然看得出岁月的痕迹,却没有乱七八糟的广告张贴。
反而在楼梯拐角的墙壁上,贴着一张手写的、字迹工整的“邻里互助通知”,写着谁家有工具可以借用,谁可以帮忙临时照看宠物等。
这种充满人情味的细节,营造出一种老小区特有的、相对紧密和互助的邻里氛围,让他感觉不那么孤立无援。
爬到五楼,果然看见一位穿着素雅灰色针织开衫、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已然花白的老人,正静静地站在502室的门口。
她手里拿着一串略显古旧的钥匙,脸上带着温和而又不失分寸的笑容,看到他们上来,目光在苏婉清和林辰脸上停留了一下,才开口道:“是苏小姐和林先生吧?辛苦了,爬五楼。
快请进来看看吧。
”她的声音不高,带着老年人特有的些许沙哑,但吐字清晰,透着一股书卷气的儒雅。
这就是赵阿姨了。
她看起来大约七十岁左右,身材清瘦,背脊挺得笔直,精神显得十分矍铄。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她的眼睛,虽然眼角布满了细密的皱纹,但眼神清亮、有神,透着一种经过岁月沉淀后的明澈与安然,那是长期与书本打交道的人常常会有的眼神。
林辰跟着她走进502室的大门,不动声色地环顾着这个可能成为他接下来一段时日“安全屋”的空间。
客厅宽敞明亮,窗户朝南,此刻午后的阳光毫无阻碍地照射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大片温暖明亮的光斑,光斑中甚至能看到细微的尘埃在缓慢浮动。
客厅靠墙的位置摆放着一个不小的书架,里面塞满了各种书籍,林辰目光扫过,大多是中外文学名着、诗词鉴赏和一些看起来颇有些年头的文史类书籍,还有几本封面泛黄、用牛皮纸仔细包好的教案本,无声地诉说着主人过去的职业。
厨房是独立的,虽然厨具款式老旧,但台面擦得锃亮,灶具和抽油烟机没有一丝油污,各种调料瓶罐摆放得井然有序。
卫生间同样如此,瓷砖缝隙都是干净的,没有任何水垢或霉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整体看来,这套房子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但这种气息是整洁的、有序的、被精心打理过的。
它不像那些为了出租而刻意装修得簇新却冰冷的样板间,它更像一个真正的“家”,只是暂时空置了出来。
“这房子我住了快二十年了,去年儿子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国内,非要接我去他那边住。
”赵阿姨一边用干净的杯子给两人倒上温水,一边语气平和地介绍着,声音里带着一丝对往昔的怀念,“我这把年纪了,实在不习惯国外的生活,也舍不得这老窝,就没去。
但又觉得这么大房子空着可惜,就把主卧这套两居室租出去,我自己搬到隔壁那套小一点的501住,互相有个照应,也算有点收入。
”她将水杯递给林辰和苏婉清,“家里的家具电器,都是我以前自己用的,样式是旧了点,但功能都完好,我也都收拾干净了。
你们要是住进来,平时水电煤气或者有什么东西需要维修的,直接跟我说就行,我认识小区里信得过的老师傅,很快就能弄好。
” 林辰接过那杯温水,温热的触感透过陶瓷杯壁清晰地传递到他的指尖。
他借着喝水的动作,目光专注地落在赵阿姨身上,集中起注意力,试图捕捉她此刻内心最真实的波动。
几乎没有杂音,也没有复杂的算计。
一股平和、带着些许审视,但又充满善意的思绪流缓缓涌入他的感知。
【这小伙子,脸色看着是有点苍白,精气神不太足,苏小姐说他需要静养,看来是真的。
不像那些毛毛躁躁的年轻人。
苏小姐这孩子,我是知道的,就在楼下住,平时见面都客客气气的,很有礼貌,她介绍来的人,品性应该差不了。
】思绪在这里顿了顿,似乎转向了对房子的关切。
【就是希望租客能爱惜房子,别像之前那个小伙子,住了没多久,就把客厅墙壁磕碰了好几处,卫生也搞得马虎。
这房子里的每样东西,都用了好些年了,有感情了…】 干净、纯粹,带着老年人特有的絮叨和对旧物的眷恋,没有丝毫恶意,更没有出现任何与“林墨”、“跟踪”、“调查”相关的字眼或警惕。
林辰一直暗自提着的那口气,终于缓缓地、彻底地松了下来。
他趁着赵阿姨转身去拿什么东西的间隙,迅速而肯定地对苏婉清递了一个“放心,没问题”的眼神。
苏婉清接收到这个信号,脸上最后一丝隐忧也消散了,笑容变得愈发真切起来。
“赵阿姨,这房子我们看了非常满意!”她语气轻快地说,“格局好,也安静,阳光又足。
林辰他……前段时间确实出了点意外,身体需要恢复,记性也受了些影响,医生建议需要一个安静不受打
苏婉清的白色轿车就停在医院对面一棵大梧桐树的荫蔽下。
她熟练地替林辰拉开副驾驶的车门,看着他坐稳,系好安全带,才绕到驾驶座。
车子平稳地启动,汇入午间不算拥挤的车流,向着春风里小区的方向驶去。
“路上我再跟你多说点赵阿姨的情况,”苏婉清一边注意着路况,一边说道,“中介小王说,赵阿姨脾气有点倔,挺有原则的,甚至可以说有点固执。
之前有个租客,合同签了一年,住了半年就想把房子转租给别人,没提前跟赵阿姨商量,自己找了人来看房。
赵阿姨知道后,非常生气,认为这是对她的不尊重,也违反了合同约定,态度很强硬地让那个租客在规定期限内搬走了。
她说‘规矩就是规矩,不能破’。
” 林辰安静地听着,目光落在窗外不断向后掠过的街景上。
听到“规矩不能破”这几个字,他非但没有觉得这位房东难以相处,反而在心里增添了几分好感。
在这种情境下,一个正直、有原则、甚至有些固执的房东,往往比一个圆滑、毫无底线的人更值得信赖。
明确的规则和底线,意味着行为的可预测性,这对于需要隐藏行踪的他来说,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保护。
二十分钟后,白色的轿车缓缓停在了春风里小区的大门口。
这是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居民小区,但管理似乎相当规范。
门口设有保安亭,穿着制服的保安正一丝不苟地登记着一辆想要进入的外部车辆。
小区门口的公告栏上,红底白字的“小区24小时监控全覆盖,请注意言行”的通知格外醒目,旁边还贴着几张社区警务室的安全提示。
这一切细节,都让林辰原本有些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心里多了几分踏实感。
中介小王——一个穿着西装、看起来精明干练的年轻小伙——已经等在小区里面了。
看到苏婉清和林辰下车,他立刻笑着迎了上来:“苏小姐,林先生,你们好!这边请,赵阿姨人很守时,已经先在502门口等着我们了。
” 跟着小王走进3栋的单元门,林辰下意识地抬头观察了一下楼道环境。
这是一栋典型的、有些年代的多层居民楼,没有安装电梯,楼道有些狭窄,但打扫得干干净净,墙壁虽然看得出岁月的痕迹,却没有乱七八糟的广告张贴。
反而在楼梯拐角的墙壁上,贴着一张手写的、字迹工整的“邻里互助通知”,写着谁家有工具可以借用,谁可以帮忙临时照看宠物等。
这种充满人情味的细节,营造出一种老小区特有的、相对紧密和互助的邻里氛围,让他感觉不那么孤立无援。
爬到五楼,果然看见一位穿着素雅灰色针织开衫、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已然花白的老人,正静静地站在502室的门口。
她手里拿着一串略显古旧的钥匙,脸上带着温和而又不失分寸的笑容,看到他们上来,目光在苏婉清和林辰脸上停留了一下,才开口道:“是苏小姐和林先生吧?辛苦了,爬五楼。
快请进来看看吧。
”她的声音不高,带着老年人特有的些许沙哑,但吐字清晰,透着一股书卷气的儒雅。
这就是赵阿姨了。
她看起来大约七十岁左右,身材清瘦,背脊挺得笔直,精神显得十分矍铄。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她的眼睛,虽然眼角布满了细密的皱纹,但眼神清亮、有神,透着一种经过岁月沉淀后的明澈与安然,那是长期与书本打交道的人常常会有的眼神。
林辰跟着她走进502室的大门,不动声色地环顾着这个可能成为他接下来一段时日“安全屋”的空间。
客厅宽敞明亮,窗户朝南,此刻午后的阳光毫无阻碍地照射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大片温暖明亮的光斑,光斑中甚至能看到细微的尘埃在缓慢浮动。
客厅靠墙的位置摆放着一个不小的书架,里面塞满了各种书籍,林辰目光扫过,大多是中外文学名着、诗词鉴赏和一些看起来颇有些年头的文史类书籍,还有几本封面泛黄、用牛皮纸仔细包好的教案本,无声地诉说着主人过去的职业。
厨房是独立的,虽然厨具款式老旧,但台面擦得锃亮,灶具和抽油烟机没有一丝油污,各种调料瓶罐摆放得井然有序。
卫生间同样如此,瓷砖缝隙都是干净的,没有任何水垢或霉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整体看来,这套房子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但这种气息是整洁的、有序的、被精心打理过的。
它不像那些为了出租而刻意装修得簇新却冰冷的样板间,它更像一个真正的“家”,只是暂时空置了出来。
“这房子我住了快二十年了,去年儿子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国内,非要接我去他那边住。
”赵阿姨一边用干净的杯子给两人倒上温水,一边语气平和地介绍着,声音里带着一丝对往昔的怀念,“我这把年纪了,实在不习惯国外的生活,也舍不得这老窝,就没去。
但又觉得这么大房子空着可惜,就把主卧这套两居室租出去,我自己搬到隔壁那套小一点的501住,互相有个照应,也算有点收入。
”她将水杯递给林辰和苏婉清,“家里的家具电器,都是我以前自己用的,样式是旧了点,但功能都完好,我也都收拾干净了。
你们要是住进来,平时水电煤气或者有什么东西需要维修的,直接跟我说就行,我认识小区里信得过的老师傅,很快就能弄好。
” 林辰接过那杯温水,温热的触感透过陶瓷杯壁清晰地传递到他的指尖。
他借着喝水的动作,目光专注地落在赵阿姨身上,集中起注意力,试图捕捉她此刻内心最真实的波动。
几乎没有杂音,也没有复杂的算计。
一股平和、带着些许审视,但又充满善意的思绪流缓缓涌入他的感知。
【这小伙子,脸色看着是有点苍白,精气神不太足,苏小姐说他需要静养,看来是真的。
不像那些毛毛躁躁的年轻人。
苏小姐这孩子,我是知道的,就在楼下住,平时见面都客客气气的,很有礼貌,她介绍来的人,品性应该差不了。
】思绪在这里顿了顿,似乎转向了对房子的关切。
【就是希望租客能爱惜房子,别像之前那个小伙子,住了没多久,就把客厅墙壁磕碰了好几处,卫生也搞得马虎。
这房子里的每样东西,都用了好些年了,有感情了…】 干净、纯粹,带着老年人特有的絮叨和对旧物的眷恋,没有丝毫恶意,更没有出现任何与“林墨”、“跟踪”、“调查”相关的字眼或警惕。
林辰一直暗自提着的那口气,终于缓缓地、彻底地松了下来。
他趁着赵阿姨转身去拿什么东西的间隙,迅速而肯定地对苏婉清递了一个“放心,没问题”的眼神。
苏婉清接收到这个信号,脸上最后一丝隐忧也消散了,笑容变得愈发真切起来。
“赵阿姨,这房子我们看了非常满意!”她语气轻快地说,“格局好,也安静,阳光又足。
林辰他……前段时间确实出了点意外,身体需要恢复,记性也受了些影响,医生建议需要一个安静不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