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关灯
小
中
大
轰然倒下,砸向追兵。
散开! 为首的刀客仓皇闪避,仍被树枝划得满脸是血。
他刚抬头搜寻,忽见黑影闪现—— 不妙! 仓促间他挺刀直刺,却刺了个空。
方旭已闪至身侧,一掌劈向其太阳穴。
砰!咔嚓! 颈骨折断的脆响中,这刀客横飞出去撞倒两名同伴。
方旭贴地疾进,双掌如龙腾空—— 降龙十八掌第五式·飞龙在天! 嘭嘭! 两名刀客胸骨尽碎,倒飞数丈气绝身亡。
最后一人竟不逃命,狂吼着扑来。
方旭轻描淡写一掌,送其归西。
救、救命啊! 那宦官侍郎吓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逃向人群:拦住他!快拦住他! 那宦官像受惊的猴子般窜回自家队伍,可惜这群走南闯北的老江湖一眼就看出,眼前这年轻人是二流高手中的顶尖人物,绝非他们能抗衡的。
更何况队伍里最强的五人已毙命,剩下的不过是些杂鱼喽啰,若对方心狠手辣,他们今日怕是要全军覆没。
农伯,你来跟他们谈吧…… 虽然这场冲突本可通过协商化解,但既然刀已出鞘,便只有胜者生、败者死的结局。
初入江湖的方旭早有觉悟,出手便是雷霆之势。
此刻他收剑而立,只要剩余之人不再动手,他也不会赶尽杀绝——尤其是那个矫揉造作的娘娘腔,他连碰都懒得碰。
忽然,他的目光被小王爷队伍后方那具棺材牢牢锁住,甚至没注意到暮色中渐近的两道身影。
小王爷、娘娘腔、棺材……这些元素莫名勾起一丝熟悉感。
前世的记忆虽清晰,但少年时期看过的电影画面早已模糊,只剩零碎片段在脑海中闪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了不得!你小子——别来无恙啊! 棺材旁那位道士突然朗声大笑,阔步朝方旭走来。
那熟悉的面容让方旭心头涌起暖流,农伯的提醒还未说完,他已欣喜迎上前:千鹤叔! 千鹤道长身材魁梧,比方旭还高出半头,浓眉虎目间透着武者般的英气。
他重重拍着方旭肩膀笑道:好小子!功夫比我都强了!前些日子收到二师兄的信,说你要回来,我正打算办完这趟差事去杭城找你…… 这位常驻皖南的道长与九叔交情匪浅。
当年方家遇邪祟,二人联手化解危机时,活泼开朗的千鹤深得幼年方旭喜爱。
后来方旭赴杭城求学,多得千鹤照拂,直到两年前远渡重洋才断了联系。
归国后方旭第一时间去信道场,却不知千鹤正护送小王爷辗转滇省,至今未见到那封满载思念的信笺。
千鹤领着方旭径直走向商队营地,丝毫未察觉身后那位侍奉小王爷的宦官脸上掠过的不悦。
叔侄久别重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方旭兴致勃勃地讲述着西洋游历的趣事,千鹤则分享这些年江湖闯荡的见闻,以及结下的一些仇家…… 夜色渐深,千鹤并未返回小王爷那边,而是招呼几位弟子一同留在方家商队用晚饭。
反正那位乌侍郎也不会给他们备饭,回去还得啃干粮,何必自讨苦吃?这一路行来,饶是千鹤脾气再好,也难免心生不快。
乌侍郎仗着小王爷年少无知,处处指手画脚。
若非报酬丰厚,加上他本性宽厚不愿计较,换作旁人早撂挑子了。
这一路若非千鹤坐镇,他们恐怕早已被邪修盯上——棺中那位前清皇族虽已故去五六十年,却依旧肉身不腐,北
散开! 为首的刀客仓皇闪避,仍被树枝划得满脸是血。
他刚抬头搜寻,忽见黑影闪现—— 不妙! 仓促间他挺刀直刺,却刺了个空。
方旭已闪至身侧,一掌劈向其太阳穴。
砰!咔嚓! 颈骨折断的脆响中,这刀客横飞出去撞倒两名同伴。
方旭贴地疾进,双掌如龙腾空—— 降龙十八掌第五式·飞龙在天! 嘭嘭! 两名刀客胸骨尽碎,倒飞数丈气绝身亡。
最后一人竟不逃命,狂吼着扑来。
方旭轻描淡写一掌,送其归西。
救、救命啊! 那宦官侍郎吓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逃向人群:拦住他!快拦住他! 那宦官像受惊的猴子般窜回自家队伍,可惜这群走南闯北的老江湖一眼就看出,眼前这年轻人是二流高手中的顶尖人物,绝非他们能抗衡的。
更何况队伍里最强的五人已毙命,剩下的不过是些杂鱼喽啰,若对方心狠手辣,他们今日怕是要全军覆没。
农伯,你来跟他们谈吧…… 虽然这场冲突本可通过协商化解,但既然刀已出鞘,便只有胜者生、败者死的结局。
初入江湖的方旭早有觉悟,出手便是雷霆之势。
此刻他收剑而立,只要剩余之人不再动手,他也不会赶尽杀绝——尤其是那个矫揉造作的娘娘腔,他连碰都懒得碰。
忽然,他的目光被小王爷队伍后方那具棺材牢牢锁住,甚至没注意到暮色中渐近的两道身影。
小王爷、娘娘腔、棺材……这些元素莫名勾起一丝熟悉感。
前世的记忆虽清晰,但少年时期看过的电影画面早已模糊,只剩零碎片段在脑海中闪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了不得!你小子——别来无恙啊! 棺材旁那位道士突然朗声大笑,阔步朝方旭走来。
那熟悉的面容让方旭心头涌起暖流,农伯的提醒还未说完,他已欣喜迎上前:千鹤叔! 千鹤道长身材魁梧,比方旭还高出半头,浓眉虎目间透着武者般的英气。
他重重拍着方旭肩膀笑道:好小子!功夫比我都强了!前些日子收到二师兄的信,说你要回来,我正打算办完这趟差事去杭城找你…… 这位常驻皖南的道长与九叔交情匪浅。
当年方家遇邪祟,二人联手化解危机时,活泼开朗的千鹤深得幼年方旭喜爱。
后来方旭赴杭城求学,多得千鹤照拂,直到两年前远渡重洋才断了联系。
归国后方旭第一时间去信道场,却不知千鹤正护送小王爷辗转滇省,至今未见到那封满载思念的信笺。
千鹤领着方旭径直走向商队营地,丝毫未察觉身后那位侍奉小王爷的宦官脸上掠过的不悦。
叔侄久别重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方旭兴致勃勃地讲述着西洋游历的趣事,千鹤则分享这些年江湖闯荡的见闻,以及结下的一些仇家…… 夜色渐深,千鹤并未返回小王爷那边,而是招呼几位弟子一同留在方家商队用晚饭。
反正那位乌侍郎也不会给他们备饭,回去还得啃干粮,何必自讨苦吃?这一路行来,饶是千鹤脾气再好,也难免心生不快。
乌侍郎仗着小王爷年少无知,处处指手画脚。
若非报酬丰厚,加上他本性宽厚不愿计较,换作旁人早撂挑子了。
这一路若非千鹤坐镇,他们恐怕早已被邪修盯上——棺中那位前清皇族虽已故去五六十年,却依旧肉身不腐,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