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奇特规矩,引人好奇
关灯
小
中
大
第30章:奇特规矩,引人好奇
清晨的第一缕天光,斜斜地穿过窗棂,在干净的木地板上投下一片斑驳的光影。
小翠起得很早,或者说,她几乎一夜未眠。
她将店里的桌椅又擦了一遍,明明已经光洁如新,她却总觉得还有哪里不够干净。
她的心就像悬在半空中的一片叶子,被昨夜姜宇那句“明天准备好收钱吧”的豪言壮语吹得高高扬起,却又因为眼前空无一人的店堂而摇摇欲坠。
她不时地望向门口,那块昨晚挂上去的小木牌,在晨风中轻轻晃动。
她识字不多,但那几个字,姜宇写的时候她就在旁边看着,一笔一划都刻在了心里。
“本店烈酒,每日只售三坛,每人限购一碗。
” 这是什么规矩? 开门做生意,不都是盼着客人越多越好,酒卖得越多越好吗?哪有把财神爷往外推的道理? 姜宇却像个没事人,正坐在柜台后,慢条斯理地用一块软布擦拭着几个粗陶酒碗。
他的动作不疾不徐,神情专注,仿佛擦的不是几文钱一个的陶碗,而是什么稀世珍宝。
这份镇定,让小翠七上八下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但更多的还是茫然。
太阳渐渐升高,巷子里的喧嚣声也随之而来。
卖炊饼的吆喝声,孩童的追逐打闹声,邻里间的问候声,汇成了一股热气腾腾的生活气息。
斜对面的张记酒家已经开了门,几个早起的酒客勾肩搭背地走了进去,很快,里面就传来了划拳和哄笑的声音。
那热闹,衬得“醉仙居”愈发冷清。
终于,有人注意到了门口那块多出来的木牌。
一个挑着担子的货郎路过,他停下脚步,眯着眼看了半天,然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嘿,这店家是疯了不成?一天就卖三坛酒?还一人只能喝一碗?这是把酒当金子卖啊?” 他的声音不小,立刻引来了旁边几个闲人的注意。
“写的啥?我看看。
”一个刚买完菜的大婶凑了过来,她不识字,便拉着旁边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问。
那年轻人念了一遍木牌上的字,自己也忍不住摇头失笑:“哗众取宠,哗众取宠罢了。
刘家老店换了东家,看来是请了个不懂生意的愣头青。
” “就是!你看这店里,空荡荡的,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装什么高深呢?” “我猜啊,他那酒坛里装的根本就是水!所以才不敢多卖,怕露馅!” 议论声像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一圈圈的涟漪。
越来越多的人围了过来,对着那块小小的木牌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这块古怪的牌子,俨然成了这条巷子里最新的笑料。
“醉仙居”这个名字,也第一次以一种滑稽的方式,在街坊邻里间传开了。
小翠的脸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她低着头,双手用力地绞着衣角,指节都泛了白。
可姜宇,依旧稳坐柜台,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仿佛外面那些嘲讽和议论,都只是恼人的夏蝉,听见了,却不必理会。
临近中午,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去,毕竟看笑话也不能当饭吃。
就在小翠以为今天又要和前三天一样,在死寂中度过时,三个穿
小翠起得很早,或者说,她几乎一夜未眠。
她将店里的桌椅又擦了一遍,明明已经光洁如新,她却总觉得还有哪里不够干净。
她的心就像悬在半空中的一片叶子,被昨夜姜宇那句“明天准备好收钱吧”的豪言壮语吹得高高扬起,却又因为眼前空无一人的店堂而摇摇欲坠。
她不时地望向门口,那块昨晚挂上去的小木牌,在晨风中轻轻晃动。
她识字不多,但那几个字,姜宇写的时候她就在旁边看着,一笔一划都刻在了心里。
“本店烈酒,每日只售三坛,每人限购一碗。
” 这是什么规矩? 开门做生意,不都是盼着客人越多越好,酒卖得越多越好吗?哪有把财神爷往外推的道理? 姜宇却像个没事人,正坐在柜台后,慢条斯理地用一块软布擦拭着几个粗陶酒碗。
他的动作不疾不徐,神情专注,仿佛擦的不是几文钱一个的陶碗,而是什么稀世珍宝。
这份镇定,让小翠七上八下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但更多的还是茫然。
太阳渐渐升高,巷子里的喧嚣声也随之而来。
卖炊饼的吆喝声,孩童的追逐打闹声,邻里间的问候声,汇成了一股热气腾腾的生活气息。
斜对面的张记酒家已经开了门,几个早起的酒客勾肩搭背地走了进去,很快,里面就传来了划拳和哄笑的声音。
那热闹,衬得“醉仙居”愈发冷清。
终于,有人注意到了门口那块多出来的木牌。
一个挑着担子的货郎路过,他停下脚步,眯着眼看了半天,然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嘿,这店家是疯了不成?一天就卖三坛酒?还一人只能喝一碗?这是把酒当金子卖啊?” 他的声音不小,立刻引来了旁边几个闲人的注意。
“写的啥?我看看。
”一个刚买完菜的大婶凑了过来,她不识字,便拉着旁边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问。
那年轻人念了一遍木牌上的字,自己也忍不住摇头失笑:“哗众取宠,哗众取宠罢了。
刘家老店换了东家,看来是请了个不懂生意的愣头青。
” “就是!你看这店里,空荡荡的,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装什么高深呢?” “我猜啊,他那酒坛里装的根本就是水!所以才不敢多卖,怕露馅!” 议论声像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一圈圈的涟漪。
越来越多的人围了过来,对着那块小小的木牌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这块古怪的牌子,俨然成了这条巷子里最新的笑料。
“醉仙居”这个名字,也第一次以一种滑稽的方式,在街坊邻里间传开了。
小翠的脸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她低着头,双手用力地绞着衣角,指节都泛了白。
可姜宇,依旧稳坐柜台,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仿佛外面那些嘲讽和议论,都只是恼人的夏蝉,听见了,却不必理会。
临近中午,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去,毕竟看笑话也不能当饭吃。
就在小翠以为今天又要和前三天一样,在死寂中度过时,三个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