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关灯
小
中
大
荀彧递上早已备好的名单:事不宜迟!待肃清内奸,再与将军详谈。
夏侯惇看也不看便将名单收入怀中:荀司马放心,有某在此,无人敢生异心! 荀彧隐忍多时,直至夏侯惇归来才亮出杀招,尽显王佐之才。
夏侯惇雷厉风行,对名单毫不质疑,正是曹操最信赖的果决之将。
大约一个时辰后,浑身浴血的夏侯惇大步踏入官署,将染血的名册重重掷于案上:荀司马,名册所列叛逆,尽数伏诛。
荀彧长舒一口气:甚好!有劳夏侯将军了。
若非将军及时驰援,彧恐难完成主公交付的重任。
鄄城乃曹操及诸将家眷所在,若此地落入张邈、陈宫之手,曹公基业必将倾覆。
此间干系,堪比当年吕蒙白衣渡江之危。
程昱忽而问道:将军来得这般迅捷,可是显谋在背后筹谋? 夏侯惇颔首:得荀司马密信后,我即刻前往清泉小筑寻显谋商议。
他教我谨防诈降,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即便是荀司马亲至城外,也当以刀兵相迎。
程昱闻言失笑:看来显谋对文若尚有余怨,想必还在为先前弹劾之事耿耿于怀。
荀彧摇头苦笑:显谋此人,确是睚眦必报。
连日紧绷的气氛为之一松。
自得知张邈叛乱以来,荀彧终日愁眉不展,此刻终得片刻舒缓。
显谋未随将军同返鄄城?荀彧正色问道。
夏侯惇略显迟疑:显谋献上中下三策,中策是由他留守濮阳,我率军回援。
见他成竹在胸,我便择其中策。
成竹在胸?荀彧惊诧,将军留了多少兵马在濮阳? 精兵两百,另有韩浩统领。
夏侯惇答道,显谋声称若有二千兵,可守濮阳三载。
想来两百精兵坚守三月应当无碍。
届时主公大军回师,内外夹击...... 糊涂!荀彧急得顿足,将军当真以为显谋会死守濮阳三月? 夏侯惇愕然:若不坚守,他为何不随我同来?总不至于投敌吧? 荀彧与程昱相视苦笑。
真降固然不会,诈降却未可知。
荀彧叹息,显谋最善权衡利弊,又是个知足常乐的性子。
只要不损其利,他宁愿做个市井闲人。
夏侯惇稍感宽心:既非真降,应无大碍。
在主公面前,将军也敢这般说辞么?荀彧忍不住扶额。
夏侯惇顿时语塞。
若曹操归来得知倚重的谋士李某被迫诈降,即便只是权宜之计,以主公性情...... 这...这可如何是好!夏侯惇慌忙道,我即刻回师濮阳,无论如何也要将显谋带回鄄城。
荀彧摆手:不必了。
显谋既选择留守,必有深谋。
如今我才想通,当初他为何故意荒废濮阳政务,甘当隐士。
局势演变,显然已在显谋的预料之内。
夏侯惇忆起李牧曾言,脱口而出:显谋也曾对我提及,张邈与陈宫之反,本在其算计之中。
竟有此事? 荀彧与程昱皆露惊色。
虽说二人推测李牧可能预见当前局面,但终究只是猜测,未有实据。
此刻却从夏侯惇口中得到确证! 荀彧肃然追问:既已料敌机先,为何不早作警示? 夏侯惇苦笑摊手:我亦如此询问,显谋答曰:无人相询。
刹那间。
荀彧与程昱恍如听见鸦群掠顶而过。
不问不答,此等理由,令人哑然! 程昱不由叹息:显谋深
夏侯惇看也不看便将名单收入怀中:荀司马放心,有某在此,无人敢生异心! 荀彧隐忍多时,直至夏侯惇归来才亮出杀招,尽显王佐之才。
夏侯惇雷厉风行,对名单毫不质疑,正是曹操最信赖的果决之将。
大约一个时辰后,浑身浴血的夏侯惇大步踏入官署,将染血的名册重重掷于案上:荀司马,名册所列叛逆,尽数伏诛。
荀彧长舒一口气:甚好!有劳夏侯将军了。
若非将军及时驰援,彧恐难完成主公交付的重任。
鄄城乃曹操及诸将家眷所在,若此地落入张邈、陈宫之手,曹公基业必将倾覆。
此间干系,堪比当年吕蒙白衣渡江之危。
程昱忽而问道:将军来得这般迅捷,可是显谋在背后筹谋? 夏侯惇颔首:得荀司马密信后,我即刻前往清泉小筑寻显谋商议。
他教我谨防诈降,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即便是荀司马亲至城外,也当以刀兵相迎。
程昱闻言失笑:看来显谋对文若尚有余怨,想必还在为先前弹劾之事耿耿于怀。
荀彧摇头苦笑:显谋此人,确是睚眦必报。
连日紧绷的气氛为之一松。
自得知张邈叛乱以来,荀彧终日愁眉不展,此刻终得片刻舒缓。
显谋未随将军同返鄄城?荀彧正色问道。
夏侯惇略显迟疑:显谋献上中下三策,中策是由他留守濮阳,我率军回援。
见他成竹在胸,我便择其中策。
成竹在胸?荀彧惊诧,将军留了多少兵马在濮阳? 精兵两百,另有韩浩统领。
夏侯惇答道,显谋声称若有二千兵,可守濮阳三载。
想来两百精兵坚守三月应当无碍。
届时主公大军回师,内外夹击...... 糊涂!荀彧急得顿足,将军当真以为显谋会死守濮阳三月? 夏侯惇愕然:若不坚守,他为何不随我同来?总不至于投敌吧? 荀彧与程昱相视苦笑。
真降固然不会,诈降却未可知。
荀彧叹息,显谋最善权衡利弊,又是个知足常乐的性子。
只要不损其利,他宁愿做个市井闲人。
夏侯惇稍感宽心:既非真降,应无大碍。
在主公面前,将军也敢这般说辞么?荀彧忍不住扶额。
夏侯惇顿时语塞。
若曹操归来得知倚重的谋士李某被迫诈降,即便只是权宜之计,以主公性情...... 这...这可如何是好!夏侯惇慌忙道,我即刻回师濮阳,无论如何也要将显谋带回鄄城。
荀彧摆手:不必了。
显谋既选择留守,必有深谋。
如今我才想通,当初他为何故意荒废濮阳政务,甘当隐士。
局势演变,显然已在显谋的预料之内。
夏侯惇忆起李牧曾言,脱口而出:显谋也曾对我提及,张邈与陈宫之反,本在其算计之中。
竟有此事? 荀彧与程昱皆露惊色。
虽说二人推测李牧可能预见当前局面,但终究只是猜测,未有实据。
此刻却从夏侯惇口中得到确证! 荀彧肃然追问:既已料敌机先,为何不早作警示? 夏侯惇苦笑摊手:我亦如此询问,显谋答曰:无人相询。
刹那间。
荀彧与程昱恍如听见鸦群掠顶而过。
不问不答,此等理由,令人哑然! 程昱不由叹息:显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