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内乱现端倪,门主心生警觉

关灯
姜堰晨站在议事殿的主位前,手中信纸边缘已被雨水泡得发软。

    他没看窗外,也没理会廊下老仆递来的伞。

    北岭三堂长老私会,调用暗库灵铢五百——这不是小事,更不是巧合。

     他将信纸摊在案上,又从袖中抽出另外两份文书。

    一份是边防巡卫的换防记录,原定由东线调往西岭的两名执事,昨夜临时改道去了北岭;另一份则是内务司呈报的物资清单,其中一批疗伤丹药被标注为“损耗”,实则去向不明。

     三件事,三条线,却都绕不开一个地名:北岭。

     他抬手示意亲卫取来近十日所有异常文书副本。

    纸页堆叠如山,他一张张翻过,目光落在每一道签押上。

    笔迹不同,印章清晰,但传递路径却有重合——三份关键文书,皆经由传令使赵成之手。

     “召赵成。

    ”他说。

     半个时辰后,亲卫回禀:“赵成昨夜值夜后未归宿所,今晨被人发现死在柴房,口鼻无血,身上也无伤。

    ” 姜堰晨起身,亲自前往牢房查看尸身。

    尸体平躺在石板上,面色青白,指尖微曲。

    他俯身细察,见死者耳后有一处极淡的淤痕,若不贴近几乎不可见。

    这手法他认得,是内力逆冲闭脉,再辅以毒香麻痹神识,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祥鹤楼的手段。

     他直起身,目光沉冷。

    许锦佑已死,这是他亲手确认过的事实。

    可如今这些蛛丝马迹,竟全都指向那个早已覆灭的势力。

     他回到议事殿,命人铺开威虎门辖地全图。

    朱笔圈出北岭、浮石廊、千阶台三处地点,再连上线,赫然形成一条直线,直指十年前许锦佑曾驻留七日的隐秘据点。

     那地方叫青崖坞,荒废多年,如今只剩一座空庙。

     他盯着地图良久,忽然开口:“查一查,最近有没有人去过青崖坞。

    ” 亲卫领命而去。

     雨还在下,檐水顺着瓦片滑落,在石阶上砸出一个个小坑。

    姜堰晨走出大殿,站在廊下望着远处山门。

    那里曾是他与许锦佑并肩而立的地方,也是她倒下的地方。

     剑穗低垂,血染青衫。

     那时他以为,一切就此终结。

    可现在,他感觉到某种东西正在重新生长——不是仇恨,不是冤魂,而是算计。

    一层层铺开的局,一道道埋下的线,像蛛网般悄然收紧。

     他转身回殿,下令封锁所有通往北岭的道路,并调来《祥鹤楼旧档·许氏行迹录》。

     书房烛火昏黄,册子泛着陈年纸张的气味。

    他一页页翻过,直到停在某一行字上:“永和七年,许锦佑巡北岭,驻留七日,期间召见药庐医师三人,赐丹一枚。

    ” 他冷笑一声:“她何时对医道如此上心?” 正思索间,窗外传来一阵轻微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