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宣阳门下的死寂,高顺的陷阵营如铁铸之墙

关灯
马车在被烧得焦黑的石板路上颠簸前行,车轮每一次碾过碎石瓦砾,都会发出一阵令人牙酸的“咯吱”声,像是在为这座垂死的都城奏响哀乐。

     车厢内,死寂得可怕。

     王允背对着众人,枯瘦的肩膀随着马车的颠簸微微起伏,他掀开车帘一角,怔怔地望着窗外倒塌的坊墙与熄灭的灯火,仿佛要将这满目疮痍刻进自己的骨头里。

    他的沉默,像一块冰,让车厢里的空气都变得寒冷刺骨。

     貂蝉坐在角落,怀里抱着一个小小的包裹,那是她仅剩的贴身衣物。

    她那双秋水般的眸子,此刻却盛满了化不开的忧虑,时不时地瞥向李玄,又飞快地垂下眼帘。

    她能感觉到,自从李玄从那间书房出来后,王允与他之间,便多了一道无形的墙。

     “李玄。

    ” 终于,王允开口了,声音沙哑得像是两块粗糙的石头在摩擦。

    他没有回头,依旧看着窗外。

     “老夫一生,自诩清流,不与奸佞同流合污。

    今日……竟要靠劫掠同道之宝物求生,将来有何面目,去见汉家先帝?” 话语里,是压抑不住的痛苦与屈辱。

    在他看来,李玄的行为,与那些冲入府邸抢掠的董卓军,本质上并无二致,只是手段更高明些罢了。

    这让他这位大汉司徒,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我怀疑。

     李玄没有立刻辩解。

    他知道,此刻任何苍白的解释,都只会加深王允的误解。

    他只是平静地拿起身边那只半满的水囊,递给了身旁的貂蝉。

     “喝点水,润润嗓子。

    ”他的声音很轻,却有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貂蝉迟疑地接过,小口地抿着,目光却依旧停留在李玄的脸上。

     做完这一切,李玄才重新看向王允那僵硬的背影,缓缓说道:“司徒大人,您觉得,蔡大家是那种任人宰割、不知变通的腐儒吗?” 王允的身子微微一僵。

     “伯喈先生风骨天下共知,自然不是。

    ” “那您又觉得,一件身外之物,与大汉仅存的一线元气相比,孰轻孰重?”李玄继续问道。

     王允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

    他猛地回过头,双目赤红地盯着李玄:“你……你这是何意?” “晚辈没有任何意思。

    ”李玄的目光清澈而坦然,他迎着王允的视线,不闪不避,“晚辈只知道,蔡大家所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