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名声在外

关灯
都觉得颇有新意。

     最终,皮埃尔签订了一份小批量的试购合同。

    支付翻译费时,皮埃尔也相当大方,给出了三十元,并拍着萧远的肩膀说:“萧,如果你以后有机会到法国,或者需要了解欧洲的市场,一定找我!” 送走皮埃尔,萧远马不停蹄地开始为日本商人田中一郎服务。

    田中是个典型的日本职场人,严谨、礼貌,但要求极为细致。

    他寻找的是具有壮族、苗族特色的编织品、绣片等手工艺品,用于日本高端礼品市场。

     这次的任务更具挑战性。

    田中对产品的材质、纹样寓意、制作工艺、甚至每个绣娘的背景都希望有所了解。

    萧远带着他,不得不深入走访一些偏远的村寨,寻找那些散落民间的老手艺人。

    过程艰苦,但萧远凭借耐心和尊重,以及系统偶尔查询到的关于某些传统纹样的零星信息(他谎称是从老书上看到的),逐渐取得了手艺人的信任,也满足了田中的苛刻要求。

     周伟华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熟悉本地道路和人情,负责联络、搬运,成了萧远不可或缺的助手。

    萧远支付给他每天两元的工资,在这个年代已是高薪,周伟华干得尽心尽力,对萧远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与田中的合作,让萧远接触到了更基层的生产环节和更丰富的特产资源。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收取翻译费,开始尝试新的模式。

    例如,他会先垫付一小部分资金,向手艺人预定一批货,然后整合起来,以稍高的价格提供给田中,从中赚取差价。

    虽然每件利润微薄,但数量积累起来也相当可观。

    田中对此并无异议,反而欣赏萧远提供的“一站式”服务,节省了他大量时间和精力。

     在这短短十来天里,萧远如同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穿梭于县城招待所、乡间小路、手工作坊之间。

    他先后为皮埃尔和田中提供了服务,还间接接触到了另一位通过皮埃尔介绍、对野生蜂蜜感兴趣的德国客商。

    他的语言能力(英、法、日语)和专业态度,在这个小圈子的外国商人中渐渐传开,甚至有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无所不能的萧”(“TheOmni-capableXiao“)。

     他的资产像滚雪球一样增长。

    翻译费、中介差价、再加上系统每日稳定的五元钱进账,到了七月初,他铁皮盒里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