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南下的列车
关灯
小
中
大
一九九零年二月二十日,农历正月廿五。
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广西某小县城的火车站已是人声鼎沸。
站台上挤满了人,大多是青壮年,提着五花八门的行李:鼓鼓囊囊的蛇皮袋、捆扎结实的棉被卷、印着“上海”字样的旧旅行包,甚至还有挑着扁担的。
空气中弥漫着汗味、烟味、廉价方便面佐料包的味道,以及一种躁动不安的期盼。
喇叭里反复播放着列车信息,夹杂着工作人员声嘶力竭的维持秩序声。
这就是九十年代初,中国特有的景观——春运民工潮的余波,夹杂着早期创业者的身影。
萧远和周伟华挤在人群中。
萧远穿着一身半新的中山装,洗得发白,但熨烫得还算平整,这是他特意为这次南下准备的“行头”。
他身后背着一个绿色的军用挎包,里面装着他全部的家当——那张存有四千零一十二元五角的信用社存折,以及几百元应急现金,贴身藏着。
挎包外层,则塞着几件换洗衣物和一本卷了边的《常用英语会话》。
周伟华则显得朴实得多,穿着一件旧棉袄,扛着一个巨大的蛇皮袋,里面是两人预备在广东初期御寒的被褥和一些家乡特产。
“远子,这人……也太多了!”周伟华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人头,咽了口唾沫,有些紧张地攥紧了蛇皮袋的带子。
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人挤在一起。
“正常,伟华哥。
”萧远目光扫过人群,眼神里没有太多怯意,反而有种跃跃欲试的兴奋,“广东那边机会多,大家都想去闯一闯。
咱们得挤上去!” 他这话既是对周伟华说,也是对自己说。
穿越四个多月来的顺利积累,系统的辅助,让他对即将展开的广东之行充满了近乎盲目的信心。
他仿佛已经看到,在那片热土上,财富正如珠江之水般滚滚而来。
列车喘着粗气,缓缓进站。
人群瞬间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地向前冲去。
萧远护住胸前的挎包,用力拉着周伟华,凭借一股巧劲和年轻人特有的冲劲,硬是在混乱中挤上了车。
车厢内更是另一番景象。
过道里、厕所门口、座位底下,但凡有点空隙的地方,都塞满了人和行李。
空气污浊不堪,孩子的哭闹声、大人的呵斥声、打牌的叫嚷声、鼾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交响乐。
汗味、脚臭味、烟味、各种食物混杂的气味,几乎令人窒息。
萧远和周伟华的票是硬座,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却发现座位上早已坐了两个壮汉。
周伟华刚要理论,萧远拉住了他。
他看了看那两人不善的眼神,又瞥了眼周围虎视眈眈的人群,知道在这种环境下,硬碰硬不是明智之举。
“师傅,麻烦让让,这是我们的座位。
”萧远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同时巧妙地亮了一下手里的车票。
那两人斜睨了他一眼,或许看他年轻,又见周伟华人高马大,最终骂骂咧咧地站了
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广西某小县城的火车站已是人声鼎沸。
站台上挤满了人,大多是青壮年,提着五花八门的行李:鼓鼓囊囊的蛇皮袋、捆扎结实的棉被卷、印着“上海”字样的旧旅行包,甚至还有挑着扁担的。
空气中弥漫着汗味、烟味、廉价方便面佐料包的味道,以及一种躁动不安的期盼。
喇叭里反复播放着列车信息,夹杂着工作人员声嘶力竭的维持秩序声。
这就是九十年代初,中国特有的景观——春运民工潮的余波,夹杂着早期创业者的身影。
萧远和周伟华挤在人群中。
萧远穿着一身半新的中山装,洗得发白,但熨烫得还算平整,这是他特意为这次南下准备的“行头”。
他身后背着一个绿色的军用挎包,里面装着他全部的家当——那张存有四千零一十二元五角的信用社存折,以及几百元应急现金,贴身藏着。
挎包外层,则塞着几件换洗衣物和一本卷了边的《常用英语会话》。
周伟华则显得朴实得多,穿着一件旧棉袄,扛着一个巨大的蛇皮袋,里面是两人预备在广东初期御寒的被褥和一些家乡特产。
“远子,这人……也太多了!”周伟华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人头,咽了口唾沫,有些紧张地攥紧了蛇皮袋的带子。
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人挤在一起。
“正常,伟华哥。
”萧远目光扫过人群,眼神里没有太多怯意,反而有种跃跃欲试的兴奋,“广东那边机会多,大家都想去闯一闯。
咱们得挤上去!” 他这话既是对周伟华说,也是对自己说。
穿越四个多月来的顺利积累,系统的辅助,让他对即将展开的广东之行充满了近乎盲目的信心。
他仿佛已经看到,在那片热土上,财富正如珠江之水般滚滚而来。
列车喘着粗气,缓缓进站。
人群瞬间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地向前冲去。
萧远护住胸前的挎包,用力拉着周伟华,凭借一股巧劲和年轻人特有的冲劲,硬是在混乱中挤上了车。
车厢内更是另一番景象。
过道里、厕所门口、座位底下,但凡有点空隙的地方,都塞满了人和行李。
空气污浊不堪,孩子的哭闹声、大人的呵斥声、打牌的叫嚷声、鼾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交响乐。
汗味、脚臭味、烟味、各种食物混杂的气味,几乎令人窒息。
萧远和周伟华的票是硬座,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却发现座位上早已坐了两个壮汉。
周伟华刚要理论,萧远拉住了他。
他看了看那两人不善的眼神,又瞥了眼周围虎视眈眈的人群,知道在这种环境下,硬碰硬不是明智之举。
“师傅,麻烦让让,这是我们的座位。
”萧远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同时巧妙地亮了一下手里的车票。
那两人斜睨了他一眼,或许看他年轻,又见周伟华人高马大,最终骂骂咧咧地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