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机遇之海

关灯
一九九零年二月二十二日,清晨。

    广州的早春已有几分暖意,空气中弥漫着珠江特有的湿润气息和隐约的市井喧嚣。

     萧远和周伟华早早起床,在旅社附近的小摊吃了碟肠粉,便按照地图和昨日打听好的路线,直奔高第街日用百货批发市场。

    高第街是当时广州闻名全国的小商品集散地,狭窄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摊档密集,各种日用百货、服装鞋帽、塑料制品、小五金琳琅满目,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搬运工的号子声不绝于耳,人流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站在街口,看着眼前这片商品的海洋和人流的漩涡,周伟华再次被震撼了,喃喃道:“这……这得有多少东西啊!” 萧远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喧闹的场景在他眼中,化作了无数流动的商机和数据。

    他深吸一口气,意识沉入系统: 【基础信息查询:高第街今日热门商品品类及大致批发价范围。

    】 【资讯简报:筛选近期广州本地消费趋势及潜在短缺商品信息。

    】 系统面板迅速响应,将几条关键信息提炼出来:【1.近期小型收音机、磁带播放机(随身听)需求升温,批发价有5-10%波动空间。

    2.电子石英表款式更新快,新潮款式利润较高。

    3.部分塑料制品因原料问题供应紧张……】 有了系统指引,萧远目标明确。

    他并没有急于出手,而是带着周伟华,像两条灵活的鱼,穿梭在拥挤的人流中。

    他仔细观察着各个摊位的货品、成色、标价,留意着老板们的谈吐和客流情况,同时耳朵竖起来,捕捉着周围买家与卖家的只言片语,从中分析市场动向。

     “老板,这个随身听怎么批?”萧远在一个摊位前停下,拿起一款常见的国产随身听,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问道。

     “三十五块,拿十个以上三十二。

    ”老板头也不抬,忙着招呼其他客人。

     萧远心中迅速对比系统提供的参考价(30-38元),知道这个价格属于中等偏上。

    他没有还价,而是放下随身听,看似随意地问道:“最近哪种款式走得好点?” 老板瞥了他一眼,见是个年轻面孔,语气有些敷衍:“都差不多啦,年轻人喜欢带重低音的。

    ” 萧远点点头,不再多问,转身走向下一个摊位。

    他需要更全面的信息。

     一上午,他们几乎逛遍了高第街主要的电器和钟表摊位。

    萧远凭借过人的记忆力和系统信息的辅助,很快在心中勾勒出了一幅粗略的“价格地图”和“需求图谱”。

    他发现,同样一款电子表,不同摊位、不同批量的价格能差出两三块钱;而一些从香港过来的新潮款式,虽然价格高,但问的人不少。

     “远子,咱们……买点啥?”周伟华跟着转得头晕眼花,忍不住问道。

     “不着急,再看看。

    ”萧远沉住气。

    他知道,第一笔生意必须谨慎,要选择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