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夜市初啼
关灯
小
中
大
一九九零年六月下旬,广州的夏日黄昏漫长而闷热。
工业区边缘的一条废弃厂区围墙外,随着日落渐渐聚集起人气。
这里并非政府规划的正式市场,而是由周边打工者、小贩自发形成的夜市。
地上用粉笔画着格子,或用砖头压着塑料布,便是一个个摊位。
售卖的商品五花八门,从廉价的衣服鞋袜、日用杂货,到小吃零食、旧书杂志,空气中混杂着汗味、食物香气和喧嚣的人声,充满了草根生活的蓬勃活力。
经过近二十天的埋头修理和少量私下销售,萧远和周伟华已经积攒了二十多件修复如初的小电器:收音机、随身听、电子计算器,还有几个闹钟。
私下销售的利润有限,且渠道不稳定。
将商品直接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成了必然的选择。
萧远利用系统查询了附近几个自发夜市的人流和消费水平,最终选定了这个离他们住处不远、主要以打工者为消费群体的夜市。
【市场简报:目标夜市。
主要客流:附近工厂工人、低收入市民。
消费特点:注重实用、价格敏感。
潜在竞争:同类修理摊存在,但商品质量参差不齐。
建议:突出性价比和可靠性。
】 系统的分析给了萧远方向。
他们用修理赚来的钱,买了一块蓝色的旧帆布,又向房东借了两条长凳和一个可以折叠的旧木箱,这便是他们的全部行头。
出摊的第一天,傍晚六点刚过。
萧远和周伟华用自行车驮着装满货物的木箱和帆布,有些紧张地来到了夜市。
他们找了个靠近路口、人流相对较多的角落,铺开帆布,将一件件擦拭干净、甚至用旧报纸精心包裹的小电器整齐地摆放在上面。
每个商品旁边都用硬纸片标明了价格,字迹工整,比旁边一些随意叫卖的地摊显得规范许多。
马婷婷下班后,也匆匆赶来汇合。
她换下了工装,穿着一件干净的碎花衬衫,头发梳得整齐,显得利落又亲切。
她的到来,立刻让摊位的“颜值”和氛围提升了不少。
“远子,咱们……真就这么开始卖了?”周伟华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既兴奋又有些手足无措。
“嗯,开始吧。
”萧远深吸
工业区边缘的一条废弃厂区围墙外,随着日落渐渐聚集起人气。
这里并非政府规划的正式市场,而是由周边打工者、小贩自发形成的夜市。
地上用粉笔画着格子,或用砖头压着塑料布,便是一个个摊位。
售卖的商品五花八门,从廉价的衣服鞋袜、日用杂货,到小吃零食、旧书杂志,空气中混杂着汗味、食物香气和喧嚣的人声,充满了草根生活的蓬勃活力。
经过近二十天的埋头修理和少量私下销售,萧远和周伟华已经积攒了二十多件修复如初的小电器:收音机、随身听、电子计算器,还有几个闹钟。
私下销售的利润有限,且渠道不稳定。
将商品直接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成了必然的选择。
萧远利用系统查询了附近几个自发夜市的人流和消费水平,最终选定了这个离他们住处不远、主要以打工者为消费群体的夜市。
【市场简报:目标夜市。
主要客流:附近工厂工人、低收入市民。
消费特点:注重实用、价格敏感。
潜在竞争:同类修理摊存在,但商品质量参差不齐。
建议:突出性价比和可靠性。
】 系统的分析给了萧远方向。
他们用修理赚来的钱,买了一块蓝色的旧帆布,又向房东借了两条长凳和一个可以折叠的旧木箱,这便是他们的全部行头。
出摊的第一天,傍晚六点刚过。
萧远和周伟华用自行车驮着装满货物的木箱和帆布,有些紧张地来到了夜市。
他们找了个靠近路口、人流相对较多的角落,铺开帆布,将一件件擦拭干净、甚至用旧报纸精心包裹的小电器整齐地摆放在上面。
每个商品旁边都用硬纸片标明了价格,字迹工整,比旁边一些随意叫卖的地摊显得规范许多。
马婷婷下班后,也匆匆赶来汇合。
她换下了工装,穿着一件干净的碎花衬衫,头发梳得整齐,显得利落又亲切。
她的到来,立刻让摊位的“颜值”和氛围提升了不少。
“远子,咱们……真就这么开始卖了?”周伟华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既兴奋又有些手足无措。
“嗯,开始吧。
”萧远深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