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一个使命
关灯
小
中
大
深夜,三亚的星空格外璀璨。
陈阳独自坐在别墅客房的阳台上,手中捧着那本泛黄的《玄阴录》,月光洒在书页上,将那些古老的文字映得微微发亮。
海风轻拂,带着咸湿的气息。
陈阳的白发在风中轻轻飘动,镜片后的双眼专注地扫过每一行文字。
突然,他的耳朵微微一动:极细微的破空声从远处传来。
“嗖!” 纱窗被穿透的瞬间,三寸长的柳叶镖已经钉在床头柜上,红缨尾穗还在微微震颤。
陈阳合上书走向前,发现镖上系着素白信笺。
展开时,几行力透纸背的毛笔字跃入眼帘: 「陈掌门亲启: 冒昧打扰,实非得已。
事关天下苍生安危,玄门气运流转,不容延误。
明日辰时,于东南方三海里外孤岛“观海台”相见。
恳请陈掌门务必拨冗赴约,详情面陈。
天武学院李唐敬上」 信纸的背面,还有一行用更细的笔触写下的小字,墨色略深,仿佛书写者在此处多有沉吟: 「妻血咒虽解,然因果丝线未断。
」 “李唐?”陈阳眉头微蹙。
这位天武学院的院长,当代“四大宗师”之一,号称“国防二校”的传奇人物,拥有极高声望和影响力。
他为何会突然以这种方式找上自己?而且,他竟能如此精准地找到自己下榻的别墅? 轻抚信纸时,能感受到纸上残留的一丝真气,那是李唐的“剑气留痕”,既是身份证明,也是一种无形的威慑。
窗外,海浪拍岸的声音突然变得清晰。
陈阳沉默片刻,掏出打火机,烧掉信笺,看着它化为灰烬。
“多事之秋啊……”他轻声叹息。
…… 翌日清晨,天色刚蒙蒙亮,海平面尽头透出鱼肚白的微光。
陈阳早早起床,简单用了别墅管家准备的清淡早餐。
在餐厅里,他对着刚刚下楼、还带着惺忪睡意的四位女士,语气平静地交代:“我今天上午要出去见个朋友,谈点事情。
” “朋友?什么朋友?男的女的?我们认识吗?”沈秋庭立刻清醒过来,叉着腰,像个小管家婆一样率先发问,大眼睛里充满了警惕和好奇。
宋思槿优雅地端起一杯咖啡,眯起那双漂亮的杏仁眼,目光在他脸上扫过:“去哪见?约的几点?” “需要法律援助吗?”周知推了推眼镜。
徐书雁则转身从厨房拿出一个准备好的保温杯,递到他手里,轻声叮嘱:“自己调的姜茶,暖胃驱寒,海边风大,带着吧。
” 陈阳接过带着温热的保温杯,心中微暖,对着她们安抚地笑了笑:“放心,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只是聊些学术上的事情,不用担心。
” 道别后,陈阳独自搭乘出租车,沿着风景如画的海岸线公路行驶。
最终,出租车在一处远离旅游区、显得格外僻静荒凉的小海湾停下。
付完车钱,出租车绝尘而去。
陈阳走到一处无人礁石后方,目光投向远方。
只见碧波万顷的大海之中,一座孤零零的岛屿伏在海面之上。
岛屿最高处,隐约可见一座古朴的八角凉亭,那便是“观海台”。
他深吸一口气,体内真气悄然流转,周身的空气似乎都微微扭曲了一下。
随着他脚尖在细腻的沙滩上轻轻一点,整个人飘然而起,下一瞬,已然落在涌动的海浪之上。
凭借着精妙绝伦的真气控制,踏着起伏的浪尖,向着那座孤岛疾速掠去。
陈阳的身形在蔚蓝的海面上留下一串转瞬即逝浅浅的涟漪,迅捷而优雅。
几只早起的海鸥在他头顶盘旋鸣叫,似乎在为这位不速之客引路,又像是在惊叹这超凡脱俗的身法。
观海台所在的岛屿并不大,但地势陡峭,植被茂密。
陈阳轻易地找到了通往山顶的石阶,拾级而上。
凉亭建在岛屿最高处的悬崖边,由八根斑驳的石柱支撑,飞檐翘角,造型古朴。
亭中的石桌上,一套紫砂茶具已然摆好,一壶茶正冒着袅袅的白气,茶香清幽,随风飘散。
陈阳刚踏上最后一级石阶,脚步落在亭外的青石板上,亭中就传来了一个浑厚低沉的声音: “陈掌门好俊的轻功!这‘踏浪无痕’,借水之势,御气而行,举重若轻的境界,李某怕是已有二十余年未曾亲眼得见了。
诡道仙前辈的独门绝学,果然名不虚传。
” 石桌旁,一位身着灰色中山装的老者正襟危坐。
此人约莫六十出头,面容清癯,双目如电,太阳穴微微隆起,骨节分明的手指搭在膝上,整个人像柄出鞘的利剑。
“李校长过奖。
”陈阳抱拳,行了一个标准的玄门晚辈礼,态度不卑不亢。
李唐起身,同样抱拳还礼,动作干净利落,带着军人的干脆。
他伸手示意对面的石凳:“陈掌门,请坐。
” 两人相对而坐。
李唐亲自执壶,为陈阳斟茶。
他的动作如行云流水,没有丝毫多余,滚烫的茶水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精准地落入白瓷杯中,七分满,滴水不溅。
显示出其对力量控制已臻半步地仙境界之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茶汤金黄透亮,香气清幽。
“武夷山大红袍,三十年陈。
”李唐将茶杯推至陈阳面前,“陈掌门尝尝。
” 陈阳双手接过,先观色,再闻香,最后轻抿一口,赞叹道:“好茶!岩骨花香,韵味深沉,回甘绵长,齿颊留香,确是难得的珍品。
” “令师诡道仙前辈,当年亦是茶道大家,品味独到。
”李唐忽然说道,目光中流露出一丝追忆,“记得三十余年前,蜀山金顶论剑之后,我有幸与他于峨眉后山煮雪烹茶,共饮一壶‘峨眉雪芽’,论道三日,受益匪浅。
彼时风采,至今难忘。
” 陈阳心头微动,握着茶杯的手指稍稍收紧。
师父生前确实嗜茶,也常云游四海,结交各路奇人,但他从未向自己提起过与这位显赫的李唐院长有过如此交集。
李唐此刻提及,是单纯的叙旧,还是别有深意? 海风穿过八角亭,带来远处隐约的渔歌号子,更显得此地空旷寂寥。
两人一时沉默,各自品茶,仿佛真的只是两位忘年交,在这海外仙山般的孤岛上,只为这一壶好茶而来。
良久,李唐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看向陈阳,忽然问了一个看似随意的问题:“陈掌门游历天下,见识广博,以你观之,当今偌大玄门,英才辈出,各方豪杰,谁可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 陈阳沉吟片刻,谨慎地列举了几位声名赫赫的人物:“武当当代七子,剑术通玄,已得真武精髓,为人正直。
少林大神僧,佛法与武功俱已臻至合道境界,德高望重。
峨眉掌门静玄师太,一手‘玉女素心剑’出神入化,独步天下。
还有蜀山那位避世多年的陆地神仙道玄真人……皆是当世顶尖的人物。
” 李唐听罢,缓缓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失望:“武当七子,固然剑术高超,却终究困于门户之见,难脱道统藩篱。
少林五大神僧,佛法精深,武功盖世,却囿于清规戒律,不愿过多涉足红尘纷扰。
静玄师太性情刚烈,宁折不弯,此虽可
陈阳独自坐在别墅客房的阳台上,手中捧着那本泛黄的《玄阴录》,月光洒在书页上,将那些古老的文字映得微微发亮。
海风轻拂,带着咸湿的气息。
陈阳的白发在风中轻轻飘动,镜片后的双眼专注地扫过每一行文字。
突然,他的耳朵微微一动:极细微的破空声从远处传来。
“嗖!” 纱窗被穿透的瞬间,三寸长的柳叶镖已经钉在床头柜上,红缨尾穗还在微微震颤。
陈阳合上书走向前,发现镖上系着素白信笺。
展开时,几行力透纸背的毛笔字跃入眼帘: 「陈掌门亲启: 冒昧打扰,实非得已。
事关天下苍生安危,玄门气运流转,不容延误。
明日辰时,于东南方三海里外孤岛“观海台”相见。
恳请陈掌门务必拨冗赴约,详情面陈。
天武学院李唐敬上」 信纸的背面,还有一行用更细的笔触写下的小字,墨色略深,仿佛书写者在此处多有沉吟: 「妻血咒虽解,然因果丝线未断。
」 “李唐?”陈阳眉头微蹙。
这位天武学院的院长,当代“四大宗师”之一,号称“国防二校”的传奇人物,拥有极高声望和影响力。
他为何会突然以这种方式找上自己?而且,他竟能如此精准地找到自己下榻的别墅? 轻抚信纸时,能感受到纸上残留的一丝真气,那是李唐的“剑气留痕”,既是身份证明,也是一种无形的威慑。
窗外,海浪拍岸的声音突然变得清晰。
陈阳沉默片刻,掏出打火机,烧掉信笺,看着它化为灰烬。
“多事之秋啊……”他轻声叹息。
…… 翌日清晨,天色刚蒙蒙亮,海平面尽头透出鱼肚白的微光。
陈阳早早起床,简单用了别墅管家准备的清淡早餐。
在餐厅里,他对着刚刚下楼、还带着惺忪睡意的四位女士,语气平静地交代:“我今天上午要出去见个朋友,谈点事情。
” “朋友?什么朋友?男的女的?我们认识吗?”沈秋庭立刻清醒过来,叉着腰,像个小管家婆一样率先发问,大眼睛里充满了警惕和好奇。
宋思槿优雅地端起一杯咖啡,眯起那双漂亮的杏仁眼,目光在他脸上扫过:“去哪见?约的几点?” “需要法律援助吗?”周知推了推眼镜。
徐书雁则转身从厨房拿出一个准备好的保温杯,递到他手里,轻声叮嘱:“自己调的姜茶,暖胃驱寒,海边风大,带着吧。
” 陈阳接过带着温热的保温杯,心中微暖,对着她们安抚地笑了笑:“放心,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只是聊些学术上的事情,不用担心。
” 道别后,陈阳独自搭乘出租车,沿着风景如画的海岸线公路行驶。
最终,出租车在一处远离旅游区、显得格外僻静荒凉的小海湾停下。
付完车钱,出租车绝尘而去。
陈阳走到一处无人礁石后方,目光投向远方。
只见碧波万顷的大海之中,一座孤零零的岛屿伏在海面之上。
岛屿最高处,隐约可见一座古朴的八角凉亭,那便是“观海台”。
他深吸一口气,体内真气悄然流转,周身的空气似乎都微微扭曲了一下。
随着他脚尖在细腻的沙滩上轻轻一点,整个人飘然而起,下一瞬,已然落在涌动的海浪之上。
凭借着精妙绝伦的真气控制,踏着起伏的浪尖,向着那座孤岛疾速掠去。
陈阳的身形在蔚蓝的海面上留下一串转瞬即逝浅浅的涟漪,迅捷而优雅。
几只早起的海鸥在他头顶盘旋鸣叫,似乎在为这位不速之客引路,又像是在惊叹这超凡脱俗的身法。
观海台所在的岛屿并不大,但地势陡峭,植被茂密。
陈阳轻易地找到了通往山顶的石阶,拾级而上。
凉亭建在岛屿最高处的悬崖边,由八根斑驳的石柱支撑,飞檐翘角,造型古朴。
亭中的石桌上,一套紫砂茶具已然摆好,一壶茶正冒着袅袅的白气,茶香清幽,随风飘散。
陈阳刚踏上最后一级石阶,脚步落在亭外的青石板上,亭中就传来了一个浑厚低沉的声音: “陈掌门好俊的轻功!这‘踏浪无痕’,借水之势,御气而行,举重若轻的境界,李某怕是已有二十余年未曾亲眼得见了。
诡道仙前辈的独门绝学,果然名不虚传。
” 石桌旁,一位身着灰色中山装的老者正襟危坐。
此人约莫六十出头,面容清癯,双目如电,太阳穴微微隆起,骨节分明的手指搭在膝上,整个人像柄出鞘的利剑。
“李校长过奖。
”陈阳抱拳,行了一个标准的玄门晚辈礼,态度不卑不亢。
李唐起身,同样抱拳还礼,动作干净利落,带着军人的干脆。
他伸手示意对面的石凳:“陈掌门,请坐。
” 两人相对而坐。
李唐亲自执壶,为陈阳斟茶。
他的动作如行云流水,没有丝毫多余,滚烫的茶水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精准地落入白瓷杯中,七分满,滴水不溅。
显示出其对力量控制已臻半步地仙境界之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茶汤金黄透亮,香气清幽。
“武夷山大红袍,三十年陈。
”李唐将茶杯推至陈阳面前,“陈掌门尝尝。
” 陈阳双手接过,先观色,再闻香,最后轻抿一口,赞叹道:“好茶!岩骨花香,韵味深沉,回甘绵长,齿颊留香,确是难得的珍品。
” “令师诡道仙前辈,当年亦是茶道大家,品味独到。
”李唐忽然说道,目光中流露出一丝追忆,“记得三十余年前,蜀山金顶论剑之后,我有幸与他于峨眉后山煮雪烹茶,共饮一壶‘峨眉雪芽’,论道三日,受益匪浅。
彼时风采,至今难忘。
” 陈阳心头微动,握着茶杯的手指稍稍收紧。
师父生前确实嗜茶,也常云游四海,结交各路奇人,但他从未向自己提起过与这位显赫的李唐院长有过如此交集。
李唐此刻提及,是单纯的叙旧,还是别有深意? 海风穿过八角亭,带来远处隐约的渔歌号子,更显得此地空旷寂寥。
两人一时沉默,各自品茶,仿佛真的只是两位忘年交,在这海外仙山般的孤岛上,只为这一壶好茶而来。
良久,李唐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看向陈阳,忽然问了一个看似随意的问题:“陈掌门游历天下,见识广博,以你观之,当今偌大玄门,英才辈出,各方豪杰,谁可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 陈阳沉吟片刻,谨慎地列举了几位声名赫赫的人物:“武当当代七子,剑术通玄,已得真武精髓,为人正直。
少林大神僧,佛法与武功俱已臻至合道境界,德高望重。
峨眉掌门静玄师太,一手‘玉女素心剑’出神入化,独步天下。
还有蜀山那位避世多年的陆地神仙道玄真人……皆是当世顶尖的人物。
” 李唐听罢,缓缓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失望:“武当七子,固然剑术高超,却终究困于门户之见,难脱道统藩篱。
少林五大神僧,佛法精深,武功盖世,却囿于清规戒律,不愿过多涉足红尘纷扰。
静玄师太性情刚烈,宁折不弯,此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