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承佩担道
关灯
小
中
大
面,竟然刻着两行极其细微、却笔力遒劲的蝇头小字: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
前一句道尽了无论身份高低,心中常怀家国的责任与情怀。
后一句则充满了对世事难料、盖棺方能定论的深沉感慨与审慎。
李唐将这两句诗刻在家主信物之上,其心意,不言而喻。
海浪不知疲倦地拍打着沙滩,声声入耳,仿佛在低沉地诉说着一个关于责任、抉择与牺牲的,古老而永恒的故事。
陈阳紧紧握着玉佩。
他知道,从他接过这枚玉佩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轨迹就已经彻底改变,注定要被卷入一场席卷天下、关乎亿万生灵安危的巨型风暴之中,再无退路。
…… 接下来的几天,三亚的假期在阳光、沙滩与海浪中飞逝。
陈阳似乎真的将观海台上的一切暂时封存于心底,彻底放下了重重心事,全身心地陪着四个女人尽情享受这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宁静与欢愉。
他们一起潜入清澈见底的珊瑚礁海域,沈秋庭像条灵活调皮的小丑鱼,穿着可爱的潜水服,在他身边灵巧地游弋,不时凑到他的潜水镜前,搞怪地比划着胜利的手势。
他们租了刺激的快艇和冲浪板,当宋思槿第一次尝试冲浪,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大浪打得失去平衡时,这位平日高傲的女总裁竟也难得地发出了惊慌的尖叫,下意识地死死抓住身旁陈阳的手臂,直到被他稳稳扶住才惊魂未定地松口气。
夜晚,他们并排躺在被白日晒得温热的细腻沙滩上,仰望着璀璨的银河,徐书雁指着天空中最亮的那颗星,轻声为大家科普:“那颗闪着蓝白色光芒、特别耀眼的是天狼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
在古代星象学中,它常常被视为主掌战争、兵戈的象征,所以又有‘贼星’之称……” 而周知则盘腿坐在铺着的沙滩毯上,手里拿着根小树枝无意识地划着沙子,突然推了推眼镜,抬起头,用一种研究学术课题般的严肃口吻问道:“你们有没有从物理学和生态学的角度思考过……如果全球的海洋海水,因为某种未知原因,在瞬间突然全部消失,会对地球生态、地质结构乃至人类文明造成怎样毁灭性的连锁反应?” 正陶醉在星空下的沈秋庭被她这突如其来的“硬核”问题吓得一个翻身坐起来,拿起旁边果盘里的一块冰镇芒果,眼疾手快地塞进了周知的嘴里,哭笑不得地抱怨:“周大律师!求求你啦!我们在度假呢!能不能想点轻松开心的事情?比如明天早餐吃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程的飞机上,透过舷窗,能看到下方洁白厚实的云海。
沈秋庭玩累了,一上飞机就靠在陈阳的肩膀上,睡得十分香甜,呼吸均匀。
宋思槿和徐书雁则坐在前排,低声交谈着各自公司接下来需要处理的工作安排,语气恢复了职场精英的干练。
周知坐在靠过道的位置,专注地翻阅着一本最新的法学核心期刊。
陈阳望着窗外仿佛没有尽头的云层,忽然用一种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语气,轻声说道:“我以后……可能真的要去拯救世界了。
” 前排的宋思槿头也不抬,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处理着邮件,随口接道:“嗯,记得顺便把下个月的房租水电费交了,拯救世界也不能欠债。
” 旁边的徐书雁闻言,忍俊不禁,掩口轻笑,温柔地调侃道:“陈阳,你是不是昨晚又陪着秋庭看什么超级英雄电影,看得太入戏了?” 就连正在看杂志的周知也从书页后抬起眼睛,扶了扶眼镜,一本正经地提醒道:“根据《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陈阳同学,请注意你的言论。
” 靠在他肩膀上睡得迷迷糊糊的沈秋庭,似乎听到了只言片语,无意识地蹭了蹭他的肩膀,像只撒娇的小猫,含糊不清地嘟囔着:“阳阳要去拯救世界的话……记得……一定要带上我……我可以帮你……打坏人……” 陈阳听着她们或调侃、或关心、或警告、或依赖的话语,脸上露出了一个复杂而温柔的笑容。
他没有再试图解释,只是轻轻调整了一下姿势,让沈秋庭靠得更舒服一些。
有些真相,知道得越少,对她们而言,或许越是一种保护。
…… 飞机降落在燕京国际机场时,北国的秋意已然浓重。
与三亚的阳光明媚截然不同,燕京的天空低垂,铅灰色的云层厚厚的,压得很低,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清冷的气息,仿佛连天地也在为那位刚刚逝去的宗师默哀。
燕京西郊,李家祖宅。
这座占地广阔、历史悠久的古老宅院,此刻完全笼罩在一片肃穆的素白之中。
高大的门楼前悬挂着白色的灯笼和巨大的黑色奠字,在秋风中轻轻摇晃。
凄冷的秋风卷起庭院中银杏树上金黄的叶片,簌簌飘落,宛如下着一场悲伤的雨,金黄的叶片很快就在青石铺就的台阶和庭院小径上铺了厚厚一层,踩上去软绵绵的,悄无声息。
汉白玉雕砌的宏伟牌坊下,两排身着黑色劲装、胸口戴着白花的李家武者如同雕塑般肃立,他们身形挺拔,目光坚定而沉痛,眼神中蕴含着对逝者无限的敬意与哀思,以及一种誓死扞卫家族的决绝。
他们胸前的白花在萧瑟的秋风中微微颤动着,如同此刻在场所有人悲恸的心。
灵堂设在中轴线上最为宏伟的正厅,白布制成的幡幢从高高的房梁上低垂下来,随着穿堂风轻轻摆动。
香案上,儿臂粗的白色蜡烛燃烧着,烛泪涟涟,空气中弥漫着檀香和纸钱燃烧后混合的独特气息,青烟袅袅升起,在肃穆的灵堂内交织成一片朦胧而哀伤的雾霭。
低沉哀婉的哀乐循环播放着,如泣如诉,回荡在祖宅的每一个角落,敲击着每一位吊唁者的心弦,让本就沉重的气氛更添几分悲凉。
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车辆在宅院外排起了长龙。
人群中有白发苍苍、气息沉稳的玄门名宿,有与李唐相交数十载、神色悲戚的故交挚友,更有许多来自政商两界身份显赫的大人物,他们表情凝重,步履沉缓,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形式各异但同样沉重的哀思。
陈阳穿着一身合体的黑色西装,白色的衬衫领口系着一条深色领带,手中捧着一束精心挑选的白色菊花,安静地站在吊唁队伍的最末端,随着人流缓缓前行。
他那一头银白的短发,在清一色的黑发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与他年轻的面容形成了奇异而深刻的对比。
镜片后那双深邃的眼眸平静无波,看不出明显的悲喜,只是静静地观察着灵堂内外的一切细节:人们的表情、举止,空气中流动的微妙气氛。
他的身影在熙攘的人群中显得有几分孤独,却又自然而然地散发着一种令人无法忽视的气场。
没有人知道这位白发年轻人的具体来历,但感受到他那不凡的气度,也无人轻易上前打扰。
灵堂正中央,悬挂着李唐的巨幅遗像。
照片上的老人穿着笔挺的中山装,目光锐利,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看透世情的淡然笑意,仿佛仍在冷静地注视着这纷扰的人世间,审视着每一位前来送行的人。
令人唏嘘的是,灵堂正中的棺椁并未封盖,里面没有遗体,只有一件折叠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的灰色中山装,静静地放置在棺底。
那正是李唐生前最常穿的一件衣服,如今,成了他留存在这世间的唯一具象遗物,无声地诉说着那位大宗师最终“化道而归”、不留痕迹的结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前一句道尽了无论身份高低,心中常怀家国的责任与情怀。
后一句则充满了对世事难料、盖棺方能定论的深沉感慨与审慎。
李唐将这两句诗刻在家主信物之上,其心意,不言而喻。
海浪不知疲倦地拍打着沙滩,声声入耳,仿佛在低沉地诉说着一个关于责任、抉择与牺牲的,古老而永恒的故事。
陈阳紧紧握着玉佩。
他知道,从他接过这枚玉佩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轨迹就已经彻底改变,注定要被卷入一场席卷天下、关乎亿万生灵安危的巨型风暴之中,再无退路。
…… 接下来的几天,三亚的假期在阳光、沙滩与海浪中飞逝。
陈阳似乎真的将观海台上的一切暂时封存于心底,彻底放下了重重心事,全身心地陪着四个女人尽情享受这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宁静与欢愉。
他们一起潜入清澈见底的珊瑚礁海域,沈秋庭像条灵活调皮的小丑鱼,穿着可爱的潜水服,在他身边灵巧地游弋,不时凑到他的潜水镜前,搞怪地比划着胜利的手势。
他们租了刺激的快艇和冲浪板,当宋思槿第一次尝试冲浪,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大浪打得失去平衡时,这位平日高傲的女总裁竟也难得地发出了惊慌的尖叫,下意识地死死抓住身旁陈阳的手臂,直到被他稳稳扶住才惊魂未定地松口气。
夜晚,他们并排躺在被白日晒得温热的细腻沙滩上,仰望着璀璨的银河,徐书雁指着天空中最亮的那颗星,轻声为大家科普:“那颗闪着蓝白色光芒、特别耀眼的是天狼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
在古代星象学中,它常常被视为主掌战争、兵戈的象征,所以又有‘贼星’之称……” 而周知则盘腿坐在铺着的沙滩毯上,手里拿着根小树枝无意识地划着沙子,突然推了推眼镜,抬起头,用一种研究学术课题般的严肃口吻问道:“你们有没有从物理学和生态学的角度思考过……如果全球的海洋海水,因为某种未知原因,在瞬间突然全部消失,会对地球生态、地质结构乃至人类文明造成怎样毁灭性的连锁反应?” 正陶醉在星空下的沈秋庭被她这突如其来的“硬核”问题吓得一个翻身坐起来,拿起旁边果盘里的一块冰镇芒果,眼疾手快地塞进了周知的嘴里,哭笑不得地抱怨:“周大律师!求求你啦!我们在度假呢!能不能想点轻松开心的事情?比如明天早餐吃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程的飞机上,透过舷窗,能看到下方洁白厚实的云海。
沈秋庭玩累了,一上飞机就靠在陈阳的肩膀上,睡得十分香甜,呼吸均匀。
宋思槿和徐书雁则坐在前排,低声交谈着各自公司接下来需要处理的工作安排,语气恢复了职场精英的干练。
周知坐在靠过道的位置,专注地翻阅着一本最新的法学核心期刊。
陈阳望着窗外仿佛没有尽头的云层,忽然用一种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语气,轻声说道:“我以后……可能真的要去拯救世界了。
” 前排的宋思槿头也不抬,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处理着邮件,随口接道:“嗯,记得顺便把下个月的房租水电费交了,拯救世界也不能欠债。
” 旁边的徐书雁闻言,忍俊不禁,掩口轻笑,温柔地调侃道:“陈阳,你是不是昨晚又陪着秋庭看什么超级英雄电影,看得太入戏了?” 就连正在看杂志的周知也从书页后抬起眼睛,扶了扶眼镜,一本正经地提醒道:“根据《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陈阳同学,请注意你的言论。
” 靠在他肩膀上睡得迷迷糊糊的沈秋庭,似乎听到了只言片语,无意识地蹭了蹭他的肩膀,像只撒娇的小猫,含糊不清地嘟囔着:“阳阳要去拯救世界的话……记得……一定要带上我……我可以帮你……打坏人……” 陈阳听着她们或调侃、或关心、或警告、或依赖的话语,脸上露出了一个复杂而温柔的笑容。
他没有再试图解释,只是轻轻调整了一下姿势,让沈秋庭靠得更舒服一些。
有些真相,知道得越少,对她们而言,或许越是一种保护。
…… 飞机降落在燕京国际机场时,北国的秋意已然浓重。
与三亚的阳光明媚截然不同,燕京的天空低垂,铅灰色的云层厚厚的,压得很低,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清冷的气息,仿佛连天地也在为那位刚刚逝去的宗师默哀。
燕京西郊,李家祖宅。
这座占地广阔、历史悠久的古老宅院,此刻完全笼罩在一片肃穆的素白之中。
高大的门楼前悬挂着白色的灯笼和巨大的黑色奠字,在秋风中轻轻摇晃。
凄冷的秋风卷起庭院中银杏树上金黄的叶片,簌簌飘落,宛如下着一场悲伤的雨,金黄的叶片很快就在青石铺就的台阶和庭院小径上铺了厚厚一层,踩上去软绵绵的,悄无声息。
汉白玉雕砌的宏伟牌坊下,两排身着黑色劲装、胸口戴着白花的李家武者如同雕塑般肃立,他们身形挺拔,目光坚定而沉痛,眼神中蕴含着对逝者无限的敬意与哀思,以及一种誓死扞卫家族的决绝。
他们胸前的白花在萧瑟的秋风中微微颤动着,如同此刻在场所有人悲恸的心。
灵堂设在中轴线上最为宏伟的正厅,白布制成的幡幢从高高的房梁上低垂下来,随着穿堂风轻轻摆动。
香案上,儿臂粗的白色蜡烛燃烧着,烛泪涟涟,空气中弥漫着檀香和纸钱燃烧后混合的独特气息,青烟袅袅升起,在肃穆的灵堂内交织成一片朦胧而哀伤的雾霭。
低沉哀婉的哀乐循环播放着,如泣如诉,回荡在祖宅的每一个角落,敲击着每一位吊唁者的心弦,让本就沉重的气氛更添几分悲凉。
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车辆在宅院外排起了长龙。
人群中有白发苍苍、气息沉稳的玄门名宿,有与李唐相交数十载、神色悲戚的故交挚友,更有许多来自政商两界身份显赫的大人物,他们表情凝重,步履沉缓,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形式各异但同样沉重的哀思。
陈阳穿着一身合体的黑色西装,白色的衬衫领口系着一条深色领带,手中捧着一束精心挑选的白色菊花,安静地站在吊唁队伍的最末端,随着人流缓缓前行。
他那一头银白的短发,在清一色的黑发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与他年轻的面容形成了奇异而深刻的对比。
镜片后那双深邃的眼眸平静无波,看不出明显的悲喜,只是静静地观察着灵堂内外的一切细节:人们的表情、举止,空气中流动的微妙气氛。
他的身影在熙攘的人群中显得有几分孤独,却又自然而然地散发着一种令人无法忽视的气场。
没有人知道这位白发年轻人的具体来历,但感受到他那不凡的气度,也无人轻易上前打扰。
灵堂正中央,悬挂着李唐的巨幅遗像。
照片上的老人穿着笔挺的中山装,目光锐利,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看透世情的淡然笑意,仿佛仍在冷静地注视着这纷扰的人世间,审视着每一位前来送行的人。
令人唏嘘的是,灵堂正中的棺椁并未封盖,里面没有遗体,只有一件折叠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的灰色中山装,静静地放置在棺底。
那正是李唐生前最常穿的一件衣服,如今,成了他留存在这世间的唯一具象遗物,无声地诉说着那位大宗师最终“化道而归”、不留痕迹的结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