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初涉

关灯
作领导小组的专家顾问组,既能参与高层决策,又不显得突兀。

    ” 李玉京最后总结:“好,那就这么定了。

    陈阳,党校学习期间要低调务实,宗教局的工作要稳扎稳打。

    家里会在适当时候为你提供支持,但路还是要靠你自己走。

    ” “知道了伯父。

    ”陈阳沉稳回应。

     会议持续到四点半,众人详细讨论了李家在玄门事务上的布局。

     陈阳全程安静聆听,只在关键处提出几点专业建议,引得大佬们频频点头。

     散会后,陈阳直接去了第一堂党课。

     教室里坐满了新党员,主讲人是中央党校的资深教授,主题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

     陈阳选了后排靠窗的位置,摊开笔记本认真记录。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手背上投下细长的光斑,钢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将那些宏大的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理解。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教授的声音铿锵有力,“这不是口号,而是工作方法……” 陈阳若有所思地写下:“江湖即群众,术士亦人民”。

    这句话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八卦符号。

     晚饭时分,党校食堂人头攒动。

     陈阳端着餐盘刚找到空位,张远舟就带着刘志伟和两个陌生年轻人走了过来。

     “老陈!拼个桌!”张远舟热情地招呼,“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是谢家的青年才俊,谢成理、谢雨亭。

    ” 两个谢家子弟彬彬有礼地点头致意。

    年长的谢成理约莫三十出头,眉目清朗,举手投足间透着书卷气;弟弟谢雨亭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笑容阳光,手腕上戴着一串星月菩提。

     “久仰陈教授大名。

    ”谢成理主动握手,“您在《道藏研究》上发表的论文,我拜读过不少。

    ” 陈阳有些意外:“谢先生对道家文化也有研究?” “家学渊源罢了。

    ”谢成理谦逊地笑笑,“我们谢家祖上出过几位道士,留下些典籍。

    现在我在社科院宗教所工作,算是子承父业。

    ” 五人边吃边聊,话题从学术逐渐转向时政。

     陈阳仔细观察这对谢家兄弟,发现他们谈吐得体,见解独到,对民生问题尤为关注,完全看不出未来会变成“窥天镜”中那些为求长生不惜灭世的恶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基层宗教管理确实存在一刀切的问题。

    ”谢成理夹了块红烧豆腐,“比如有些百年道观,就因登记手续不全被强行关闭,伤了信众感情。

    ” 谢雨亭补充:“关键是缺乏专业人才。

    宗教局的干部大多对玄门内部运作一窍不通……” 陈阳心中一动,状似随意地问:“听说你们谢家与龙虎山关系密切?” “算是有些交情。

    ”谢成理抿了口汤,“龙天师去年还来我家做过客。

    怎么,陈教授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