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惊鸿一舞定风波,巧计连环破迷局
关灯
小
中
大
她死死地盯着沈清辞,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这不可能!沈清辞什么时候学会弹琴了?而且还弹得这么好?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过了好一会儿,长公主才率先鼓起掌来,赞叹道:“好!清辞,你这琴艺,真是让姑母大开眼界!”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纷纷称赞不已,看向沈清辞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敬佩和探究。
这个永宁侯府嫡女,似乎和传闻中不太一样啊。
沈清辞起身行礼,神色依旧淡然:“让各位见笑了。
” 就在这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沈小姐琴弹得好,不知舞技如何?听闻前些日子,小姐落水前正在练习《惊鸿舞》,不如今日趁此良辰,舞一段给大家瞧瞧?” 说话的是吏部尚书家的三小姐,向来依附柳絮儿。
她这话看似是称赞,实则是在揭沈清辞的短——谁不知道原主那次练习《惊鸿舞》,不仅摔了跤,还被人传为笑谈。
柳絮儿立刻附和道:“是啊,清辞妹妹,《惊鸿舞》可是极美的,若是能配上你方才的琴音,定然是佳话一桩。
” 周围的气氛顿时又变得微妙起来,不少人等着看沈清辞如何应对。
若是拒绝,便是怯场;若是应下,以她往日的水平,怕是又要闹笑话。
沈清辞却像是没听出话里的陷阱,反而露出一抹明艳的笑容:“柳姐姐有命,清辞自当遵从。
只是我这舞技疏浅,还望各位多多包涵。
” 她竟真的赢了? 众人皆是一惊,连长公主都有些担忧地看着她。
沈清辞却从容地走到厅中,对乐师道:“就用《霓裳羽衣曲》吧。
” 乐声响起,轻柔婉转,带着盛唐的繁华与浪漫。
沈清辞随着乐声缓缓起舞,初时动作舒缓,如弱柳扶风,步步生莲。
她的身段柔韧而轻盈,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既有女子的柔美,又不失风骨。
渐渐地,她的动作加快,旋转、跳跃,裙摆飞扬如蝶翼,腰间的玉佩叮咚作响,与乐声融为一体。
她的眼神时而妩媚如丝,时而凌厉如剑,将《霓裳羽衣曲》中的悲欢离合演绎得淋漓尽致。
最让人惊艳的是她最后一个动作——只见她猛地旋转数圈,而后如断翅的蝴蝶般骤然停下,身形微微前倾,一手抚胸,一手伸展,眼中似有泪光闪烁,却又带着一丝倔强与骄傲。
一舞毕,满堂皆惊。
这哪里是疏浅的舞技?分明是登峰造极!比起宫中最有名的舞姬,也毫不逊色! “好!好一个《惊鸿舞》!”一个爽朗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玄色锦袍的年轻男子正大步走进来,剑眉星目,气势不凡。
“是靖王殿下!”不知是谁低呼了一声。
靖王萧煜,当今圣上胞弟,手握重兵,性情洒脱,却又心思深沉,在朝中极有分量。
他怎么会突然来了? 萧煜径直走到长公主面前行礼,目光却不经意地扫过沈清辞,眼中闪过一丝玩味:“本王方才在门外,听闻此处有佳音妙舞,忍不住进来瞧瞧,没想到竟是沈小姐。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 沈清辞心中一动。
这位靖王,前世可是个传奇人物,他不涉党争,却在关键时刻扶持了后来的新帝,最后得以善终。
与他打好关系,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她敛衽一礼:“殿下谬赞了。
” 长公主笑着打圆场:“王爷来得正好,快请入座。
” 萧煜坐下后,目光却时不时地飘向沈清辞,看得柳絮儿心头火起,却又发作不得。
宴席继续,气氛却因为沈清辞的琴舞而变得格外热烈。
不少人前来向她敬酒,态度恭敬了许多。
沈清辞应付自如,谈笑风生,偶尔与萧煜目光相接,也只是坦然一笑,不卑不亢。
酒过三巡,忽然有侍女匆匆走到长公主身边,低声说了几句。
长公主脸色微变,随即不动声色地对身边的嬷嬷吩咐了几句。
沈清辞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自琢磨。
看长公主的神色,似乎是出了什么急事。
果然,没过多久,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隐约有女子的哭泣声。
长公主皱了皱眉,对众人道:“各位稍等,府里出了点小事,本宫去去就回。
” 她刚起身,萧煜便开口道:“姑母,不如让本王去看看?若是有什么麻烦,也好替姑母分忧。
” 长公主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也好,那就有劳王爷了。
” 萧煜起身往外走,沈清辞心念一动,也跟着起身道:“姑母,我也去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 柳絮儿见状,也连忙道:“我也去!” 一行人来到后花园的假山旁,只见几个侍女围着一个身穿粉色衣裙的少女,那少女正坐在地上哭泣,头发散乱,衣衫也有些凌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不是吏部侍郎家的千金苏婉儿吗?”有人认出了她。
苏婉儿见到长公主,哭得更厉害了:“公主殿下,您要为我做主啊!方才我在此处赏花,不知被谁从后面推了一把,摔在了这里,还……还丢了母亲留给我的玉佩……” 长公主脸色沉了下来:“竟有此事?是谁如此大胆,敢在本宫的府里放肆?” 旁边的侍女回禀:“回公主,方才我们听到苏小姐的哭声赶过来时,只看到苏小姐一个人在这里,周围并未见到其他人。
” “不可能!”苏婉
这不可能!沈清辞什么时候学会弹琴了?而且还弹得这么好?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过了好一会儿,长公主才率先鼓起掌来,赞叹道:“好!清辞,你这琴艺,真是让姑母大开眼界!”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纷纷称赞不已,看向沈清辞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敬佩和探究。
这个永宁侯府嫡女,似乎和传闻中不太一样啊。
沈清辞起身行礼,神色依旧淡然:“让各位见笑了。
” 就在这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沈小姐琴弹得好,不知舞技如何?听闻前些日子,小姐落水前正在练习《惊鸿舞》,不如今日趁此良辰,舞一段给大家瞧瞧?” 说话的是吏部尚书家的三小姐,向来依附柳絮儿。
她这话看似是称赞,实则是在揭沈清辞的短——谁不知道原主那次练习《惊鸿舞》,不仅摔了跤,还被人传为笑谈。
柳絮儿立刻附和道:“是啊,清辞妹妹,《惊鸿舞》可是极美的,若是能配上你方才的琴音,定然是佳话一桩。
” 周围的气氛顿时又变得微妙起来,不少人等着看沈清辞如何应对。
若是拒绝,便是怯场;若是应下,以她往日的水平,怕是又要闹笑话。
沈清辞却像是没听出话里的陷阱,反而露出一抹明艳的笑容:“柳姐姐有命,清辞自当遵从。
只是我这舞技疏浅,还望各位多多包涵。
” 她竟真的赢了? 众人皆是一惊,连长公主都有些担忧地看着她。
沈清辞却从容地走到厅中,对乐师道:“就用《霓裳羽衣曲》吧。
” 乐声响起,轻柔婉转,带着盛唐的繁华与浪漫。
沈清辞随着乐声缓缓起舞,初时动作舒缓,如弱柳扶风,步步生莲。
她的身段柔韧而轻盈,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既有女子的柔美,又不失风骨。
渐渐地,她的动作加快,旋转、跳跃,裙摆飞扬如蝶翼,腰间的玉佩叮咚作响,与乐声融为一体。
她的眼神时而妩媚如丝,时而凌厉如剑,将《霓裳羽衣曲》中的悲欢离合演绎得淋漓尽致。
最让人惊艳的是她最后一个动作——只见她猛地旋转数圈,而后如断翅的蝴蝶般骤然停下,身形微微前倾,一手抚胸,一手伸展,眼中似有泪光闪烁,却又带着一丝倔强与骄傲。
一舞毕,满堂皆惊。
这哪里是疏浅的舞技?分明是登峰造极!比起宫中最有名的舞姬,也毫不逊色! “好!好一个《惊鸿舞》!”一个爽朗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玄色锦袍的年轻男子正大步走进来,剑眉星目,气势不凡。
“是靖王殿下!”不知是谁低呼了一声。
靖王萧煜,当今圣上胞弟,手握重兵,性情洒脱,却又心思深沉,在朝中极有分量。
他怎么会突然来了? 萧煜径直走到长公主面前行礼,目光却不经意地扫过沈清辞,眼中闪过一丝玩味:“本王方才在门外,听闻此处有佳音妙舞,忍不住进来瞧瞧,没想到竟是沈小姐。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 沈清辞心中一动。
这位靖王,前世可是个传奇人物,他不涉党争,却在关键时刻扶持了后来的新帝,最后得以善终。
与他打好关系,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她敛衽一礼:“殿下谬赞了。
” 长公主笑着打圆场:“王爷来得正好,快请入座。
” 萧煜坐下后,目光却时不时地飘向沈清辞,看得柳絮儿心头火起,却又发作不得。
宴席继续,气氛却因为沈清辞的琴舞而变得格外热烈。
不少人前来向她敬酒,态度恭敬了许多。
沈清辞应付自如,谈笑风生,偶尔与萧煜目光相接,也只是坦然一笑,不卑不亢。
酒过三巡,忽然有侍女匆匆走到长公主身边,低声说了几句。
长公主脸色微变,随即不动声色地对身边的嬷嬷吩咐了几句。
沈清辞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自琢磨。
看长公主的神色,似乎是出了什么急事。
果然,没过多久,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隐约有女子的哭泣声。
长公主皱了皱眉,对众人道:“各位稍等,府里出了点小事,本宫去去就回。
” 她刚起身,萧煜便开口道:“姑母,不如让本王去看看?若是有什么麻烦,也好替姑母分忧。
” 长公主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也好,那就有劳王爷了。
” 萧煜起身往外走,沈清辞心念一动,也跟着起身道:“姑母,我也去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 柳絮儿见状,也连忙道:“我也去!” 一行人来到后花园的假山旁,只见几个侍女围着一个身穿粉色衣裙的少女,那少女正坐在地上哭泣,头发散乱,衣衫也有些凌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不是吏部侍郎家的千金苏婉儿吗?”有人认出了她。
苏婉儿见到长公主,哭得更厉害了:“公主殿下,您要为我做主啊!方才我在此处赏花,不知被谁从后面推了一把,摔在了这里,还……还丢了母亲留给我的玉佩……” 长公主脸色沉了下来:“竟有此事?是谁如此大胆,敢在本宫的府里放肆?” 旁边的侍女回禀:“回公主,方才我们听到苏小姐的哭声赶过来时,只看到苏小姐一个人在这里,周围并未见到其他人。
” “不可能!”苏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