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村里情况

关灯
岚的情绪变化,她悄悄地走到李泽岚身边,轻声说道:“这些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也见不上一面。

    家里就靠老人带着,能让孩子们吃饱饭就已经很不错了,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给他们买新的课本和文具。

    ” 离开学校时,林晓燕红着眼圈说:“李书记,孩子们缺书,也缺过冬的棉衣,现在还好等到了冬天教室里没有取暖设备,冻得手都握不住笔。

    你要是有门路,能不能帮着想想办法?” 李泽岚点点头,心里沉甸甸的:“你放心,我一定想办法。

    ” 他们又去了几家贫困户。

    张大爷家的窑洞墙壁裂了缝,用塑料布糊着,风一吹就哗啦啦响。

    老人躺在床上咳嗽,盖着打满补丁的被子,看见他们进来,挣扎着想坐起来,却没力气。

    “儿子在山西挖煤,两年没回来了,说是疫情没挣到钱……”老人的声音微弱,眼里满是期盼。

     刘婶家的孩子得了白血病,为了治病卖光了家里所有的东西,窑洞空荡荡的,只有一张破桌子和几把椅子。

    刘婶的眼睛哭得红肿,不停地念叨:“要是娃他爸不出去打工,在家好好照顾娃,是不是就不会得这病了……可不出去打工,连饭都吃不上啊……” 一路走来,李泽岚的心越来越沉。

    他在书本上学过无数次“贫困”,却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它的重量。

    那些冰冷的数字变成了一张张愁苦的脸,变成了开裂的窑洞,变成了孩子渴望的眼神,变成了老人无奈的叹息。

    这里的农民,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辛勤劳作,却要靠天吃饭,一场旱灾就能让一年的辛苦白费;这里的年轻人,不是不想留在家里,而是留在家乡没有出路,只能背井离乡去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在村里守望。

     中午回到村委会,王德福叹着气说:“泽岚,咱村穷,问题多,委屈你了。

    年轻人出去了就不想回来,说在城里端盘子都比在家种地强。

    ” 李泽岚摇了摇头:“王书记,我来之前就有心理准备。

    越是这样,越需要有人来改变。

    ”他顿了顿,认真地说,“我想先从修路开始,路通了,东西才能运出去,外面的人才能走进来。

    再把村里的苹果好好包装一下,看看能不能通过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