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水窖
关灯
小
中
大
天刚蒙蒙亮,窑洞口的微光就透过窗棂照了进来。
我一骨碌爬起来,想起今天要去乡里参加民主生活会,匆忙套上衣服往外走。
刚到院子里,就看见王德山老汉正佝偻着身子,在院角那个圆拱形的土窖前忙碌。
晨雾在窖口缭绕,给那圈青灰色的砖沿蒙了层薄纱,这物件我住了快俩月竟没仔细留意过,一直当是储存土豆的菜窖。
“王大爷,您这菜窖藏了不少过冬的土豆吧?”我趿着布鞋凑过去,刚靠近就闻到一股潮湿的土腥味。
窖口盖着块厚重的青石板,边缘凿着细密的凹槽,上面还压着块半大的石头,想来是防雨水倒灌和牲畜误入的。
老汉闻言直起腰,手里的葫芦瓢在晨光里晃出细碎的光斑:“啥菜窖哟,这是咱李家坳的‘救命窖’。
”他费力地挪开压在石板上的石头,“吱呀”一声推开盖子,一股沁凉的水汽混杂着泥土的腥气扑面而来。
我好奇地探头望去,窖底黑黢黢的深不见底,隐约能听见水滴落在水面的叮咚声,像是藏在地下的秘密歌谣。
“这是水窖?”我愣在原地,看着老汉用葫芦瓢轻巧地舀起半瓢水。
水色浑浊,带着淡淡的土黄色,水面还漂着细小的草屑和泥沙。
这场景让我突然想起刚来时喝的水缸水,总带着沉淀的泥沙,原来水源就在这些不起眼的土窖里。
“咱李家坳十年九旱,老天爷赏的雨水可得好好存着。
”王德山用粗糙的袖子擦了擦瓢沿,浑浊的水珠顺着袖口滴落,“这窖深三丈六,能存二十担水,夏天积的雨水,够俺老汉精打细算喝到来年开春。
你看这窖口沿,特意砌得比院子高半尺,下雨时雨水顺着屋檐的导流槽流进来,先经过这层碎石细沙滤掉泥沙,才能进窖里存着。
”他指着窖口边缘铺着的砂石过滤层,那些不起眼的碎石细沙,竟是黄土坡上最原始的净水装置。
我绕着水窖仔细转了一圈,发现窖壁是用黄泥混合麦秸秆夯实的,上面还留着当年筑窖时的夯痕,一圈圈像树木的年轮。
这种在《中国农村水利史》里见过的黄土防渗技术,此刻就真实地存在于脚下。
想起城里拧开水龙头就有的自来水,再看看这深不见底的水窖,突然明白“滴水贵如油”在这片土地上不是夸张的修辞,而是生存的常态。
“李书记没见过这稀罕物吧?”张婶挎着木盆从旁边经过,看见我们就笑着搭话,木盆沿还沾着没擦净的水渍,“你住的村委会窑洞也有口水窖,前几年王书记特意请塬上的匠人修的,比俺家这口还深呢,就是这两年没好好清淤。
”她指了指我住的窑洞墙角,果然有个相似的圆拱形窖口,只是被扫帚、麻袋
我一骨碌爬起来,想起今天要去乡里参加民主生活会,匆忙套上衣服往外走。
刚到院子里,就看见王德山老汉正佝偻着身子,在院角那个圆拱形的土窖前忙碌。
晨雾在窖口缭绕,给那圈青灰色的砖沿蒙了层薄纱,这物件我住了快俩月竟没仔细留意过,一直当是储存土豆的菜窖。
“王大爷,您这菜窖藏了不少过冬的土豆吧?”我趿着布鞋凑过去,刚靠近就闻到一股潮湿的土腥味。
窖口盖着块厚重的青石板,边缘凿着细密的凹槽,上面还压着块半大的石头,想来是防雨水倒灌和牲畜误入的。
老汉闻言直起腰,手里的葫芦瓢在晨光里晃出细碎的光斑:“啥菜窖哟,这是咱李家坳的‘救命窖’。
”他费力地挪开压在石板上的石头,“吱呀”一声推开盖子,一股沁凉的水汽混杂着泥土的腥气扑面而来。
我好奇地探头望去,窖底黑黢黢的深不见底,隐约能听见水滴落在水面的叮咚声,像是藏在地下的秘密歌谣。
“这是水窖?”我愣在原地,看着老汉用葫芦瓢轻巧地舀起半瓢水。
水色浑浊,带着淡淡的土黄色,水面还漂着细小的草屑和泥沙。
这场景让我突然想起刚来时喝的水缸水,总带着沉淀的泥沙,原来水源就在这些不起眼的土窖里。
“咱李家坳十年九旱,老天爷赏的雨水可得好好存着。
”王德山用粗糙的袖子擦了擦瓢沿,浑浊的水珠顺着袖口滴落,“这窖深三丈六,能存二十担水,夏天积的雨水,够俺老汉精打细算喝到来年开春。
你看这窖口沿,特意砌得比院子高半尺,下雨时雨水顺着屋檐的导流槽流进来,先经过这层碎石细沙滤掉泥沙,才能进窖里存着。
”他指着窖口边缘铺着的砂石过滤层,那些不起眼的碎石细沙,竟是黄土坡上最原始的净水装置。
我绕着水窖仔细转了一圈,发现窖壁是用黄泥混合麦秸秆夯实的,上面还留着当年筑窖时的夯痕,一圈圈像树木的年轮。
这种在《中国农村水利史》里见过的黄土防渗技术,此刻就真实地存在于脚下。
想起城里拧开水龙头就有的自来水,再看看这深不见底的水窖,突然明白“滴水贵如油”在这片土地上不是夸张的修辞,而是生存的常态。
“李书记没见过这稀罕物吧?”张婶挎着木盆从旁边经过,看见我们就笑着搭话,木盆沿还沾着没擦净的水渍,“你住的村委会窑洞也有口水窖,前几年王书记特意请塬上的匠人修的,比俺家这口还深呢,就是这两年没好好清淤。
”她指了指我住的窑洞墙角,果然有个相似的圆拱形窖口,只是被扫帚、麻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