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秋天
关灯
小
中
大
井水通了没几天,黄土坡就被秋天的颜料染成了金红色。
蓄水池里的水映着蓝天白云,顺着新铺的输水管道流进梯田,干裂的土地喝饱了水,枯黄的玉米叶竟泛起了绿意。
王德山老汉站在田埂上,看着水漫过土沟的样子,笑得露出了豁牙:“活了一辈子,头回见咱这旱地能灌得这么匀实!” 秋收的消息比秋风来得还快。
县农业局的技术员踩着新修的水泥路进村那天,带来了收割机的轰鸣声。
往年这个时候,村民们正弓着腰在地里掰玉米,玉米杆戳得人脸生疼,掰下来的玉米还要用扁担挑回场院,一趟下来浑身像散了架。
可今年,收割机顺着水泥路直接开到地头,履带碾过田埂都没陷进去。
“路通了就是不一样!”张婶的男人坐在收割机上,操纵着机械臂,金黄的玉米棒子顺着传送带滚进车厢,“往年雇人掰玉米,一天得花两百块,今年机器收割,又快又省钱!”她站在地头数着玉米袋,脸上的汗珠都闪着光,“泽岚你看,这水浇过的玉米,颗粒比往年饱满多了!” 我和村民们在地头搭了个凉棚,技术员蹲在凉棚下教大家选种。
他手里拿着两个玉米棒,一个颗粒稀疏,一个饱满紧实:“这就是有水和没水的区别。
你们村的沙质土壤适合种玉米、土豆,明年用井水灌溉,产量最少能提三成。
”王德山老汉凑过去,用指甲掐开玉米粒,看着里面的淀粉:“这要是能年年有这收成,咱村就不愁没钱花了!” 蓄水池成了秋收的“功臣”。
正午日头最烈的时候,管道开关一拧,清水就流进了晒场边的蓄水池,村民们用瓢舀水洗手洗脸,孩子们在旁边追逐打闹,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着彩虹。
往年秋收时,大家渴了只能喝自带的凉茶水,现在随时能喝到清凉的井水,连干活的劲头都足了。
最让人高兴的是卖粮的价钱。
收粮的卡车直接开到村头的场院,磅秤摆在平整的水泥地上,再也不用像往年那样在坡地上估重。
收粮的老板围着玉米堆转了一圈,抓起一把玉米粒搓了搓:“你们村的玉米含水量合适,杂质少,我给你们多加两分钱!”村民们围在磅秤旁,看着指针跳动的数字,脸上的笑容藏不住。
“泽岚,你看这账!”老会计拿着算盘在凉棚下算账,算珠打得噼啪响,“往年玉米卖八毛五一斤,今年九毛;往年拉到镇上卖,运费得扣掉五分,今年在家门口就能卖,净赚!”他把账本递过来,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家的卖粮收入,最后合计的数字比去年多了整整三成。
秋收的忙碌里藏着细碎的喜悦。
王德山老汉卖了玉米,第一件事就是去小卖部买了台电风扇:“往年秋收热得睡不着,今年
蓄水池里的水映着蓝天白云,顺着新铺的输水管道流进梯田,干裂的土地喝饱了水,枯黄的玉米叶竟泛起了绿意。
王德山老汉站在田埂上,看着水漫过土沟的样子,笑得露出了豁牙:“活了一辈子,头回见咱这旱地能灌得这么匀实!” 秋收的消息比秋风来得还快。
县农业局的技术员踩着新修的水泥路进村那天,带来了收割机的轰鸣声。
往年这个时候,村民们正弓着腰在地里掰玉米,玉米杆戳得人脸生疼,掰下来的玉米还要用扁担挑回场院,一趟下来浑身像散了架。
可今年,收割机顺着水泥路直接开到地头,履带碾过田埂都没陷进去。
“路通了就是不一样!”张婶的男人坐在收割机上,操纵着机械臂,金黄的玉米棒子顺着传送带滚进车厢,“往年雇人掰玉米,一天得花两百块,今年机器收割,又快又省钱!”她站在地头数着玉米袋,脸上的汗珠都闪着光,“泽岚你看,这水浇过的玉米,颗粒比往年饱满多了!” 我和村民们在地头搭了个凉棚,技术员蹲在凉棚下教大家选种。
他手里拿着两个玉米棒,一个颗粒稀疏,一个饱满紧实:“这就是有水和没水的区别。
你们村的沙质土壤适合种玉米、土豆,明年用井水灌溉,产量最少能提三成。
”王德山老汉凑过去,用指甲掐开玉米粒,看着里面的淀粉:“这要是能年年有这收成,咱村就不愁没钱花了!” 蓄水池成了秋收的“功臣”。
正午日头最烈的时候,管道开关一拧,清水就流进了晒场边的蓄水池,村民们用瓢舀水洗手洗脸,孩子们在旁边追逐打闹,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着彩虹。
往年秋收时,大家渴了只能喝自带的凉茶水,现在随时能喝到清凉的井水,连干活的劲头都足了。
最让人高兴的是卖粮的价钱。
收粮的卡车直接开到村头的场院,磅秤摆在平整的水泥地上,再也不用像往年那样在坡地上估重。
收粮的老板围着玉米堆转了一圈,抓起一把玉米粒搓了搓:“你们村的玉米含水量合适,杂质少,我给你们多加两分钱!”村民们围在磅秤旁,看着指针跳动的数字,脸上的笑容藏不住。
“泽岚,你看这账!”老会计拿着算盘在凉棚下算账,算珠打得噼啪响,“往年玉米卖八毛五一斤,今年九毛;往年拉到镇上卖,运费得扣掉五分,今年在家门口就能卖,净赚!”他把账本递过来,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家的卖粮收入,最后合计的数字比去年多了整整三成。
秋收的忙碌里藏着细碎的喜悦。
王德山老汉卖了玉米,第一件事就是去小卖部买了台电风扇:“往年秋收热得睡不着,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