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调研茶叶厂

关灯
叹了口气,“后来就没人敢碰茶叶了。

    这厂子能撑到现在,不过是乡里留个‘有工业’的面子罢了。

    ” 叶怀民还是有些疑惑:这么好的茶叶怎么会滞销?没做过推广宣传吗? 当时的领导只能在向阳县电视台做广告。

    姜旭伟叹了口气,可县里谁会花钱买茶叶喝?饭都吃不饱呢。

     叶怀民心中有些替那位领导惋惜,如果推广成功了绝对是另一番光景。

     咱们乡的土地适合茶树生长吗? 太适合了!姜旭伟语气肯定,气候、温差、湿度、海拔、土壤都合适。

    咱们乡的土壤偏酸性,特别适合茶树,可就是不适合农作物,这也是粮食产量低的原因。

     这些情况你没跟乡里领导说过吗? 建厂的那位领导就是听了我的话才决定做的,姜旭伟的声音低了下去,结果太惨了,农民有人饿死,那位领导也被撤职了。

    你说我还会再说这些吗? 那你为什么和我说? 我是姜家村人,听说了你盖小学的事,觉得你应该是个好官。

     再一个,我只是说了现实情况,具体决定还要你自己做。

    要是卖不出去,你可能会遇到和那位领导一样的情况,风险极大。

     “和我说说茶山的情况。

    ” “茶山都几年没有人打理了,能产茶的树没几棵。

    面积不算大,但有几棵老茶树,茶质格外好。

    ” 姜旭伟顿了顿,补充道,“山上有棵老茶树,我每年都打理,产出的茶滋味醇厚,就是产量低。

    ” 叶怀民一听就知道了老茶树的价值,半开玩笑道:“姜厂长把这些秘密告诉我,不怕我据为己有?” “我都快退休了,那棵树早晚也得交出去。

    ”姜旭伟笑起来, “跟您说这些,是想让您知道青山茶的潜力。

    我打心底想把茶推广出去,您是我最后的希望了。

    ” “我会仔细考虑的,但你也别抱有太大的希望。

    ” 叶怀民沉吟道,“但茶厂设备都报废了,买新设备得花不少钱。

    ” 姜旭伟讪讪一笑:“那便要看叶乡长的本事了。

    ” 我再问姜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