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关灯
小
中
大
钢厂第一厂花”的风采,想聊聊天而已。
他记得剧情里的于海棠不像她姐姐于莉那样安分守己,也是个能折腾的主。
俗话说娶妻娶贤,纳妾纳色,这年代早已不许纳妾,他也就不多作他想,只当是无聊生活中的一点调剂。
尽管如此,刘照天对这次相亲仍十分重视。
第二天一下班,他就赶回家开始布置。
虽然只是走过场,但他还是认真准备起来。
桌上摆着四样点心:大饼干、槽子糕、驴打滚、豌豆黄。
不是他不想买别的,而是买不到;高档地方他进不去,进去了也舍不得花钱。
随后,刘照天备好了五种坚果:栗子、榛子、松子、花生与瓜子。
桌子中央摆着四个苹果——这在当时可是稀罕物。
这年头苹果不易得,他还是托高伟帮忙才弄到五个。
其中一个,已经给了何雨水。
毕竟不是外人,同住一个院,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嘛。
准备妥当后,他又泡了一种叫“飘雪”的花茶,名字记不太清,只记得真贵,一小撮就花了两块钱。
整整两块钱啊,要是买高碎茶叶都能买好几斤了。
他暗暗提醒自己:和姑娘约会的成本,真的不低。
刚穿越来时,他可不敢这样大手大脚。
敲门声响起,刘照天收回思绪,起身开门。
来的人正是于海棠。
他们虽未见过,但刘照天觉得她和电视剧里的模样有六七分相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在尤凤霞出现之前,她无疑是最好看的。
青春俏丽,两根小辫轻巧地扎在脑后。
不同于何雨水的素面朝天,于海棠显然精心打扮过,化了淡妆,更显明媚。
确实很美,人如其名,像海棠花一样娇艳动人。
而何雨水也如其名,如春雨般轻柔细腻,润物无声。
刘照天抛开杂念,礼貌地请于海棠进屋。
于海棠看到桌上的布置,知道他是用了心的。
想起从前和别人约会,有人直接摆只大肘子,还眼巴巴望着她,仿佛在说:“像我这样,拿起来啃就行。
” 相比之下,刘照天准备的都是小糕点和小坚果,没有气味重的,吃起来也优雅,不需费力撕扯。
她承认自己爱吃肉,但在相亲场合,还是希望举止斯文些——或者说,她喜欢那种带点“装”的氛围。
两人坐下后,刘照天并未多言,而是先到脸盆边仔细洗手。
于海棠有些不解,接着便见他打开一个精致的檀木盒,盒中绒布垫上有个纸包,纸包里裹着一颗蜡丸,蜡丸中才是茶叶。
于海棠有些惊讶,原来喝茶还有这么多门道?她父亲在家也经常喝茶,却只是随便倒进罐头瓶或大茶缸里直接喝。
她一边看着茶叶,一边望着眼前这个专注的男人——刘照天。
他的长相虽不算特别出众,但于海棠觉得,他是她见过最有魅力的男人。
接着,刘照天缓缓开口,为她讲解泡茶的每一个步骤。
什么“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凤凰三点头”,虽然听着云山雾绕,却让她觉得格外高雅,充满韵味。
其实刘照天哪里懂什么茶道,不过是信手拈来。
但他始终记得一点:泡茶要慢,要有条不紊。
不是因为这样茶更好喝,而是这样喝的不仅是茶,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格调,是泡茶人倾注的情感。
于海棠自然不明白这些门道。
茶确实是
他记得剧情里的于海棠不像她姐姐于莉那样安分守己,也是个能折腾的主。
俗话说娶妻娶贤,纳妾纳色,这年代早已不许纳妾,他也就不多作他想,只当是无聊生活中的一点调剂。
尽管如此,刘照天对这次相亲仍十分重视。
第二天一下班,他就赶回家开始布置。
虽然只是走过场,但他还是认真准备起来。
桌上摆着四样点心:大饼干、槽子糕、驴打滚、豌豆黄。
不是他不想买别的,而是买不到;高档地方他进不去,进去了也舍不得花钱。
随后,刘照天备好了五种坚果:栗子、榛子、松子、花生与瓜子。
桌子中央摆着四个苹果——这在当时可是稀罕物。
这年头苹果不易得,他还是托高伟帮忙才弄到五个。
其中一个,已经给了何雨水。
毕竟不是外人,同住一个院,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嘛。
准备妥当后,他又泡了一种叫“飘雪”的花茶,名字记不太清,只记得真贵,一小撮就花了两块钱。
整整两块钱啊,要是买高碎茶叶都能买好几斤了。
他暗暗提醒自己:和姑娘约会的成本,真的不低。
刚穿越来时,他可不敢这样大手大脚。
敲门声响起,刘照天收回思绪,起身开门。
来的人正是于海棠。
他们虽未见过,但刘照天觉得她和电视剧里的模样有六七分相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在尤凤霞出现之前,她无疑是最好看的。
青春俏丽,两根小辫轻巧地扎在脑后。
不同于何雨水的素面朝天,于海棠显然精心打扮过,化了淡妆,更显明媚。
确实很美,人如其名,像海棠花一样娇艳动人。
而何雨水也如其名,如春雨般轻柔细腻,润物无声。
刘照天抛开杂念,礼貌地请于海棠进屋。
于海棠看到桌上的布置,知道他是用了心的。
想起从前和别人约会,有人直接摆只大肘子,还眼巴巴望着她,仿佛在说:“像我这样,拿起来啃就行。
” 相比之下,刘照天准备的都是小糕点和小坚果,没有气味重的,吃起来也优雅,不需费力撕扯。
她承认自己爱吃肉,但在相亲场合,还是希望举止斯文些——或者说,她喜欢那种带点“装”的氛围。
两人坐下后,刘照天并未多言,而是先到脸盆边仔细洗手。
于海棠有些不解,接着便见他打开一个精致的檀木盒,盒中绒布垫上有个纸包,纸包里裹着一颗蜡丸,蜡丸中才是茶叶。
于海棠有些惊讶,原来喝茶还有这么多门道?她父亲在家也经常喝茶,却只是随便倒进罐头瓶或大茶缸里直接喝。
她一边看着茶叶,一边望着眼前这个专注的男人——刘照天。
他的长相虽不算特别出众,但于海棠觉得,他是她见过最有魅力的男人。
接着,刘照天缓缓开口,为她讲解泡茶的每一个步骤。
什么“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凤凰三点头”,虽然听着云山雾绕,却让她觉得格外高雅,充满韵味。
其实刘照天哪里懂什么茶道,不过是信手拈来。
但他始终记得一点:泡茶要慢,要有条不紊。
不是因为这样茶更好喝,而是这样喝的不仅是茶,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格调,是泡茶人倾注的情感。
于海棠自然不明白这些门道。
茶确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