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山野散修李松
关灯
小
中
大
卯时三刻,天光未大亮,只有一层鱼肚白怯生生地从东边天际弥漫开来,驱散着残夜的深蓝。
李松是在一阵熟悉的、空落落的绞痛感中醒来的。
这感觉并非来自道心,也非修行出了岔子,源头简单而直接——他的肚子。
他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带着些许霉味的木质屋顶,几缕顽强的晨光正从瓦片的缝隙里挤进来,在昏暗的空气中投下几道斑驳的光柱,无数微尘在光柱中翩然起舞。
“唔……”他呻吟一声,揉了揉干瘪的腹部,慢吞吞地从那张硬得硌人的木板床上坐起身。
身上盖着的是一床洗得发白、打了好几个补丁的薄被,虽旧,却浆洗得干净。
这就是他的洞府了。
一座位于青云山脉不知名支脉、半山腰处的破旧木屋。
四面漏风不至于,但冬天肯定冷得够呛,夏天则闷热难当。
家徒四壁,是对此地最贴切的形容。
除了一床、一桌、一凳,和一个歪歪扭扭的自制木柜外,便再无长物。
墙角堆着几个空了的酒坛子,那是他用野果自酿的失败品,酸涩难当,却也是他偶尔用以慰藉寂寥的“仙酿”。
“清晨第一课,辟谷未成,五脏庙需祭……”李松嘀咕着,套上那件同样洗得发白、边缘有些磨损的蓝色旧道袍,赤着脚踩在冰凉却光滑的木地板上。
他走到窗边,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窗。
顿时,带着山间特有清甜气息的凉风涌入,夹杂着泥土、草木和露水的味道,让他精神微微一振。
窗外,是连绵的翠绿山峦,云雾在山腰缭绕,几只早起的灵雀在枝头跳跃,发出清脆的鸣叫。
景色是极好的,足以让任何初来乍到者心旷神怡。
但李松早已习惯,他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窗台上那盆半死不活的“凝露草”上——这是他唯一算得上“灵植”的家当,此刻叶片蔫黄,显然又渴了。
“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他叹了口气,拿起旁边一个破口的瓦罐,从屋角的大水缸里舀了点清水,小心翼翼地浇在凝露草的根部,“我也穷,你也惨,将就着过吧。
” 浇完水,肚子又叫唤起来。
他走到那个歪扭的木柜前,打开柜门,里面空空荡荡,只有一个灰扑扑的、巴掌大小的布袋躺在角落。
那是他的储物袋,一个最低阶的、空间仅能容纳一方小桌的货色。
他拿起储物袋,神识探入。
里面的景象比柜子更让人心酸
李松是在一阵熟悉的、空落落的绞痛感中醒来的。
这感觉并非来自道心,也非修行出了岔子,源头简单而直接——他的肚子。
他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带着些许霉味的木质屋顶,几缕顽强的晨光正从瓦片的缝隙里挤进来,在昏暗的空气中投下几道斑驳的光柱,无数微尘在光柱中翩然起舞。
“唔……”他呻吟一声,揉了揉干瘪的腹部,慢吞吞地从那张硬得硌人的木板床上坐起身。
身上盖着的是一床洗得发白、打了好几个补丁的薄被,虽旧,却浆洗得干净。
这就是他的洞府了。
一座位于青云山脉不知名支脉、半山腰处的破旧木屋。
四面漏风不至于,但冬天肯定冷得够呛,夏天则闷热难当。
家徒四壁,是对此地最贴切的形容。
除了一床、一桌、一凳,和一个歪歪扭扭的自制木柜外,便再无长物。
墙角堆着几个空了的酒坛子,那是他用野果自酿的失败品,酸涩难当,却也是他偶尔用以慰藉寂寥的“仙酿”。
“清晨第一课,辟谷未成,五脏庙需祭……”李松嘀咕着,套上那件同样洗得发白、边缘有些磨损的蓝色旧道袍,赤着脚踩在冰凉却光滑的木地板上。
他走到窗边,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窗。
顿时,带着山间特有清甜气息的凉风涌入,夹杂着泥土、草木和露水的味道,让他精神微微一振。
窗外,是连绵的翠绿山峦,云雾在山腰缭绕,几只早起的灵雀在枝头跳跃,发出清脆的鸣叫。
景色是极好的,足以让任何初来乍到者心旷神怡。
但李松早已习惯,他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窗台上那盆半死不活的“凝露草”上——这是他唯一算得上“灵植”的家当,此刻叶片蔫黄,显然又渴了。
“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他叹了口气,拿起旁边一个破口的瓦罐,从屋角的大水缸里舀了点清水,小心翼翼地浇在凝露草的根部,“我也穷,你也惨,将就着过吧。
” 浇完水,肚子又叫唤起来。
他走到那个歪扭的木柜前,打开柜门,里面空空荡荡,只有一个灰扑扑的、巴掌大小的布袋躺在角落。
那是他的储物袋,一个最低阶的、空间仅能容纳一方小桌的货色。
他拿起储物袋,神识探入。
里面的景象比柜子更让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