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霍东野

关灯
出租车的收音机里播着古典音乐,德沃夏克[安东·列奥波德·德沃夏克,19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的《新大陆》,司机一直没有调台。

     很少有出租车司机喜欢听古典乐,也很少有出租车不开空调。

    霍东野看看手表,感觉数颗汗珠流下眉骨,砸在蓝色上衣的前襟。

    七月的正午,天气非常热,接近白色的太阳光烈烈笼罩着整个城市,慢条斯理地烤,不断加温。

     司机在不断咒骂这狗日的天气,但霍东野很沉得住气,他一声不吭。

     直到车子从光明大道东转上了地王北路,全城交通最糟糕的路段在眼前赤裸裸一览无遗,无数辆车接踵爬行,慢得让人失去计速的勇气。

    霍东野向窗外张望,看到一辆银色玛莎拉蒂总裁版跑车僵在车流中一动不动,开车的女孩容貌光艳可人,戴着一副硕大的名牌墨镜,正愤怒地拍打着方向盘。

    他一面看,一面随口问:“附近有什么近路可抄吗?”语气倒是很平静。

     “就算有近路也没用啊,小兄弟,这是辆车啊,咱们又不能飞过去。

    ” 长相圆墩墩的司机懒洋洋地回应着,同时注意到了他视线的方向,嘿笑两声,说:“年轻人啊。

    ” 霍东野的年轻毋庸置疑,赤裸裸地镶嵌在他每一个毛孔里,即使他比任何成年人都更面无表情也无济于事。

     他穿着校服,蓝底,袖子和长裤的两侧镶着白条,固然没有所谓款式可言,布料质地也乏善可陈,冬凉夏暖。

     任何时候霍东野都是这一身装束,就算星期天回家也概莫能外,换衣服对他来说,是世界上最后一件值得注意的事。

     如果司机知道后座的少年眼下所处的是什么样一种境况,他或许会对霍东野的沉着生出相当几分佩服。

     那可不是人人都会遭遇的事。

     霍东野低下头,仔细擦干眼角不断聚集的汗水,以不为人察觉的频率深呼吸,以压抑心中那一丝奇异的焦躁不安。

     这焦躁来源于早上接到的一个电话。

     帮家里做清洁的阿姨打来的:“小霍先生,我没有拿到这个月的工资,打电话又找不到你爸爸啦。

    ” 天下的东家对于发工资都不会太热诚,但霍爸爸是例外。

     这个阿姨帮家里干活很久了,每个月十号发工资,通常放在桌上,用一个没有款识的白色信封装着,如果遇到传统节日,还会另加一个红色小信封,里面放着奖金。

     过去三年都是如此。

     今天已经二十三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拖欠工资这种事情,总是会有第一次的。

     但是阿姨另外又补了一句:“小霍先生,你们出门很久了吗?邮箱好像一直没有清理,好几个礼拜的报纸全部都堆在门口了。

    ” 她还没说完,霍东野已经跳起来,挂了电话拿上书包,大步流星走出教室,强行突破上课期间全程关闭的电子锁大门,在外等了两分钟之后,打了一辆车回家。

     老天爷罔顾他心急如焚,悍然把他堵在了地王北路。

     时针指向两点整,司机伸手把收音机转到交通台,正点路况报道显示地王北路已经完全堵死。

    原因是该路段中心发生了一起相当严重的爆炸事件,事件发生点周围已在第一时间被全面封锁,目前事件原因和伤亡情况都不详。

     霍东野听到这个消息后,太阳穴就开始突突直跳,像有一把小小的火在脑子里慢条斯理烘热空气,直到脑浆全部沸腾。

     有什么事情非常不妙,但一时之间分辨不清具体为何。

    他持续自己独特的深呼吸,继续一动不动地坐着。

     倘若不得不等待,不得不忍耐,那么,就这样做吧。

     蜗速行驶超过四十分钟之后,车子终于缓缓逃出生天,开过地王北路,拐进龙头街,街上的最后一栋房子,就是霍东野的家。

     下车后第一眼他就看到树立在门前的那个红色邮箱。

     家里订阅了大概三十份报纸和杂志,因此邮箱做成超大尺寸,还被物管投诉过多次,但此刻被撑得连门都关不上,斜斜向外挺着,估计邮差到最后都烦了,直接丢在门廊外面,不再花力气去开关上锁。

     有几封厚厚的挂号信躺在邮件的最上面,霍东野弯腰捡起一封。

     “乐购无限,手指一点的购物天堂”。

     全部是广告,不值得拿进屋子。

     这只是霍东野的想法,他父亲倒是对所有邮件都一视同仁。

     一律会用金色的裁纸刀划开封口,抽出来看看,然后折起来放在书桌的一旁,哪怕里面只是最无聊的推销单张,在被送进垃圾桶之前也享有七天左右的留置,像等待那些无聊的文字会在某个夜晚开出一朵有魔力的花。

     捏着广告信,他慢慢走近房子,在家门口停下,侧耳倾听。

     四周很安静。

    盛夏的炎热正午,连保险经纪人都没闲心出来遛弯,遥远的地方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吠,除此之外就是铺天盖地的蝉声,如果刚午睡起来的话,那声音能把人叫得恍恍惚惚的,不知身在何处。

     门内更为寂静。

    理应如此。

     霍东野开始读中学后就长期住校,寒暑假也很少回家。

    霍爸爸偶尔会来学校看看他,两人站在操场上遥遥相对,各自无言,眼神中精光四射。

    有幸目击过该父子会晤的同学都纷纷表示,那场面实在很容易令人误解,完全是一种绝代高手对峙的气场,大家每回都饶有兴趣地围观,期待从霍家父子的袖子底下会突然飞出两把飞刀,伴随着唰唰两声,各自脑门上钉一把,然后轰然对倒。

     事实是他们最后只以互相握握手作为整场会面的结束,旁观者哗然散去,大呼上当,搞得霍东野莫名其妙之余还感觉有点不好意思。

     十数年来父子二人都在极其有序的生活规律下共度时日,从正月初一早上吃的第一只饺子足可推断出整年的早餐花色。

     所谓意外,就是失去控制,失去控制,就是危险的根本来源。

    这是霍爸爸的金玉良言。

     此刻霍东野静静听着门内的动静,呼吸越来越缓慢,深而长,一次与另一次之间相隔之久,简直使人错觉他的肺部已经停止工作。

     大概十分钟之后,他慢慢掏出钥匙开门,跨步进去,脚跟磕上门。

    就在门锁合拢的那一瞬间,霍东野猛然蹿了出去,如同一头蓝色豹子般经中厅楼梯直扑上二楼,快如雷霆。

    二楼是一条短廊,左右相对两个房间,门都开着,他毫不犹豫地左转,冲进父亲的卧室。

     大约两秒钟之后,霍东野一步步往后退了出来。

     紧紧跟随着他的脑袋一起退出房间的,是一根乌黑的枪管。

     他一直退到无可再退,身体紧贴走廊墙壁,双手下垂,靠在两腿外侧。

     持枪的男子长了一张狐狸脸,五短身材,连嘴脸到下水,都是路人甲乙丙丁的层次。

     不过,路人很少能握枪握得这么专业,稳稳顶住霍东野的前额,若即若离,危险得销魂。

     “老大,是个小伙子。

    ” 他说话的感觉像嘴里含着一把沙子,在声带上不停摩擦摩擦摩擦,叫人不舒服。

    他口中的老大,应声从卧室内慢慢踱步出来。

     高大而壮硕,身穿短裤,一字拖拖鞋,白汗衫,光头锃明发亮。

    这胖嘟嘟的中年男子和颜悦色,手里还拿着一把蒲扇,不时扇几下。

    他站到霍东野身前,仔细地看了看,自我介绍道:“我叫佛陀。

    你呢?” “霍东野。

    ” 佛陀对这少年似乎很有兴趣,笑眯眯地看了他半天,点点头:“霍严先生是你父亲吧?” “是。

    ” “他在哪儿?” “我不知道。

    ” 一问一答,干脆利落。

    霍东野的身体一直贴着墙,姿势顺从,但佛陀久经江湖的眼睛却也注意到这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年备极稳定——在货真价实的死亡威胁面前,他不但没有颤抖,变色,虚弱或哭泣,简直连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