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边塞朔方,蔡邕:我自由了?

关灯
” 他回过头,紧紧盯着蔡邕,话语如同重鼓擂响:“先生!您胸藏锦绣,学贯古今!难道您毕生所学,就只能用于在朝堂上与宵小之辈争权夺利,或者在这流放之地默默腐朽吗?何不将其用于实处? 在此地,您可教化这些懵懂的边民,让他们知礼义,明廉耻!您可记录这时代的变迁,书写真正的历史!您可协助我等,建立一个能让人活下去,甚至能让人有尊严地活下去的地方!这,难道不正是圣人教诲的‘学以致用’,不正是您所追求的‘道’之所在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教化边民!书写历史!建立庇护之所!” 这三个词,如同三道闪电,劈开了蔡邕心中的迷雾和绝望!他枯寂的心仿佛被注入了滚烫的血液,剧烈地跳动起来! 是啊,朝堂已无可为,中原或将大乱。

    留在这被遗忘的边塞,利用自己的学问,为这些被抛弃的百姓做点实事,为这混乱的世道保留一丝文明的火种……这,似乎比他原先设想的任何一种结局,都更有意义,更符合一个儒者的终极理想! 他看着凌云,这个年轻人眼中燃烧着野火与信念,为他描绘了一幅他从未想过,却又莫名契合内心的蓝图。

     蔡邕没有立刻回答,他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又缓缓吐出。

    他看向角落里蜷缩着睡去的女儿文姬,再看看窗外死寂的荒城,最后目光回到凌云身上。

     良久,他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缓缓地,却又无比清晰地说道: “凌壮士……不,凌云。

    你所言……或许,是对的。

    ” 他没有明确说“我跟你干”,但这句“你是对的”,以及那声自然而然的“凌云”,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凌云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他知道,这位文化界的“定海神针”,终于开始向他倾斜了。

     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两张年轻与苍老却同样充满决断的脸。

    在这座被帝国遗忘的荒城之中,一个足以影响未来格局的决定,悄然落地生根。

     喜欢三国群美传请大家收藏:()三国群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