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铲除王家,民心所向。

关灯
断,“私藏甲胄,乃动摇国本之大罪,不可不报。

     老夫虽为待罪之身,然此事关乎谋反,且人证物证确凿。

    老夫可即刻修书,以自身名义,飞马报于并州刺史丁原丁建阳处,陈明此地情状,告发王氏私藏甲胄之逆行,请其秉公定夺!” 蔡邕深知,自己虽为流放之身,但更是天下皆知、被宦官所害的名士。

     由他出面举报地方豪强私藏甲胄这等谋反大罪,名正言顺,更能借此机会,与现任的并州最高长官丁原建立联系,试探其态度,为凌云争取宝贵的时间和战略空间,甚至可能借官府明正典刑之力,彻底斩断王家在官方层面的任何残存脉络。

     这是一个深谙政治规则的士大夫,在乱世中掷出的精准一击。

     凌云心领神会,郑重拱手,眼中满是钦佩:“先生深谋远虑,云拜服!此事便全权劳烦先生了!” 蔡邕颔首,不再多言,毅然转身回到那间暂居的破屋,于残破的木桌上铺开素帛,研墨挥毫。

    这一次,他的笔下不再有丝毫犹豫,笔墨酣畅淋漓,既有士人的铮铮风骨,也饱含着对这片土地上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的守护决心。

     很快,一封盖有蔡邕私印、详陈王氏谋反重罪并隐约提及朔方现状与凌云安民之功的书信,交由一名精干且熟悉路径的少年。

    少年翻身上了从王家缴获的快马,一扬鞭,便朝着并州治所晋阳的方向,绝尘而去。

     凌云独立于残破的城垣之上,衣袂在朔风中猎猎作响。

    他望着那渐行渐远的骑影,又俯瞰着下方因分得粮食而焕发出久违生机的百姓,再看身边摩挲着新得宝刀、眼神灼灼如星的张辽,以及那如同亘古山岳般沉默而可靠的典韦。

     他知道,自己在这片荒凉边塞的第一步,虽然踏着鲜血与清算,却走得无比坚实。

    接下来,便是要静待丁原的回应,以及迎接那即将到来的、真正的生死考验——匈奴人如同凛冬般无情的铁蹄。

     喜欢三国群美传请大家收藏:()三国群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