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离职的午后:命运的岔路口
关灯
小
中
大
下午五点的钟声,在“迅捷科技”开放式的办公区里,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它像是一个发令枪,提醒着疲惫的躯体可以开始准备撤离,但真正的离开,往往需要半小时甚至更久的缓冲——用于完成未竟的工作,用于进行看似不舍的道别,或者,仅仅是用于等待那个最能体现“努力工作”的时机。
韩风没有等。
钟声落下的余音还未完全消散,他已经关闭了电脑屏幕上那个折磨了他一下午的UI设计界面,干净利落地拿起放在椅背上的、略显陈旧的单肩包,站起身,径直朝着电梯口走去。
他的动作太快,太突兀,以至于旁边工位正慢条斯理收拾东西的同事王磊,惊讶地抬起了头。
“哟,韩风,今天这么积极?有约会?” 韩风脚步没停,只是侧过头,扯出一个算不上是笑的表情:“没有,有点事。
” 他的声音平静,但里面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决绝,让王磊把后续的调侃咽了回去,只是嘟囔了一句:“怪人。
” 电梯金属门光可鉴人,映出韩风有些模糊的身影。
二十四岁的年纪,头发不算浓密但也尚未见顶,脸上还残留着刚出校园不久的稚气,但眉眼间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郁气。
他身上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衬衫,是去年秋天为了面试买的,如今穿在身上,袖口已经起了些许毛球。
电梯下行,失重感轻微拉扯着胃部。
韩风的思绪,却飘回了两个小时前,那间不大的部门经理办公室。
他递上那份斟酌了整整一个周末的辞职报告,纸张被他手心的汗浸得微微发潮。
项目经理李强,一个四十岁左右,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肚腩开始初具规模的中年男人,接过报告,扫了一眼,脸上露出一种混合了惊讶、不悦和某种“果然如此”的神气。
“小韩啊,”他把报告随手放在堆满文件的桌上,身体向后靠在皮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微凸的腹部上,“怎么突然要走?是觉得公司平台不够好,还是待遇问题?” 韩风沉默着。
他事先准备好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个人职业发展”、“想寻求新的挑战”——-在此刻显得如此苍白和虚伪。
他不想撒谎,至少在这最后的时刻。
他的沉默似乎被李强解读为一种怯懦。
李经理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过来人的优越感和不容置疑的“规劝”。
“年轻人,我理解你。
心气高,想闯荡。
但是你要知道,现在外面大环境不好,找工作没那么容易。
我们迅捷虽然不是什么顶级大厂,但在行业里也是有名有号的。
给你开的八千五一个月,在你这个年龄段,不算高,但也绝对不算低了。
五险一金齐全,双休基本能保证(虽然偶尔要加班),多少人想挤还挤不进来呢。
” “八千五”。
这个数字像一根针,精准地刺破了韩风一直努力维持的平静。
就是它,这个他每天都在面对,却始终无法坦然接受的数字。
李强还在继续,语气愈发语重心长:“踏实一点,不要好高骛远。
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等你价值上去了,工资自然就涨了。
你看我,也是从你这个阶段过来的……” 韩风的视线越过李强的肩膀,看向窗外。
城市的天际线在下午的阳光下显得有些朦胧,高楼大厦反射着刺眼的光。
他想到了自己那间月租两千五、只有十平米、终年不见阳光的出租屋;想到了早上挤地铁时,被人流裹挟着几乎双脚离地的窒息感;想到了父母在电话里小心翼翼的询问,问他钱够不够花,大城市生活压力大不大,他总是咬着牙说“挺好”;想到了上个月大学同学聚会,那个当年成绩远不如他的家伙,靠着家里的关系进了金融机构,言谈间不经意露出的腕表,据说价值六位数;更想到了他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里,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蜗居。
按照他目前的工资和涨幅,他不吃不喝,大概需要……几十年。
一种巨大的、令人绝望的无力感,像潮水般将他淹没。
李强后面的话,他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他只看到对方的嘴巴在一张一合,脸上挂着那种程式化的、自以为是的“关心”。
他知道,李强说的或许是一部分事实,是无数前人所走的、看似最稳妥的路。
但那是一条能看到尽头的路,一条用时间和精力缓慢兑换生存资源的路,一条……无法通往他想要的“自由”的路。
它像是一个发令枪,提醒着疲惫的躯体可以开始准备撤离,但真正的离开,往往需要半小时甚至更久的缓冲——用于完成未竟的工作,用于进行看似不舍的道别,或者,仅仅是用于等待那个最能体现“努力工作”的时机。
韩风没有等。
钟声落下的余音还未完全消散,他已经关闭了电脑屏幕上那个折磨了他一下午的UI设计界面,干净利落地拿起放在椅背上的、略显陈旧的单肩包,站起身,径直朝着电梯口走去。
他的动作太快,太突兀,以至于旁边工位正慢条斯理收拾东西的同事王磊,惊讶地抬起了头。
“哟,韩风,今天这么积极?有约会?” 韩风脚步没停,只是侧过头,扯出一个算不上是笑的表情:“没有,有点事。
” 他的声音平静,但里面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决绝,让王磊把后续的调侃咽了回去,只是嘟囔了一句:“怪人。
” 电梯金属门光可鉴人,映出韩风有些模糊的身影。
二十四岁的年纪,头发不算浓密但也尚未见顶,脸上还残留着刚出校园不久的稚气,但眉眼间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郁气。
他身上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衬衫,是去年秋天为了面试买的,如今穿在身上,袖口已经起了些许毛球。
电梯下行,失重感轻微拉扯着胃部。
韩风的思绪,却飘回了两个小时前,那间不大的部门经理办公室。
他递上那份斟酌了整整一个周末的辞职报告,纸张被他手心的汗浸得微微发潮。
项目经理李强,一个四十岁左右,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肚腩开始初具规模的中年男人,接过报告,扫了一眼,脸上露出一种混合了惊讶、不悦和某种“果然如此”的神气。
“小韩啊,”他把报告随手放在堆满文件的桌上,身体向后靠在皮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微凸的腹部上,“怎么突然要走?是觉得公司平台不够好,还是待遇问题?” 韩风沉默着。
他事先准备好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个人职业发展”、“想寻求新的挑战”——-在此刻显得如此苍白和虚伪。
他不想撒谎,至少在这最后的时刻。
他的沉默似乎被李强解读为一种怯懦。
李经理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过来人的优越感和不容置疑的“规劝”。
“年轻人,我理解你。
心气高,想闯荡。
但是你要知道,现在外面大环境不好,找工作没那么容易。
我们迅捷虽然不是什么顶级大厂,但在行业里也是有名有号的。
给你开的八千五一个月,在你这个年龄段,不算高,但也绝对不算低了。
五险一金齐全,双休基本能保证(虽然偶尔要加班),多少人想挤还挤不进来呢。
” “八千五”。
这个数字像一根针,精准地刺破了韩风一直努力维持的平静。
就是它,这个他每天都在面对,却始终无法坦然接受的数字。
李强还在继续,语气愈发语重心长:“踏实一点,不要好高骛远。
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等你价值上去了,工资自然就涨了。
你看我,也是从你这个阶段过来的……” 韩风的视线越过李强的肩膀,看向窗外。
城市的天际线在下午的阳光下显得有些朦胧,高楼大厦反射着刺眼的光。
他想到了自己那间月租两千五、只有十平米、终年不见阳光的出租屋;想到了早上挤地铁时,被人流裹挟着几乎双脚离地的窒息感;想到了父母在电话里小心翼翼的询问,问他钱够不够花,大城市生活压力大不大,他总是咬着牙说“挺好”;想到了上个月大学同学聚会,那个当年成绩远不如他的家伙,靠着家里的关系进了金融机构,言谈间不经意露出的腕表,据说价值六位数;更想到了他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里,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蜗居。
按照他目前的工资和涨幅,他不吃不喝,大概需要……几十年。
一种巨大的、令人绝望的无力感,像潮水般将他淹没。
李强后面的话,他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他只看到对方的嘴巴在一张一合,脸上挂着那种程式化的、自以为是的“关心”。
他知道,李强说的或许是一部分事实,是无数前人所走的、看似最稳妥的路。
但那是一条能看到尽头的路,一条用时间和精力缓慢兑换生存资源的路,一条……无法通往他想要的“自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