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审判之眼

关灯
原来,吴琛早就发现了张伟在偷拍自己。

    他认为张伟低劣的偷拍是对他“艺术”的侮辱和挑衅。

    于是他反向跟踪张伟,最终在老纺织厂将其杀害。

    那卷胶卷,张伟确实拍到了吴琛处理某些“物品”的关键画面。

     而返回现场,不仅是为了处理烟头,更是为了重新布置现场,给他眼中的“作品”拍照,并怀着一种嘲弄的心态,将那枚可能暴露自己身份标志的胶卷塞回死者手中,满足他扭曲的炫耀心理。

     苏蔓,在笔记本里的代号是“虚伪的杰作”。

    她美丽,活跃于社交场,符合他某一阶段的“审美”。

    他接近她,但很快发现她“徒有其表,内心空洞”,并且可能察觉到了他的一些异常。

    于是,他决定将她“终结”,并将过程也视为一种“创作”。

    市郊旧宅就是他选定的“画布”。

    警方发现的血迹,只是开始…… 笔记本还隐晦提及了更早的“作品”,但地点和时间都模糊不清,需要交叉比对历年悬案和失踪人口。

     他所谓的“完美作品”,指的就是这些被他精心策划、executed(执行)、并记录下来的谋杀!他认为这是清除世间“瑕疵品”的行为艺术。

     与此同时,对市郊旧宅的第四次勘察,根据笔记本里提供的模糊暗示,动用了地质雷达和警犬。

     最终,在后院一棵老槐树下近两米深的地方,挖掘出了苏蔓被塑料布层层包裹的遗体。

     她也成了吴琛疯狂“创作”下的牺牲品。

     证据链彻底闭合。

     吴琛的动机并非简单的仇杀或情杀,而是源于一种极度自恋、偏执、拥有强烈掌控欲和毁灭欲的反社会人格障碍。

    他将杀人视为一种超越常人的、“净化世界”的艺术行为。

     …… 一个月后,吴琛伤势好转,被批准出院,直接押往看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