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聚义厅受赏,暗流始涌动

关灯
夸奖,实则暗藏机锋:你早有此技,为何现在才拿出?是真为山寨,还是另有所图? 王凌峰举杯相敬,神色坦然,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感慨:“军师谬赞了。

    此术威力过大,制作亦不易,稍有差池,反噬自身。

    小人此前并未完全掌握,更恐技艺不精,徒耗山寨物资,故一直不敢献丑。

    直至昨日见弟兄们惨遭伏击,血染荒丘,方知覆巢之下无完卵,若再藏私,岂非对不住梁山‘义气’二字?这才冒险一试,幸得天佑,未出差错。

    ” 他巧妙地将动机归结于“义气”和“兄弟情深”,完美契合了梁山的主流价值观,同时暗示了之前不拿出来是出于谨慎和负责,而非它意。

     吴用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呵呵一笑:“原来如此。

    兄弟有心了。

    ”他话锋一转,似闲聊般问道:“却不知兄弟师从哪位异人?能教出兄弟这般人物,尊师必是隐世奇人。

    ” 来了。

    盘查根脚。

     王凌峰早已打好腹稿,面露悲戚与怀念之色:“家师乃一云游道人,自号‘空空散人’,性情孤僻,不喜尘俗。

    小人幼时多病,蒙他老人家收留,随其在山中学艺数载,除了强身健体的拳脚和这粗浅的火药之术,也未曾学到更多。

    后师尊仙游,小人便下山谋生,辗转流落,最终幸得梁山收留。

    ”他将故事编得模糊而难以考证,推给一个已死的“异人”,死无对证。

     吴用听得仔细,羽扇轻摇,笑道:“竟是仙家传承,难怪如此神妙。

    可惜无缘得见尊师风采。

    ”他看似信了,但王凌峰知道,这智多星绝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的说辞,后续定然还会暗中调查(当然注定一无所获)。

     又闲聊几句,吴用仿佛不经意地问道:“如今兄弟荣升头领,执掌神火利器,不知对日后有何打算?可有需山寨协助之处?” 王凌峰心知这是试探他的野心和方向,立刻拱手,语气恳切:“全凭宋头领和军师安排。

    小人别无他求,只愿一心钻研此术,力求精益求精,让我梁山儿郎日后出战,能多几分依仗,少流几分血。

    此外……小人见识浅薄,唯恐有负头领重任,日后还想多向林教头请教些行军布阵之法,若能得林教头指点一二,于研制新器或也有所裨益。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再次明确表态无意军权,只专注技术,同时顺势将“向林冲请教”的意图公开化,合情合理。

    既避开了锋芒,又为自己接近林冲找到了完美借口。

     吴用眼底的审视稍稍淡去几分,笑容更深:“兄弟过谦了。

    林教头武艺高强,熟谙兵事,你多与他亲近,自是好事。

    有何需求,尽管来寻我与公明哥哥。

    ” 正说话间,只见宋江举杯走来,面色微红,带着酒意,显得更加亲和。

    他来到王凌峰面前,语重心长:“凌峰兄弟,今日你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