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仙殒凡尘·天地悲
关灯
小
中
大
日子在琅妃日渐沉重的病体与冷宫的寂寥中缓缓推移。
自那场沉重的托付之谈后,采薇与星萍心绪低沉多日,然二人将悲戚深藏,照料琅妃愈发尽心竭力,仿佛欲将满腔不舍尽数倾注于每一细微举止之中。
一日午后,难得的暖阳透过窗棂,在冰冷地面上投下几方明亮光斑。
琅妃难得精神稍振,倚于床头,见采薇在窗下缝补一件旧衣,星萍则小心翼翼擦拭着仅余的几件尚算完好的瓷器。
月乌依旧蜷伏在琅妃脚边闭目养神,墨色皮毛在日光下泛着缎子般的光泽。
“咦?”星萍擦拭的动作蓦地停住,双目陡然圆睁,指向月乌的背脊,语带惊诧,“那……那是何物?竟有如此硕大之蚊!” 采薇闻声抬首,循星萍所指望去,面色亦是一凛!只见月乌光滑的墨色皮毛之上,赫然趴伏着一只蚊虫!然此蚊,绝非寻常! 其体型足有常蚊三倍之巨!通体呈现一种奇异的、半透明的墨玉质感,隐隐可见其内有极细微、如金丝般的纹路缓缓流动。
最引人瞩目的是其双翅,边缘异常平滑,薄如蝉翼,于阳光下折射出淡淡的七彩虹光。
其口器亦非针管状,却似一根细小的、泛着幽冷金属光泽的金针。
“天啊!如此硕大!这……莫非是成了精怪?”星萍惊呼,下意识执起手边鸡毛掸子,便要上前驱赶,“速速离去!休得叮咬月乌!” “且慢!”琅妃虚弱却清晰的声音响起。
就在星萍持掸近前之际,那奇异蚊虫似被惊扰,仅微微振翅,发出一声微不可闻却异常清越的“嗡”鸣,身躯却纹丝未动,依旧稳稳伏于月乌背上,仿佛此处乃其最安稳的栖所。
更奇的是,它对近在咫尺的“猎物”全无攻击之意。
采薇亦放下手中针线,警惕观望,低声道:“娘娘,此物甚为蹊跷,是否驱离为宜?” 然而,琅妃的目光并未停留在阿渺身上,而是投向了月乌。
只见那一直闭目养神的黑猫,在星萍靠近时,只是懒洋洋地掀开眼皮一道缝隙,金色瞳孔淡淡瞥了一眼背上那“不速之客”,随即又阖上双眼,甚至还微微调整姿态,让阿渺伏着更舒服些。
那姿态,分明是默许!甚至带着一种近乎无视的纵容。
琅妃心中一动。
月乌来历神秘,性情孤傲清冷,寻常蚊虫根本近不得它身,稍有靠近便会被无形气劲震开或直接震碎。
能得月乌如此“纵容”的存在,绝非寻常! 她凝眸仔细打量着那只奇异的蚊子。
它静静伏在那里,墨玉般的身体随着月乌的呼吸微微起伏,那根金针般的口器也收敛着,不见丝毫攻击性。
一种莫名的、难以言喻的感觉涌上琅妃心头。
她虽已失去仙家记忆,但灵魂深处那份对天地万物平等视之的天性依旧存在。
她在这小小生灵身上,感受到的并非邪气,而是一种……新生的、懵懂的、带着月华般清冷气息的纯粹灵性。
“采薇,星萍,放下掸子。
”琅妃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们看,月乌都未曾驱赶它,可见它并无恶意。
” 星萍举着鸡毛掸子,有些犹豫:“可是娘娘,它这么大个儿,万一咬人…” “它若要咬人,早该扑过来了。
”琅妃微微一笑,那笑容虽苍白,却带着一种洞悉的平和,“它既选择依附月乌,又安分守己,便随它去吧。
这深宫寂寥,多一个生灵,也多一分生气。
” 她顿了顿,目光柔和地落在阿渺身上,仿佛在看一个迷途的孩子:“况且,万物有灵,它生得如此奇异,或许也是它的造化。
我看它身形虽巨,却显得渺小,在这天地宫阙间,不过微尘一粒……便叫它‘阿渺’吧。
” “阿渺?”星萍重复着,觉得这名字倒是贴切又新奇。
就在琅妃话音落下的瞬间,蚊子那一直安静的身体几不可查地颤动了一下!它似乎感应到了什么,细长的腿轻轻动了动,那墨玉般的复眼微微转向琅妃的方向。
冥冥之中,一丝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因果之线,在琅妃与这只因月乌仙血而生的异蚊之间,悄然连接。
从此,它不再是“那只蚊子”,它有了名字——阿渺。
这个名字,仿佛一道烙印,刻入了它初生的灵识之中。
“阿渺?”采薇也试着唤了一声,带着一丝好奇和试探。
阿渺似乎听懂了,它没有飞起,只是轻轻振动了一下那对虹光流转的薄翼,发出一声更轻微、更悦耳的嗡鸣,仿佛在回应。
琅妃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些,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接纳:“好了,以后它便是我们这里的一员了。
你们待它,便如同待月乌一般,不必驱赶,也不必刻意惊扰,顺其自然便好。
” 采薇和星萍面面相觑,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见娘娘如此说,月乌也毫无反应,便也只好放下了戒心。
星萍更是忍不住好奇心,凑近了些仔细打量阿渺:“娘娘说得对,仔细看看,它还挺…漂亮的?这翅膀像琉璃做的似的。
” 最初的几天,采薇和星萍对阿渺依旧保持着几分警惕和好奇,暗中观察着这只被娘娘赐名、被月乌默许的奇异蚊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们很快发现了阿渺的与众不同之处: 阿渺从未试图叮咬过任何人,包括琅妃、她们自己,甚至冷宫里偶尔窜过的老鼠。
它对活物的血液似乎毫无兴趣。
这让她们放下了悬着的心。
阿渺好似听得她们说话,说外面危险,它就只一直待在冷宫之中。
白天,它绝大部分时间都安静地趴在月乌的背上,仿佛在汲取温暖和某种能量。
偶尔会飞到琅妃床榻附近的窗棂上停留片刻,但绝不会飞出这座冷宫的破败殿门。
它的世界,仿佛就只有这方寸之地。
最奇异的发现,是在夜晚。
某个星月皎洁的夜晚,星萍起夜。
她迷迷糊糊地走到外间,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习惯性地想看看娘娘是否安睡。
目光扫过月乌常卧的角落,她猛地顿住了,睡意瞬间飞到了九霄云外! 只见在清冷的月华下,阿渺正悬浮在离地三尺的空中!它并非随意乱飞,而是以一种极其缓慢、带着某种奇异韵律的姿态,在月光最盛的一小片区域内上下沉浮、缓缓盘旋。
最让星萍惊愕的是,阿渺那墨玉般的身体,在月光照耀下,竟散发出一种极其微弱、却清晰可见的、如同萤火虫般的柔和光晕!那光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如同呼吸般明灭闪烁,尤其是它翅膀边缘和身体内部那些细微的金色纹路,更是流淌着丝丝缕缕的、比星尘还要细碎的银辉! “采薇姐!采薇姐!快来看!”星萍捂着嘴,压低声音,激动地拉扯着刚被惊醒的采薇。
两人屏住呼吸,躲在门帘后,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它在……做什么?”采薇的声音充满了难以置信,“发光?像……像是在吸收月光?” “对对对!”星萍连连点头,眼睛亮晶晶的,“你看它转圈的样子,像不像…像不像书里说的练功?它在‘修炼’!这只蚊子真的在修炼!” 阿渺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两位侍女的窥探毫无察觉。
它专注地引导着那稀薄的月华之力,笨拙地融入自己新生的身体。
每一次成功的“吞吸”,都让那层笼罩它的光晕稍微明亮一丝丝,身体内部的能量流动也似乎更顺畅一分。
这过程缓慢而艰难,却充满了新生的执着。
一连几晚,采薇和星萍都悄悄观察,发现只要月光明亮,阿渺必定会出来进行这种“月下修炼”。
它不扰人,不伤人,只是安静地、执着地追逐着那点微末的月华。
渐渐地,她们最初的惊惧完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惊奇和隐隐的喜爱。
她们开始习惯阿渺的存在,如同习惯月乌一样。
“娘娘说得真对,万物有灵。
”采薇看着窗外月光下那点微弱的、努力闪烁的“小星尘”,轻声感叹,“阿渺它……也在努力活着呢。
” 星萍托着腮,眼神中带着一丝向往:“是啊,它虽然小,可活得比咱们这冷宫……好像还有盼头些。
”这话出口,两人都沉默了,不约而同地望向内室床上那日渐消瘦的身影,眼中蒙上忧虑的阴影。
琅妃自然也知道了阿渺的奇异之处。
采薇和星萍带着惊奇向她描述时,她只是静静地听着,苍白的脸上带着一丝了然和淡淡的欣慰。
她没有多问,也没有解释,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她偶尔会在精神稍好的时候,看着趴在月乌背上如同墨玉雕饰般的阿渺,眼神温柔而深远,仿佛透过它,看到了某种更宏大、更玄妙的生命轨迹。
月乌依旧沉默,但它对阿渺的默许,以及阿渺对它的依赖,形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
冷宫深处,这对奇异的组合——曾经守护仙君的玄金虎与因它一滴血而开启灵智的凡蚊——在琅妃慈悲的庇护下,共同守望着这盏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灯,也在这死寂的囚笼中,各自挣扎着,寻求着属于自己的一线微光。
阿渺的存在,如同一颗意外落入死水的微小石子,虽激不起滔天巨浪,却也在冰冷的绝望中,漾开了一圈带着奇异生机的涟漪。
冷宫的气息,一日比一日更沉,仿佛连空气都凝固成了沉重的铅块。
琅妃的生命之火,在仙法反噬的侵蚀下,已如风中残烛,摇曳欲熄。
那日咳出的黑血,如同不祥的烙印,昭示着终局将近。
采薇和星萍日夜守候,眼窝深陷,强忍着悲痛,用尽一切方法试图挽留那一点微弱的生机,却只是徒劳。
月乌寸步不离地趴在琅妃枕边,金瞳中的神采日渐黯淡,只剩下无边无际的悲伤和一种近乎凝固的守护
自那场沉重的托付之谈后,采薇与星萍心绪低沉多日,然二人将悲戚深藏,照料琅妃愈发尽心竭力,仿佛欲将满腔不舍尽数倾注于每一细微举止之中。
一日午后,难得的暖阳透过窗棂,在冰冷地面上投下几方明亮光斑。
琅妃难得精神稍振,倚于床头,见采薇在窗下缝补一件旧衣,星萍则小心翼翼擦拭着仅余的几件尚算完好的瓷器。
月乌依旧蜷伏在琅妃脚边闭目养神,墨色皮毛在日光下泛着缎子般的光泽。
“咦?”星萍擦拭的动作蓦地停住,双目陡然圆睁,指向月乌的背脊,语带惊诧,“那……那是何物?竟有如此硕大之蚊!” 采薇闻声抬首,循星萍所指望去,面色亦是一凛!只见月乌光滑的墨色皮毛之上,赫然趴伏着一只蚊虫!然此蚊,绝非寻常! 其体型足有常蚊三倍之巨!通体呈现一种奇异的、半透明的墨玉质感,隐隐可见其内有极细微、如金丝般的纹路缓缓流动。
最引人瞩目的是其双翅,边缘异常平滑,薄如蝉翼,于阳光下折射出淡淡的七彩虹光。
其口器亦非针管状,却似一根细小的、泛着幽冷金属光泽的金针。
“天啊!如此硕大!这……莫非是成了精怪?”星萍惊呼,下意识执起手边鸡毛掸子,便要上前驱赶,“速速离去!休得叮咬月乌!” “且慢!”琅妃虚弱却清晰的声音响起。
就在星萍持掸近前之际,那奇异蚊虫似被惊扰,仅微微振翅,发出一声微不可闻却异常清越的“嗡”鸣,身躯却纹丝未动,依旧稳稳伏于月乌背上,仿佛此处乃其最安稳的栖所。
更奇的是,它对近在咫尺的“猎物”全无攻击之意。
采薇亦放下手中针线,警惕观望,低声道:“娘娘,此物甚为蹊跷,是否驱离为宜?” 然而,琅妃的目光并未停留在阿渺身上,而是投向了月乌。
只见那一直闭目养神的黑猫,在星萍靠近时,只是懒洋洋地掀开眼皮一道缝隙,金色瞳孔淡淡瞥了一眼背上那“不速之客”,随即又阖上双眼,甚至还微微调整姿态,让阿渺伏着更舒服些。
那姿态,分明是默许!甚至带着一种近乎无视的纵容。
琅妃心中一动。
月乌来历神秘,性情孤傲清冷,寻常蚊虫根本近不得它身,稍有靠近便会被无形气劲震开或直接震碎。
能得月乌如此“纵容”的存在,绝非寻常! 她凝眸仔细打量着那只奇异的蚊子。
它静静伏在那里,墨玉般的身体随着月乌的呼吸微微起伏,那根金针般的口器也收敛着,不见丝毫攻击性。
一种莫名的、难以言喻的感觉涌上琅妃心头。
她虽已失去仙家记忆,但灵魂深处那份对天地万物平等视之的天性依旧存在。
她在这小小生灵身上,感受到的并非邪气,而是一种……新生的、懵懂的、带着月华般清冷气息的纯粹灵性。
“采薇,星萍,放下掸子。
”琅妃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们看,月乌都未曾驱赶它,可见它并无恶意。
” 星萍举着鸡毛掸子,有些犹豫:“可是娘娘,它这么大个儿,万一咬人…” “它若要咬人,早该扑过来了。
”琅妃微微一笑,那笑容虽苍白,却带着一种洞悉的平和,“它既选择依附月乌,又安分守己,便随它去吧。
这深宫寂寥,多一个生灵,也多一分生气。
” 她顿了顿,目光柔和地落在阿渺身上,仿佛在看一个迷途的孩子:“况且,万物有灵,它生得如此奇异,或许也是它的造化。
我看它身形虽巨,却显得渺小,在这天地宫阙间,不过微尘一粒……便叫它‘阿渺’吧。
” “阿渺?”星萍重复着,觉得这名字倒是贴切又新奇。
就在琅妃话音落下的瞬间,蚊子那一直安静的身体几不可查地颤动了一下!它似乎感应到了什么,细长的腿轻轻动了动,那墨玉般的复眼微微转向琅妃的方向。
冥冥之中,一丝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因果之线,在琅妃与这只因月乌仙血而生的异蚊之间,悄然连接。
从此,它不再是“那只蚊子”,它有了名字——阿渺。
这个名字,仿佛一道烙印,刻入了它初生的灵识之中。
“阿渺?”采薇也试着唤了一声,带着一丝好奇和试探。
阿渺似乎听懂了,它没有飞起,只是轻轻振动了一下那对虹光流转的薄翼,发出一声更轻微、更悦耳的嗡鸣,仿佛在回应。
琅妃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些,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接纳:“好了,以后它便是我们这里的一员了。
你们待它,便如同待月乌一般,不必驱赶,也不必刻意惊扰,顺其自然便好。
” 采薇和星萍面面相觑,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见娘娘如此说,月乌也毫无反应,便也只好放下了戒心。
星萍更是忍不住好奇心,凑近了些仔细打量阿渺:“娘娘说得对,仔细看看,它还挺…漂亮的?这翅膀像琉璃做的似的。
” 最初的几天,采薇和星萍对阿渺依旧保持着几分警惕和好奇,暗中观察着这只被娘娘赐名、被月乌默许的奇异蚊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们很快发现了阿渺的与众不同之处: 阿渺从未试图叮咬过任何人,包括琅妃、她们自己,甚至冷宫里偶尔窜过的老鼠。
它对活物的血液似乎毫无兴趣。
这让她们放下了悬着的心。
阿渺好似听得她们说话,说外面危险,它就只一直待在冷宫之中。
白天,它绝大部分时间都安静地趴在月乌的背上,仿佛在汲取温暖和某种能量。
偶尔会飞到琅妃床榻附近的窗棂上停留片刻,但绝不会飞出这座冷宫的破败殿门。
它的世界,仿佛就只有这方寸之地。
最奇异的发现,是在夜晚。
某个星月皎洁的夜晚,星萍起夜。
她迷迷糊糊地走到外间,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习惯性地想看看娘娘是否安睡。
目光扫过月乌常卧的角落,她猛地顿住了,睡意瞬间飞到了九霄云外! 只见在清冷的月华下,阿渺正悬浮在离地三尺的空中!它并非随意乱飞,而是以一种极其缓慢、带着某种奇异韵律的姿态,在月光最盛的一小片区域内上下沉浮、缓缓盘旋。
最让星萍惊愕的是,阿渺那墨玉般的身体,在月光照耀下,竟散发出一种极其微弱、却清晰可见的、如同萤火虫般的柔和光晕!那光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如同呼吸般明灭闪烁,尤其是它翅膀边缘和身体内部那些细微的金色纹路,更是流淌着丝丝缕缕的、比星尘还要细碎的银辉! “采薇姐!采薇姐!快来看!”星萍捂着嘴,压低声音,激动地拉扯着刚被惊醒的采薇。
两人屏住呼吸,躲在门帘后,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它在……做什么?”采薇的声音充满了难以置信,“发光?像……像是在吸收月光?” “对对对!”星萍连连点头,眼睛亮晶晶的,“你看它转圈的样子,像不像…像不像书里说的练功?它在‘修炼’!这只蚊子真的在修炼!” 阿渺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两位侍女的窥探毫无察觉。
它专注地引导着那稀薄的月华之力,笨拙地融入自己新生的身体。
每一次成功的“吞吸”,都让那层笼罩它的光晕稍微明亮一丝丝,身体内部的能量流动也似乎更顺畅一分。
这过程缓慢而艰难,却充满了新生的执着。
一连几晚,采薇和星萍都悄悄观察,发现只要月光明亮,阿渺必定会出来进行这种“月下修炼”。
它不扰人,不伤人,只是安静地、执着地追逐着那点微末的月华。
渐渐地,她们最初的惊惧完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惊奇和隐隐的喜爱。
她们开始习惯阿渺的存在,如同习惯月乌一样。
“娘娘说得真对,万物有灵。
”采薇看着窗外月光下那点微弱的、努力闪烁的“小星尘”,轻声感叹,“阿渺它……也在努力活着呢。
” 星萍托着腮,眼神中带着一丝向往:“是啊,它虽然小,可活得比咱们这冷宫……好像还有盼头些。
”这话出口,两人都沉默了,不约而同地望向内室床上那日渐消瘦的身影,眼中蒙上忧虑的阴影。
琅妃自然也知道了阿渺的奇异之处。
采薇和星萍带着惊奇向她描述时,她只是静静地听着,苍白的脸上带着一丝了然和淡淡的欣慰。
她没有多问,也没有解释,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她偶尔会在精神稍好的时候,看着趴在月乌背上如同墨玉雕饰般的阿渺,眼神温柔而深远,仿佛透过它,看到了某种更宏大、更玄妙的生命轨迹。
月乌依旧沉默,但它对阿渺的默许,以及阿渺对它的依赖,形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
冷宫深处,这对奇异的组合——曾经守护仙君的玄金虎与因它一滴血而开启灵智的凡蚊——在琅妃慈悲的庇护下,共同守望着这盏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灯,也在这死寂的囚笼中,各自挣扎着,寻求着属于自己的一线微光。
阿渺的存在,如同一颗意外落入死水的微小石子,虽激不起滔天巨浪,却也在冰冷的绝望中,漾开了一圈带着奇异生机的涟漪。
冷宫的气息,一日比一日更沉,仿佛连空气都凝固成了沉重的铅块。
琅妃的生命之火,在仙法反噬的侵蚀下,已如风中残烛,摇曳欲熄。
那日咳出的黑血,如同不祥的烙印,昭示着终局将近。
采薇和星萍日夜守候,眼窝深陷,强忍着悲痛,用尽一切方法试图挽留那一点微弱的生机,却只是徒劳。
月乌寸步不离地趴在琅妃枕边,金瞳中的神采日渐黯淡,只剩下无边无际的悲伤和一种近乎凝固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