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故事 野蔷薇 第四章

关灯
的接触,比如时不时地请我和丁小姐一同出去吃饭,也会在我加班到太晚的时候开车送我回去。

    良好的教养让他看上去体贴而温存,那会儿感觉我们间不像是上下级,而像是某种合作伙伴。

     用他的话来讲,我们在合作打造一个以欲望诱使人深深陷入的磁场。

     不过即便如此,我发觉自己还是没有正式融合到大办公室那个不算很大,却包含着整个野蔷薇百分之八十员工的团体中去。

    似乎隔着层膜,她们同我之间。

    而那层膜远不如几个上层领导同我之间的距离那么容易打破。

    甚至每次在我去倒水,或者走开的时候,回来总会发觉一些似有若无的目光在我脸上匆匆扫过,当我想因此而去回应的时候,那些目光却又不见了。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而当时处于写作颠峰状态中的我,亦没有去弄明白的那一层打算。

     只是有一点,让我在空闲下来的时候,回头想想会感到有些不安? 在打造那个磁场的同时,我感觉自己似乎也正被这磁场所诱惑着往里深陷。

     那些越来越频繁的梦境,那些越写越流畅的文笔……甚至有一次在中午趴在桌子上打个盹的时候,我也做到那种梦了。

    而梦里的情景竟然不同于往常,那是在办公室里。

    就在我的电脑桌上,我梦见MICHAEL紧紧抱着我,把我压在那张不到半米宽的桌子上,边上电脑忽闪着荧荧的蓝光,映得他一双眼看上去是紫红色的,像是一片干枯了的血液在他瞳孔里无声妖娆…… 醒来时看到他就在我边上站着,俯着身翻看我屏幕上打了一半的文章。

    看的时候样子很安静,安静得连呼吸声都听不见,一只手在我头发上轻轻抚着,很亲昵的一个动作,亲昵得让我一时不敢让他知道我已经醒了。

     有时候不自禁会问自己,到底是我在塑造这个场,还是我被这个场所塑造了,总之那段时间,我一边在MICHAEL面前尴尬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边在他评价我文章时的眼神,和这项工作给我带来的成就感里沉溺得无法自拔。

     时常的会在敲打键盘的时候,感觉有些什么东西透过我的指尖融汇到那些黑色的键盘里去,那种感觉是奇特的,奇特到每每产生这种感觉时,我会发觉自己打字的速度前所未有的飞快。

     这大该就是MICHAEL所说的,灵魂进入文章的那种感觉吧,那时候的我是这么猜想的,并且那时候我也始终都没有意识到,这段时间自己身上究竟有什么不对,而周围人看到我时的眼神,又有着什么不对。

     直到有一天,我打开网页的时候,系统提示我有一封信。

     信是个名字由一串数字组成的人发来的,内容很短,只有一行字: ‘为什么不回头照照镜子。

    ’ 乍一看到,我以为是惯常的那种恶作剧垃圾信件,这种信件在互联网上是很容易收到的。

     可是在刚把它删除之后,我突然觉得自己的后脑勺一寒。

     为什么不回头照照镜子。

     我的背后确实有一面镜子。

     大凡我们这种类型公司的办公室,里面的桌子都用塑胶板做成的隔断把桌子隔成独立的一小间空间。

    主要以正面,两侧为主。

    前后排列的话,就像一道道墙壁把我们独立地分割开来。

    这么做既让公司看上去整洁,又让员工有个貌似独立的环境,工作起来容易集中精神。

     我就是坐在这样一排小间的第一个隔层。

     身后是第二个隔间的前隔板,对我来说,就像是堵墙,“墙”上安着面小小的镜子,不知道是谁安上去的,总之当初还是小张的位子的时候,我就已经留意到它挂在那儿了。

     可是写这信给我的人,他是怎么知道的。

     琢磨着我下意识回头看了看周围,周围人正埋头工作着,没有一个人因为我的目光而朝我看上一眼。

     那么这算是蓄意的,还是巧合…… 心里有了疑惑,神经里某种东西就蠢蠢欲动了,虽然当时的我坚信,这封信里提到的,肯定只是个巧合。

    恶作剧的巧合。

    可还是忍不住往镜子里看了一眼,那面我坐到这里之后,从来没有回过头去照过一次的镜子。

     因为我实在是个很好奇的人,好奇又胆小。

     所以在一眼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时,我蓦地吃了一惊。

     镜子里一张比石灰好看不了多少的脸色。

     很白,几乎没有一点血色,两只眼圈黑得厉害,像几天几夜没睡过觉似的,隐隐还能看到一条青筋在眼窝下浮现。

     怎么脸色会那么难看…… 我下意识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手指冰凉,蛇似的滑腻。

    再仔细看,我差一点从椅子上跌下去。

     镜子里那只摸着我脸的手并不是我自己的。

    从我脑后伸出,那只苍白的手在我脸颊上慢慢移动,可是我的身后除了桌子和电脑,根本什么都没有。

     再仔细看,那只手没了,镜面上黑蒙蒙一层,像是落了层灰尘。

     这天晚上,我又一次留下来加夜班。

     写作这东西,往往在夜晚,在没人打扰的时候,写起来思路最流畅,所以自从转做了编辑之后,在公司里加班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丁小姐也会时不时在下班前给我带些点心过来,虽然最近上班时不常能看到她。

     倒是见到行政经理ADA的机会渐渐多了起来,虽然每次见到她时总会想起小张,可她俩在某些方面上来讲又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说话的口音。

    小张是带着东北口音的普通话,ADA的口音和MICHAEL很像,是那种软软的带着英文卷舌音的港腔。

     所以我确信,她们的确是两个人,只是能像成这样,还真不容易。

     这天下班公司里的人都走得比较早,连MICHAEL也有事先走了,带着ADA去同某个合作商会面。

    很快公司就走剩下了我一个人,关掉了所有的门窗,我搬到行政办公室那个小间里,开始准备写作。

     这也是我的一个习惯。

    一个人在公司的时候,我总喜欢待在原来那个办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