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休赛期动向与东方的呼唤

关灯
季后赛落幕的哨声像是按下了暂停键,漫长的休赛期随即铺展开来。

    林凯没有多做停留,收拾好行李便直奔洛杉矶——那里有他阔别许久的家,还有满心期待的父母。

     推开家门时,母亲的拥抱带着熟悉的温度,父亲则在一旁忙着接过他的行李,眼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面对父母好奇的追问,林凯早已编好了一套说辞:从大学时偶尔参加的业余联赛被球探发现,到通过试训签下合同,再到季后赛里的亮眼表现,他尽量把“从普通学生到NBA球员”的转变说得顺理成章。

    即便如此,父母脸上的惊讶还是盖过了一切,最后只剩下反复念叨的“骄傲”,让林凯心里暖得发涨。

     但这份温情并没有让他停下脚步。

    只陪了父母三天,林凯就重新扎进了训练馆。

    季后赛与马刺的五场鏖战,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所有的不足——对抗时顶不住鲍文的防守,快攻中终结稳定性不够,关键时刻的投篮还能更精准。

    他清楚,想要在NBA站稳脚跟,甚至实现心里那点“野望”,必须比任何人都更拼。

     他很快联系了业内有名的训练师团队,量身定制了一套近乎苛刻的训练计划。

    每天清晨六点,训练馆的灯准时为他亮起:先是一个小时的核心力量训练,负重深蹲、平板支撑轮番上阵,汗水顺着额头滴在地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上午的投篮训练更是枯燥到极致,他站在三分线外的各个点位,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命中500记三分,哪怕手臂酸到抬不起来,也得盯着篮筐调整手型,直到出手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稳;下午则专注于技术细化,左手运球绕桩、篮下抛投、背后传球……每一个动作都要重复上百次,直到形成肌肉记忆;就连晚上的时间,他也没浪费,对着训练录像反复琢磨【幻影存在】的运用细节,试着在模拟对抗中找到更节能、更隐蔽的触发方式。

     训练馆里的日子单调又痛苦,力竭时的眩晕、肌肉酸痛的灼烧感,每天都在折磨着他。

    可每当看到自己的卧推重量又涨了5公斤,或是某一次左手运球终于不再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