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师长的疑虑与试探

关灯
刘老师站在窗前,目光投向操场上奔跑的学生们。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窗台。

     这个动作已经持续了整整五分钟。

     陈老师坐在办公桌后,手中转着一支红色钢笔。

     钢笔不时碰到桌面上那份崭新的成绩单。

     “你怎么看?”陈老师终于开口,打破了办公室的寂静。

     刘老师转过身,眉头皱成一个深刻的“川”字。

     “不正常,陈老师,这完全不正常。

    ” 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份成绩单。

     指尖点在“石小凡”三个字上。

     “从班级倒数到年级第四十八名,总分638,只用了两个月时间。

    ”刘老师摇着头,“这已经不是进步,是变魔术。

    ” 陈老师放下钢笔,身体前倾。

     “我教书二十五年,从未见过这种事。

    ” 窗外传来学生们的欢笑声,与办公室内的凝重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刘老师深吸一口气。

     “我查过他所有考试的监控录像,没有发现任何作弊行为。

    ” “各科老师也都反映,他最近课堂表现完全像是换了一个人。

    ” 陈老师点点头,目光锐利。

     “那么,只有两种可能。

    ” “要么我们见证了一个教育奇迹...” “要么...”陈老师停顿了一下,“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发生了。

    ” 刘老师坐回自己的椅子,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宁愿相信是前者。

    但你知道,这些年我们见过太多‘捷径’了。

    ” 陈老师站起身,走到档案柜前抽出一个文件夹。

     “这是石小凡从高一到现在的所有成绩记录和教师评语。

    ” 他将文件夹摊开在桌上。

     白纸黑字记录着一个平庸学生的轨迹。

     各科成绩稳定在中下游,教师评语多是“安静”、“努力但效果不佳”、“需要加强学习方法”。

     与最近两个月判若两人。

     “就像有人突然给他换了个大脑。

    ”刘老师苦笑道。

     陈老师表情严肃。

     “我叫他下午放学后来办公室一趟。

    ” “我们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学生负责。

    ” “如果真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进步,我们应该表扬并推广他的学习方法。

    ” “但如果...”陈老师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

     刘老师点头表示同意。

     “我会注意方式方法,既要弄清真相,又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 陈老师看了看手表。

     “差不多了,他应该快到了。

    ” 话音刚落,办公室门外响起了轻微的脚步声。

     随后是小心翼翼的敲门声。

     “请进。

    ”刘老师扬声道。

     门被轻轻推开。

     石小凡站在门口,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脸上带着适当的紧张表情。

     “老师,您找我?” 刘老师注意到,石小凡的眼神不再像以前那样躲闪不定。

     而是平静地迎接着他们的目光。

     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进来吧,把门带上。

    ”陈老师指了指面前的椅子,“坐。

    ” 石小凡轻轻关上门,端正地坐在椅子上。

     双手自然地放在膝盖上。

     不像以前那样绞在一起或无处安放。

     “知道为什么找你来吗?”刘老师开口问道,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平和。

     石小凡微微点头:“猜得到,可能是因为这次月考成绩。

    ” 他的直接让两位老师有些意外。

     “是的,你的进步...令人惊讶。

    ”陈老师选择着措辞,“可以说震惊了整个年级组。

    ” 石小凡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腼腆。

     “我也没想到能考这么好。

    ” 刘老师观察着学生的每一个细微表情。

     “能告诉我们你是怎么做到的吗?” 石小凡稍稍坐直了身体。

     “其实就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 陈老师交叉双手放在桌上:“能具体说说吗?” “我发现以前学习效率低是因为方法不对。

    ”石小凡语气平稳,“总是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 刘老师点头示意他继续。

     “后来我尝试先建立知识框架,再填充细节。

    比如历史科目,我先梳理时间轴和重大事件关联,再记忆具体内容。

    ” “数学方面,我不再一味刷题,而是总结题型和解题思路。

    ” 石小凡侃侃而谈,详细描述了自己如何调整学习策略。

     他的解释逻辑清晰,听起来合情合理。

     但太过完美了。

     像是一篇精心准备的演讲。

     陈老师和刘老师交换了一个眼神。

     “听起来很有效。

    ”刘老师微笑道,“但这些方法需要很强的自律性和执行力。

    ” 石小凡点头:“是的,所以我调整了作息时间。

    ” “我每天五点起床,利用早晨最清醒的时间记忆和理解新知识。

    ” “晚上做完作业后,会花一小时总结当天所学和查漏补缺。

    ” 陈老师突然插话:“你的意思是,这两个月来,你每天都学习到很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般到十一点半。

    ”石小凡回答得很自然。

     刘老师身体前倾:“但据我所知,你家...”他停顿了一下,选择更委婉的说法,“学习环境不是很好。

    ” 这是委婉地指出石小凡家居住条件拥挤嘈杂,不适合深夜学习。

     石小凡眼神闪烁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平静。

     “我在院子里搭了个小桌子,等邻居们都睡了,就在那里学习。

    ” “虽然条件有限,但足够用了。

    ”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

     陈老师忽然换了个话题:“物理最后一道大题,全年级只有十个人做对,你是其中之一。

    ” “能跟我们讲讲你的解题思路吗?” 这是一个试探。

     如果成绩来路不正,很难当场说清具体解题思路。

     石小凡几乎没有思考,流畅地回答道:“那道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能量守恒在这个情境下的特殊应用。

    ” “我先分析了小球在每一个位置的受力情况...” 他用了三分钟时间,一步步解释了那道难题的解题过程。

     不仅思路清晰,还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法。

     刘老师是物理老师出身,听得出来这绝不是死记硬背答案能达到的理解程度。

     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石小凡安静地坐着,等待下一个问题。

     他的手指微微蜷缩,暴露出内心的一丝紧张。

     但表情依然镇定。

     陈老师忽然站起身,走到饮水机旁接了杯水。

     “喝水吗?”他问石小凡。

     “不用了,谢谢老师。

    ” 陈老师端着水杯回到座位,看似随意地问:“最近有没有参加什么课外辅导?或者认识了什么...新的朋友?” 这个问题暗藏机锋。

     石小凡摇头:“没有。

    家里条件不允许参加辅导班。

    至于新朋友...” 他顿了顿:“我还是和李萌萌他们几个一起学习。

    ” 刘老师记起,李萌萌是班里一个文静的女孩,成绩中等,没什么特别。

     “有没有什么人给你提供了特别的学习资料?或者学习方法?”刘老师追问。

     石小凡再次摇头:“没有。

    我就是自己摸索的。

    ” 他顿了顿,补充道:“也许是因为马上就要高三了,有了紧迫感。

    ” “突然就...开窍了的感觉。

    ” “开窍?”陈老师重复这个词,语气意味深长。

     石小凡点头:“就像是一下子明白该怎么学习了。

    以前觉得很难的知识点,现在能看懂了。

    ” 他的眼神清澈,带着一丝学生特有的天真。

     让人很难怀疑他在说谎。

     刘老师靠回椅背,手指交叉放在腹部。

     “开窍是好事。

    但我们作为老师,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

    ” “你的进步太大太快,难免让人有些...担心。

    ” 石小凡低下头:“我明白老师的顾虑。

    ” 再次抬头时,他的眼睛里闪烁着真诚的光芒。

     “但我可以向老师保证,我的每一分成绩都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

    ” “我没有做任何不该做的事。

    ”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

     窗外,夕阳开始西下,橘黄色的光芒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光影。

     陈老师终于叹了口气。

     “我们愿意相信你,石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