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国家的正式征召

关灯
《山河图》的小样像一颗被精心打磨的胚钻,在凌云心中熠熠生辉。

    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陈副部长秘书那个深夜电话带来的压力,如同无形的鞭子,悬在身后。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凌云在创作间正对着编曲软件微调一段弦乐的进入时机,力求那种层层递进、直抵人心的效果。

     笃笃笃。

     敲门声规律而清晰,带着一种不同于往日的正式感。

     “请进。

    ”凌云头也没抬,手指还在鼠标上滑动。

     门被推开,进来的不是刘晓,而是张团长本人。

    他身后还跟着吴政委。

    两位团领导同时出现在他这间小小的创作间,气氛瞬间变得有些不同寻常。

     凌云立刻站起身。

    “团长,政委。

    ” 张团长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只是微微颔首。

    吴政委倒是带着惯常的温和笑容,但眼神里也多了一丝郑重。

     “手上活儿先停停。

    ”张团长开口,声音不高。

     吴政委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印有国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字样的白色大信封。

    信封很厚实,棱角分明。

     “凌云同志,”吴政委将信封递过来,语气庄重,“这是晚会筹备组通过正式渠道下发的文件,以及文化部的相关协调函。

    你,正式被列为‘新时代·新旋律’国家级大型文艺晚会的特邀演出嘉宾。

    ” 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个刻着国徽的沉重信封真正递到面前时,凌云的心脏还是猛地收缩了一下,随即剧烈地跳动起来。

    喉咙有些发紧,他伸出双手,接过了那个信封。

     “打开看看吧。

    ”张团长示意道。

     凌云深吸一口气,小心地拆开封口。

    里面是几份装订整齐的红头文件。

    最上面一份是正式的邀请函,措辞严谨,盖着鲜红的公章。

    下面还有关于晚会主题阐释、节目审查流程、保密要求、排练时间安排等一系列详细说明。

     他的目光落在“特邀演出嘉宾:凌云(东部战区文工团)”那一行字上,看了很久。

    这不是内部名单上的一个名字,这是具有行政效力的正式征召。

     “手续都齐了。

    ”张团长看着他,目光如炬,“从现在起,你代表的不再只是咱们文工团,更代表着军队文艺工作者的形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文化面貌。

    这份重量,你心里得有数。

    ” “我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