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夏国风”的构想

关灯
载誉归来的专机上,气氛像是酿熟的酒,醇厚而微醺。

    张团长破例允许大家小酌一杯,庆祝这次里程碑式的胜利。

    机舱里洋溢着轻松欢快的低语,偶尔爆发出几声压抑不住的笑声。

     凌云靠在窗边,舷窗外是般铺展的云海,阳光给云层镀上耀眼的金边。

    成功的晕眩感还未完全消退,《人民报》那沉甸甸的定调仍在耳边回响。

    但他心里清楚,这高峰不是终点,而是另一段更险峻攀登的起点。

     系统的积分恢复到500点,是一笔宝贵的战略储备,让他心里踏实了不少。

     【阶段性总结:宿主已成功确立‘国家认可’、‘民众喜爱’双重基石。

    】 【建议:进行中长期艺术定位规划,构建独特且可持续的音乐话语体系。

    】 【检测到宿主潜意识中对融合传统与现代音乐元素存在强烈探索欲。

    】 系统的提示精准地戳中了他这些日子隐约在思考的问题。

    唱响了主旋律,获得了认可,接下来呢?重复自己?那无异于慢性自杀。

    他需要一条属于自己的、别人无法轻易复制的路。

     飞机平稳降落在熟悉的城市。

    刚打开手机,各种祝贺信息和未接来电的提示音就响个不停,像是一阵密集的雨点。

    他粗略扫了一眼,除了朋友、同事,还有许多以前高攀不上的音乐公司、制作人发来的合作邀请,语气一个比一个谦卑热切。

     文工团大院门口比往常热闹许多。

    除了熟悉的卫兵,还聚集了不少闻讯赶来的媒体记者,长枪短炮架着,一看到他们的车队,立刻骚动起来。

    闪光灯噼里啪啦亮成一片,晃得人睁不开眼。

     “凌云老师!请问《人民报》的定调对您意味着什么?” “下一步有什么创作计划?” “会考虑走向更大的商业市场吗?” 问题像潮水般涌来。

    刘晓和周伟赶紧上前,和团里保卫科的人一起,费力地分开一条通道。

    凌云没有停留,只是对着镜头方向微微颔首,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脚步却丝毫未慢,在簇拥下快速走进了大院。

     回到那间熟悉的、洒满阳光的创作间,关上门,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