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烹小鲜的智慧

关灯
陈默没有给吴叔画大饼,而是决定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想法付诸实践。

     这不仅是帮吴叔,也是对自己“知行合一”的一次检验——能否将经文的智慧,应用于真实的、复杂的生活难题。

     他利用跑单间隙,凭着字符文带来的高效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很快就在市政官网上查清楚了流动摊贩备案所需的全部材料清单和流程。

     他发现,要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苛刻死板,很多条款只要稍作调整和补充就能符合。

    “知”让他看清了规则的全貌和其中的弹性空间。

     “吴叔,健康证您有,这个没问题。

    ”下午,联系上吴叔,碰面后,陈默拿着手机,一条条跟吴叔核对, “承诺书我来帮您写。

    最关键的是这个摊位设计……您的三轮车需要稍微改造一下,加个统一的防油污挡板,配个带盖的垃圾桶,看起来规范整洁就行。

    工具我帮您在网上找,找个性价比高的,今天下单明天就能到。

    ” 吴叔看着陈默说的头头是道,仿佛看到了主心骨,连连点头:“哎,好,好!小陈,这些玩意儿叔不懂,钱……” “钱我先垫上,等您出摊了赚回来再还我。

    ”陈默爽快地说。

     他相信吴叔的人品,也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

    这一万块奖金,用在帮人的实处,比什么都值。

     另一方面,他对那家新店的调查也没停下,不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即便摊位合规了,还会有其他幺蛾子。

     他特意在不同时段绕到那家店的后巷附近。

    “知”字符文全开,结合“水”的细腻感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

     就在第二天傍晚,那家店后厨进行大规模清洁时,他看到了惊人的一幕:一个店员竟然偷偷将一大桶泛着油污和泡沫的浑浊废水,直接倒进了路边的雨水井里!而不是按规定交由给有资质的公司回收处理! “果然……”陈默眼神一冷。

    这种违规排污行为,可比吴叔那点所谓的“油烟”要严重得多,真正是破坏环境、损害公共利益。

     他立刻举起手机,清晰地录下了整个过程,包括店员的脸和店铺后门特征。

     证据确凿! 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怎么运用这些证据。

     直接举报?可能会打草惊蛇,而且对方也可能有后台,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交给吴叔?老人家怕是说不清楚,反而可能会被报复。

     陈默沉吟片刻,再次想起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智慧。

     火候要准,力度要恰到好处,顺势而为,才能事半功倍。

     他想到了那位看起来还算通情达理的城管队员老赵。

     把证据直接、强硬地交给他,等于把他架在火上烤,可能适得其反。

    最好的方式,嗯,让他“偶然”发现。

     时机选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