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等高线的学问》

关灯
三秒把水准仪往地里一杵时,爷爷正蹲在坡地边上抽烟。

    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映着老人额头上的沟壑,倒比水准仪的刻度线还要深。

    “顺坡开沟?”三秒盯着屏幕上的等高线图,眉头拧成了疙瘩,“县农技站的李工说,坡地得搞梯田,您这法子会水土流失的。

    ” 爷爷没接话,用枣木拐杖在黄土地上划了道斜线。

    拐杖尖挑着碎土往下滚,却在半坡被一丛狗尾草拦住。

    “你太爷爷那会儿,哪有啥水准仪?”老人往坡下吐了口烟,“这坡地朝南,雨水顺着坡流,咱就顺着地势开沟,让水走得慢些,还能浇着根。

    ”他又划了几道平行线,像给坡地系上了腰带,“水是活的,得顺着它的性子来。

    ” 这话三秒听着悬。

    上个月县农业局刚组织培训,投影仪上的卫星图把羊街镇的坡地标成了红色预警区,专家说顺坡种植会让表土每年流失一寸,不出十年就成了荒坡。

    可爷爷划的那几道沟,却让他想起小时候跟着上山采蘑菇的情景——雨后的坡地,顺着山势的浅沟里总有积水,旁边的野草长得格外茂盛。

     “要不咱再分着试?”三秒收起水准仪,踢了踢脚边的土块。

    自打上次倒春寒的较量后,他学会了给老法子留余地。

    爷爷眼睛一亮,拐杖往坡上一指:“就从那棵老核桃树分,东边你搞梯田,西边我顺坡开沟,种一样的玉米种,看谁的苗长得壮。

    ” 丈量土地时,陈老五背着猎枪路过,瞅着爷爷划的沟线直咂嘴:“老叔这是‘龙摆尾’啊!我年轻时跟采药人进深山,看见他们在坡上开这种沟,说是能聚气。

    ”马春花送午饭来,蹲在坡地边数着等高线:“三秒,你爷划的沟间距都差不多,是不是有啥讲究?”爷爷这才得意地笑:“每道沟隔三尺六,正好是玉米根系能分到水的距离,这数是你太奶奶用脚步量出来的。

    ” 梯田修得很费劲。

    三秒雇了台小型挖掘机,沿着等高线挖出一层层土埂,埂边还种上紫穗槐固坡。

    机器轰鸣着爬上爬下时,爷爷正带着几个老人用锄头开沟。

    他们弯着腰,把土往沟边堆,形成一道微微倾斜的小埂,像给坡地镶了圈花边。

    “这沟得深五寸,宽八寸,”爷爷给年轻人做示范,“下雨时水在沟里打个转,带着肥渗进土里,苗才能喝饱。

    ” 玉米种下后,羊街镇的人分成了两派。

    镇中学的地理老师带着学生来考察,说梯田符合现代水土保持原理;可放牛的张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