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村民的观望》

关灯
爷从里屋走出来,手里还拿着那本翻得卷了边的旧农书。

    他往太师椅上一坐,清了清嗓子,那架势,像是要开个正经的会。

    “种红豆,得记着‘三不’,”老人慢悠悠地说,“不贪密,不缺水,不缺晒。

    ” 众人都竖起耳朵听。

    二柱子还掏出个小本子,用铅笔头记着,嘴里念叨:“不贪密……是说间距得留够?” “对。

    ”爷爷点点头,“苗太密了,抢养分,长不出好豆。

    就像过日子,得有松有紧。

    ”他拿起桌上的红豆,捻起一粒,“这豆子金贵,得顺着它的性子来,你急它不急,你躁它不冒。

    ” 王老五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

    老周家媳妇则问:“大爷,那浇水呢?是不是跟玉米一样,见干见湿?” “不一样。

    ”爷爷摇了摇手,“红豆怕涝,渠水不能直接灌,得在边上开个小沟,让水慢慢渗。

    就像喂娃娃,得小口小口喂,急了要呛着。

    ” 众人都笑了,院子里的气氛松快起来。

    阳光透过枣树枝,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点,把每个人的脸都照得亮亮的。

    三秒带看着这光景,想起春天的时候,自己还因为要不要拔了老豆苗跟爷爷怄气,忍不住笑了——原来有些东西,你只要信它,护它,它自然会慢慢生长,还能把更多人拢到一块儿。

     傍晚的时候,村里人渐渐走了。

    王老五临走时,非要把那半袋花生留下,说给二丫吃。

    二柱子则拍着胸脯保证:“明年收了豆子,头一茬先给大爷和三秒哥送!” 春花收拾着碗筷,笑着对三秒带说:“你看,这才像个样子。

    往年村里人种地,各顾各的,有好种子好法子都藏着掖着,生怕别人超过去。

    ” 三秒带“嗯”了一声,往地里看了一眼。

    夕阳把红豆地染成了金红色,晚风吹过,豆叶沙沙响,像是在应和着什么。

    “地是公家的地,天是大伙儿的天,藏着掖着干啥?”他说,“一起种好了,收成都好,日子才能都好过。

    ” 这话被刚走出院门的陈老五听见了。

    陈老五是村里的老支书,退休好几年了,平时不爱管闲事,就爱在村口的老槐树下下棋。

    他转过身,往院里瞅了一眼,对三秒带说:“你这话说得在理。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秒带赶紧让坐,陈老五摆摆手:“不坐了,我就是来告诉你,村东头那片荒地,往年没人种,要是你们想多种点红豆,我去跟村里说说,给你们划出来。

    ” “真的?”三秒带眼睛一亮,那片荒地他知道,就是石头多点,要是好好拾掇拾掇,种红豆正合适。

     “我啥时候说过假话?”陈老五笑了,“不过我可有个条件,你们得带着大伙儿一起干,别让几户人家单打独斗。

    ”他顿了顿,看着三秒带,“我知道你不是那小气人,跟着你,地不哄人,人也不哄人。

    ” 三秒带心里一热,重重地点头:“五叔你放心,肯定的。

    ” 陈老五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