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爷爷的旧账本》
关灯
小
中
大
油。
“真管用!”三秒带蹲在地里,看着玉米的变化,激动得直搓手。
他赶紧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村里人,还把账本拿给大家看。
陈老五捧着账本,翻了半天,眼眶红红的:“你爷爷是个有心人啊……这都是他一辈子的经验,比啥农技书都管用。
”他指着其中一句“深耕要晒垡,庄稼长得大”,对众人说,“咱以前总嫌深耕麻烦,现在知道了吧?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老五也凑过来,指着“雨后锄地,保墒又除虫”这句,拍着大腿:“怪不得我家的谷子总长不好,原来雨后没及时锄地!” 从那天起,三秒带的旧账本成了村里的宝贝。
谁家的庄稼出了问题,都来借账本看看;要种新作物了,也先来查查上面的记载。
三秒带特意找了个新本子,把账本上的内容一笔一划地抄了下来,怕原件被翻坏了。
他还按照账本上的记载,调整了其他作物的种植时间。
比如种白菜,以前总在立秋后种,账本上说“处暑种白菜,霜前能包心”,他试着在处暑那天种,果然长得又快又好;种萝卜时,按照“头伏萝卜二伏菜”的说法,比往年提前了十天,收上来的萝卜又大又脆。
秋收的时候,三秒带家的庄稼收成最好。
玉米穗子比别人家的长半尺,颗粒饱满;白菜包心紧实,一棵能有七八斤;萝卜更是水灵,切开后能看见细密的纹路,生吃都甜。
二柱子看着眼馋,拉着三秒带的手说:“三秒哥,明年我也跟着你的账本种,行不?” “咋不行?”三秒带笑着把抄好的本子递给她,“这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宝贝,是咱望海坡的宝贝。
” 陈老五也来了,手里拎着瓶酒,说是要敬三秒带的爷爷。
他把酒倒在地上,对着老宅的方向鞠了一躬:“老哥,你的法子没白传,望海坡的庄稼人记着你的好。
” 三秒带把账本小心翼翼地收进木匣子,放回老宅的炕洞。
他知道,账本上的字会越来越模糊,但上面的道理不会——种地要顺天时、应地利,更要用心思、肯琢磨。
就像爷爷那样,一辈子守着土地,把经验写成字,把希望种进地,让后人能踩着他的脚印,把日子种得越来越红火。
喜欢三秒种大田请大家收藏:()三秒种大田
“真管用!”三秒带蹲在地里,看着玉米的变化,激动得直搓手。
他赶紧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村里人,还把账本拿给大家看。
陈老五捧着账本,翻了半天,眼眶红红的:“你爷爷是个有心人啊……这都是他一辈子的经验,比啥农技书都管用。
”他指着其中一句“深耕要晒垡,庄稼长得大”,对众人说,“咱以前总嫌深耕麻烦,现在知道了吧?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老五也凑过来,指着“雨后锄地,保墒又除虫”这句,拍着大腿:“怪不得我家的谷子总长不好,原来雨后没及时锄地!” 从那天起,三秒带的旧账本成了村里的宝贝。
谁家的庄稼出了问题,都来借账本看看;要种新作物了,也先来查查上面的记载。
三秒带特意找了个新本子,把账本上的内容一笔一划地抄了下来,怕原件被翻坏了。
他还按照账本上的记载,调整了其他作物的种植时间。
比如种白菜,以前总在立秋后种,账本上说“处暑种白菜,霜前能包心”,他试着在处暑那天种,果然长得又快又好;种萝卜时,按照“头伏萝卜二伏菜”的说法,比往年提前了十天,收上来的萝卜又大又脆。
秋收的时候,三秒带家的庄稼收成最好。
玉米穗子比别人家的长半尺,颗粒饱满;白菜包心紧实,一棵能有七八斤;萝卜更是水灵,切开后能看见细密的纹路,生吃都甜。
二柱子看着眼馋,拉着三秒带的手说:“三秒哥,明年我也跟着你的账本种,行不?” “咋不行?”三秒带笑着把抄好的本子递给她,“这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宝贝,是咱望海坡的宝贝。
” 陈老五也来了,手里拎着瓶酒,说是要敬三秒带的爷爷。
他把酒倒在地上,对着老宅的方向鞠了一躬:“老哥,你的法子没白传,望海坡的庄稼人记着你的好。
” 三秒带把账本小心翼翼地收进木匣子,放回老宅的炕洞。
他知道,账本上的字会越来越模糊,但上面的道理不会——种地要顺天时、应地利,更要用心思、肯琢磨。
就像爷爷那样,一辈子守着土地,把经验写成字,把希望种进地,让后人能踩着他的脚印,把日子种得越来越红火。
喜欢三秒种大田请大家收藏:()三秒种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