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破局之念

关灯
棒梗事件像一根导火索,虽然没有立刻引爆更大的冲突,却让我彻底看清了这个院子的本质——弱肉强食,欺软怕硬。

    光是被动防御,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易中海躲在暗处,贾家冲在前面,还有那个不知名的窥视者,我必须掌握主动权。

     那笔埋在地下的五百块钱,像一块磁石,不断吸引着我的思绪。

    恐惧依旧存在,但一种“必须做点什么”的冲动更加强烈。

    这笔钱放着不用,就是一堆废纸,甚至是个定时炸弹。

    但如果能用它来改变现状,或许能化险为夷。

     怎么用? 首先排除挥霍。

    在这个物资匮乏、人人盯着别人家锅底的年代,突然大手大脚花钱,无异于自寻死路,立刻会成为众矢之的。

     也不能用于明显的投资或投机,风险太大。

     那么,用来提升自己?这是最稳妥,也最根本的出路。

     原主只是个食堂学徒,厨艺有基础,但缺乏系统性和理论高度。

    我穿越前的那点厨艺知识,放在这个年代是超越时代的,但需要合适的契机和平台才能展现。

     或许……可以用这笔钱,悄悄地“投资”在自己的技能上?比如,买些市面上难以见到的烹饪书籍?或者,托人从南方捎带些特殊的调味料?甚至,找机会去拜访一些隐于市井的老师傅? 但这个念头很快又被我按下。

    在这个信息闭塞、人员流动严格控制年代,做这些事情难度太大,容易留下痕迹,引起不必要的怀疑。

    而且远水解不了近渴。

     另一个方向,是改善生活和工作的“硬件”。

     目光在简陋的屋子里扫过,最后落在空荡荡的墙壁上。

    信息!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就是信息和渠道。

    院里的人之所以容易被易中海蒙蔽、拿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息闭塞,只能听他的一面之词。

     如果……我能有一个获取外界信息的独立渠道呢? 收音机!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划过脑海。

     五十年代初,收音机还是稀罕物,整个四合院恐怕都找不出一台。

    拥有收音机,就意味着能直接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能了解国家政策、时事新闻,甚至能听到一些文艺节目。

    这不仅能开阔眼界,提升认知,更是一种无形的地位象征和精神优势。

     在院里,当易中海再想用他那套陈旧观念和模糊信息来糊弄人时,我就可以用收音机里听到的权威信息来反驳他!在厂里,如果能对时事政策有所了解,或许也能在关键时刻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