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技能竞赛的风声

关灯
接下来的日子,我更加投入地投入到食堂工作中。

    切配菜时,不再仅仅追求速度,更注重均匀和标准;观察杨师傅炒菜时,更加留意他下料的顺序、火候的掌控;休息时,也反复在脑子里回忆、推演一些经典菜式的做法和我自己知道的一些改良思路。

     那五百块钱和收音机的计划被我暂时搁置。

    眼下,没有什么比在这次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

    这不仅是证明自己的机会,更是获得厂里进一步认可,争取更好资源(比如那张遥不可及的工业券)的绝佳跳板! 易中海似乎也听说了竞赛的消息,看我的眼神更加复杂。

    他大概没想到,我这个他曾经视为“傻柱”的厨子,竟然也有机会在厂里的大型活动中露脸。

     阎埠贵见到我,则是一副“我看好你”的表情,拍着我的肩膀说:“柱子,好好比!争取拿个名次,也给咱们院里争光!”他这话半真半假,争光是假,想看我和易中海别苗头、他好看热闹是真。

     贾家没什么反应,贾东旭在车间也有竞赛项目,估计自顾不暇。

    只有棒梗,偶尔碰见我和雨水,还会不服气地瞪一眼,但不敢再上前挑衅。

     竞赛的细则很快发了下来。

    炊事员比武分为三部分:一是理论笔试,考察食品安全、营养搭配等基础知识;二是基本功考核,指定食材进行刀工和颠勺展示;三是自选创新菜制作,要求用料普通(主要限制在厂食堂常用食材范围内),但要求色香味形俱佳,有创新点。

     理论部分我不担心,原主记忆加上我超越时代的常识,应付笔试绰绰有余。

    基本功需要持续练习。

    最关键的是创新菜。

     用什么菜?既不能太超前,脱离这个时代的认知和口味,又要能体现巧思和扎实的功底。

    上次接待用的麻酱白菜心、滑熘里脊丝虽然不错,但恐怕缺乏足够的冲击力。

     我反复思量,结合食堂现有的食材——猪肉、鸡蛋、豆腐、白菜、土豆、萝卜、粉条等,一个菜式逐渐在我脑海中清晰起来。

     也许,可以试试那个? 日子在紧张的备战中一天天过去。

    竞赛前一天下午,我正准备下班,后勤处的通讯员跑来食堂:“何雨柱同志,王主任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

    ” 王主任?他找我干什么?难道是因为竞赛的事? 我心里带着疑问,快步走到后勤处。

     王主任的办公室门开着,他正伏案写着什么。

    我敲了敲门:“报告!” 王主任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