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废料堆里的金疙瘩

关灯
我找一下你们供销科。

    ” 老师傅睁开一只眼,懒洋洋地问:“哪个单位的?有介绍信吗?” “我是第三机械厂的,过来咨询点业务。

    ”林旬递上一根“大前门”。

     老师傅接过烟别在耳朵上,态度好了点,指了指登记本:“自己写,进去直走,左拐那栋三层小楼就是。

    ” 林旬道了声谢,走进厂区。

     他没去供销科,而是凭着前世的记忆,径直朝着生产车间的方向走去。

     化纤厂的核心产品是涤纶和锦纶,但它的一个副业,就是生产聚丙烯颗粒——也就是制造塑料盆、塑料桶的原料。

     而林旬需要的“塑料排水板”(PVD),其主要成分就是聚丙烯。

     这个年代,国内还没有专门的PVD生产线。

    但林旬知道,化纤厂在生产聚丙烯颗粒时,会产生大量不符合优等品标准的“副牌料”和落地的“废料”。

     这些东西,在厂里人看来是垃圾,需要花钱请人拉走处理。

     但在林旬眼里,它们就是制造PVD最合适的原料,是废料堆里的金疙瘩。

     他绕到三号车间后面,果然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废料堆场。

     花花绿绿的塑料废丝、不成形的塑料块、混杂着灰尘的颗粒,堆得像小山一样。

     几个工人正拿着铁锹,费劲地把这些东西往一辆东风卡车上装。

     “师傅,打听一下,”林旬走过去,又递上一圈烟,“这些料子,都拉哪儿去啊?” 一个工人接过烟,擦了把汗,咧嘴说:“拉到郊区填坑去呗!还能干啥,一文不值的玩意儿。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要是有人想买呢?” “买?”工人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兄弟,你没病吧?谁花钱买这垃圾?” 林旬心里有底了。

     他转身回到那栋三层小楼,走上二楼,找到了挂着“供销科”牌子的办公室。

     推开门,一股墨水和茶叶的味道扑面而来。

     靠窗的桌子后,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正对着小镜子,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拔着鼻毛,脚边的痰盂里飘着几片茶叶。

     “你找谁?”男人头也没抬。

     “同志你好,我咨询一下,想买点咱们厂的聚丙烯废料。

    ” 男人手一抖,镊子差点戳进鼻孔里。

     他放下镜子,上下打量着林旬,眼神里满是鄙夷和不耐烦。

     “买废料?你哪个单位的?介绍信呢?” “第三机械厂的,个人想买点。

    ” “个人?”男人嗤笑一声,重新拿起镜子,“个人的生意我们不做。

    我们厂的废料都是有固定单位统一处理的,不对外。

    ” 说完,他就不再理会林旬,专心对付起自己的鼻毛。

     这就是九十年代国营厂的做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林旬也不生气,他早就料到了。

     “同志,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也不让你们白忙活,按吨算,我给钱。

    ” “给钱?”男人乐了,把镊子往桌上一拍,“你给多少?一吨给十块还是二十块?还不够我们开票走账的功夫钱!赶紧走赶紧走,别在这儿耽误我们办公。

    ” “马科长!”门外传来一个声音,一个穿着灰色夹克衫的胖子走了进来,正是供销科的马科长。

     他看到林旬,眉头一皱:“怎么回事?小王。

    ” 拔鼻毛的小王立刻站起来:“科长,这人不知道从哪儿来的,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