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你有什么条件?
关灯
小
中
大
的眼睛,一字一顿:“你说,不用花一分钱。
我很好奇。
” 林旬没有直接抛出方案,而是反将一军:“高厂长,您是高分子材料科班出身,应该比我更清楚,静电的根源,无非是摩擦和绝缘。
” 高建社目光一凝,点了点头。
“接地铜线,治标不治本。
”林旬继续道,“铜在潮湿空气里极易氧化,生成半导体性质的氧化铜;加上车间粉尘附着,导电性大打折扣。
所以你们才要每月打磨,这是个无底洞。
” 这番话,如同外科医生般精准地剖开了病灶,让高建社眼中的审视,又多了几分赞许。
“所以呢?” “所以,思路要换。
与其被动地‘导’,不如主动地‘放’。
” “放?” “电晕放电。
”林旬平静地吐出四个字。
高建社的眼神瞬间被点亮了!作为技术派厂长,他当然知道这个物理学名词,但却从未想过能应用在这里! “利用尖端放电效应,”林旬的手指在空中虚划,仿佛在绘制一幅无形的设计图,“在丝线通道的关键节点,安装一排足够尖锐的金属导体。
当静电积累到阈值,空气会被击穿,电荷便会通过这些尖端,主动释放到空气中。
” “这种方式,非接触,不影响生产。
而且,它对环境湿度不敏感,甚至湿度越大,空气导电性越好,放电效果反而更佳!” 高建社猛地站起身,在不大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脑中正进行着风暴般的推演。
这个方案,逻辑上……竟然是完美的! “尖端导体……用什么材料?设备怎么做?”他急切地问。
“这就是我说不用花一分钱的地方。
”林旬笑了,他看着高建社,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报废的钢丝刷,拆下钢丝,截成小段。
或者,直接用缝纫机针。
将它们等距固定在一根金属杆上,调整好角度,再将金属杆可靠接地。
一个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被动式静电消除器,就做好了。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用……钢丝刷和缝纫机针?” 饶是高建社见多识广,也被这个匪夷所思的方案震得愣在原地。
这个方案,太简单了,简单到近乎粗暴! 也太天才了,天才到让人头皮发麻! 他猛地停步,转过身,死死盯着林旬:“你到底是什么人?这些东西,是谁教你的?” 林旬的脑海中,前世在德国那家百年纺织厂参观时,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工程师用土办法解决尖端难题的画面一闪而过。
他收回思绪,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一个准备下海的普通技术员而已。
至于知识,是从一本没人要的德语旧书上看到的。
” 还是那个借口。
高建社显然不全信,但他没有追问。
在这个时代,谁没有点秘密? 他重新坐下,沉默了许久。
指节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笃”的声响,每一次敲击,都代表着一次内心的权衡。
“我凭什么信你?” “您可以不信我,但不能不信物理学。
”林旬的语气平静而强大,“电晕放电,写在大学教科书上。
我只是把它用在了正
我很好奇。
” 林旬没有直接抛出方案,而是反将一军:“高厂长,您是高分子材料科班出身,应该比我更清楚,静电的根源,无非是摩擦和绝缘。
” 高建社目光一凝,点了点头。
“接地铜线,治标不治本。
”林旬继续道,“铜在潮湿空气里极易氧化,生成半导体性质的氧化铜;加上车间粉尘附着,导电性大打折扣。
所以你们才要每月打磨,这是个无底洞。
” 这番话,如同外科医生般精准地剖开了病灶,让高建社眼中的审视,又多了几分赞许。
“所以呢?” “所以,思路要换。
与其被动地‘导’,不如主动地‘放’。
” “放?” “电晕放电。
”林旬平静地吐出四个字。
高建社的眼神瞬间被点亮了!作为技术派厂长,他当然知道这个物理学名词,但却从未想过能应用在这里! “利用尖端放电效应,”林旬的手指在空中虚划,仿佛在绘制一幅无形的设计图,“在丝线通道的关键节点,安装一排足够尖锐的金属导体。
当静电积累到阈值,空气会被击穿,电荷便会通过这些尖端,主动释放到空气中。
” “这种方式,非接触,不影响生产。
而且,它对环境湿度不敏感,甚至湿度越大,空气导电性越好,放电效果反而更佳!” 高建社猛地站起身,在不大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脑中正进行着风暴般的推演。
这个方案,逻辑上……竟然是完美的! “尖端导体……用什么材料?设备怎么做?”他急切地问。
“这就是我说不用花一分钱的地方。
”林旬笑了,他看着高建社,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报废的钢丝刷,拆下钢丝,截成小段。
或者,直接用缝纫机针。
将它们等距固定在一根金属杆上,调整好角度,再将金属杆可靠接地。
一个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被动式静电消除器,就做好了。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用……钢丝刷和缝纫机针?” 饶是高建社见多识广,也被这个匪夷所思的方案震得愣在原地。
这个方案,太简单了,简单到近乎粗暴! 也太天才了,天才到让人头皮发麻! 他猛地停步,转过身,死死盯着林旬:“你到底是什么人?这些东西,是谁教你的?” 林旬的脑海中,前世在德国那家百年纺织厂参观时,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工程师用土办法解决尖端难题的画面一闪而过。
他收回思绪,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一个准备下海的普通技术员而已。
至于知识,是从一本没人要的德语旧书上看到的。
” 还是那个借口。
高建社显然不全信,但他没有追问。
在这个时代,谁没有点秘密? 他重新坐下,沉默了许久。
指节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笃”的声响,每一次敲击,都代表着一次内心的权衡。
“我凭什么信你?” “您可以不信我,但不能不信物理学。
”林旬的语气平静而强大,“电晕放电,写在大学教科书上。
我只是把它用在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