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钢丝刷的威力

关灯
踏入二号纺丝车间的瞬间,震耳欲聋的轰鸣便如实质的潮水般拍在脸上,裹挟着灼人热浪与一股机油、聚丙烯交织的独特工业气息。

     空气中,无数肉眼难辨的白色飞絮漫天飞舞,像一场永不停歇的微型暴雪,落在人的头发和肩膀上,提醒着来客,这里是静电的主场。

     上百台纺丝机整齐排列,无数根比头发丝还细的白色纤维从喷丝板中涌出,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几乎看不见的轨迹,被高速卷绕轮收走。

     一个五十岁左右,头发微秃,穿着一身油腻工装的男人快步迎了上来,是生产科长周文海。

     “高厂长。

    ” 高建社点点头,指了指身边的林旬:“老周,这位是三机厂的林工。

    接下来一个星期,A区的十二台机器,全部由他调配,你们生产科全力配合。

    ” 周文海的目光在林旬年轻的脸上扫过,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狐疑。

     “林工好”他伸出那只指甲缝里嵌着黑色油污的手。

     林旬毫不犹豫地握了上去,能清晰地感觉到对方掌心那层砂纸般粗糙的老茧——那是一双手,也是一个时代的勋章,属于无数勤勤恳恳、相信经验大于理论的一线工人。

     “周科长,要麻烦你了。

    ” “高厂长吩咐了,谈不上麻烦。

    ”周文海的语气很客气,但透着一股公事公办的疏离,“林工,需要我们做什么?” “我需要一些东西。

    ”林旬也不废话,“报废的钢丝刷,越多越好。

    还有,缝纫机用的最细的针,也要一批。

    再找两个手艺好的电焊工,一台小功率的电焊机。

    ” 周文海愣住了。

     他扭头看向高建社,眼神里全是问号:厂长,你确定没开玩笑?钢丝刷?缝纫机针?这是要干啥?修补地球吗? 高建社面无表情:“按林工说的去办。

    ” “好嘞”周文海不敢多问,转身对手下人喊道,“小李!去库房,把维修班不要的那堆破钢丝刷全拉过来!再去趟后勤,跟她们要点缝纫机针!” 车间的工人们早就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一个个伸长了脖子,交头接耳。

     “那不是厂长吗?带个年轻人来干嘛?” “听说是要解决静电问题,就凭他?” “看他要的东西,又是钢丝刷又是针的,不会是要给机器织毛衣吧?” 林旬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

    他走到一台正在运转的机器前,伸出手,在距离丝线几厘米远的地方停住。

     手背上的汗毛,立刻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得根根倒竖。

     “高厂长,您看。

    ” 高建社也伸出手,感受了一下,眉头皱得更紧了:“静电场很强,特别是今天,外面刚下过雨,空气湿度大,问题更严重。

    ” 林旬走到机器侧面,用手指在一块积满灰尘的金属板上,迅速画了起来。

     他没有用尺子,但画出的线条笔直,圆圈规整。

     一个简单的装置示意图,很快就出现在金属板上:一根金属杆,上面垂直焊接着一排密密麻麻的尖针,尖针的顶端,正对着丝线经过的路径。

     “这是……”高建社凑了过来。

     “被动式电晕放电器”林旬指着图解释,“关键点有两个。

     第一,针尖必须足够尖锐,这样才能形成最强的电场梯度。

     第二,针尖与丝线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

    太远了,放电效果差;太近了,万一有线头飘起来,碰到针尖,就会断线。

    ” 他用手指在图上比划了一个距离:“五毫米,这是最佳安全距离。

    ” 周文海也凑了过来,看着那个简陋的图,一脸的不屑:“林工,就靠这么个玩意儿?一排针?这不就是个梳子吗?能管啥用?我们之前试过用铜片往下引,都没用。

    ” “周科长,梳子是用来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