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这玩意,得自己造

关灯
解放牌卡车发出一声沉闷的怒吼,车斗猛地扬起。

     哗啦啦—— 小山般的聚丙烯废料倾泻而下,在化纤厂西侧的空地上堆起了第一座五彩斑斓的“原料山”。

     司机探出头,热情地喊道:“林工!高厂长交代了,今天先给你拉二十车!” “好嘞!辛苦师傅了!”林旬递过去一包烟,目送卡车轰鸣着远去。

     他站在那堆散发着淡淡塑料味的“山”前,咸腥的海风吹过,心里却没有半分收获的喜悦。

     在他眼中,这堆不是财富,而是嗷嗷待哺的巨兽,而喂养它的整个工业体系——一台合格的塑料挤出机,在这个时代,几乎是一片空白。

     塑料排水板,PVD,它的核心,就是一台能将固态塑料米加热、挤压、成型的精密机器。

     买进口货?天价。

     林旬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无比清晰。

     自己造! 他拍掉身上的灰尘,跨上二八大杠,迎着风,朝着码头那片烂泥地的方向奋力蹬去。

     半小时后,工地到了。

     还是那几个死气沉沉的烂泥坑,几堆被雨水浸泡得发黑的砖头,工棚门口,赵富贵和张师傅正像两尊石雕,蹲着抽闷烟,满脸愁云。

     “叔,张师傅。

    ” “小旬!你可算来了!”赵富贵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下从地上弹起。

     “公司的事怎么样了?” “别提了!”赵富贵一摆手,满脸的官司,“跑断了腿!工商所那帮人,就要这个证明那个证明,一会儿要街道盖章,一会儿又要验资报告!我问他啥叫验资报告,他说得找会计事务所,证明你账上有钱!咱们账上哪来的钱!” 林旬皱了皱眉,这熟悉的配方,正是九十年代的特色,下海的浪潮喊得震天响,水下的礁石却能磕掉人满嘴牙。

     “这事先不急,我来想办法。

    ”林旬看向张师傅,目光沉静,“师傅,我让您办的事呢?” 张师傅掐灭烟头,站起身,面色凝重地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画得歪歪扭扭的草图。

     “小旬,你说的那个大功率水泵,我托老伙计打听了一圈。

    ”他顿了顿,“找到了一个,不是二手的,是报废的。

    ” “报废的?” “嗯。

    ”张师傅指着草图,“滨海港务局船坞,有台德国进口的潜水泥浆泵,三十千瓦柴油机头,三百毫米口径!听说是前几年清淤时吸进去一块钢板,把叶轮和泵体都打废了。

    德国人来看了一眼,说修不了,就扔在仓库里生锈了。

    ” 三十千瓦!三百毫米口径! 林旬的眼睛瞬间爆发出精光。

    这哪里是报废品,这简直是为他的真空预压法量身定做的“心脏”! “东西在哪儿?” “在……”张师傅的脸色变得有些古怪,“在一建的仓库里。

    ” “